正文 第三節 蜂花粉的原料與加工特性(1 / 3)

一、蜂花粉的來源

1.花粉的定義

花粉(Pollen)是被子植物雄蕊花藥和裸子植物小孢葉上的小孢子囊內的小顆粒狀物,是植物有性繁殖的雄性配子體。當風或昆蟲把花粉粒帶到植物雌性生殖器官——柱頭上時,在適當的溫度、濕度下,花粉粒就萌發花粉管,精細胞則沿著花粉管到達胚珠,與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植物的種子。花粉根據傳播方式分為水媒、風媒和蟲媒花花粉三種:水生植物如荷花的傳播以水流為媒介;裸子植物都是以風傳播花粉;蟲媒花粉是由昆蟲傳播達到植物授粉的目的。陸地上的植物花粉常分兩大類型,即風媒花粉和蟲媒花粉。

2.蜂花粉的定義

蜂花粉(Bee pollen)是指蜜蜂從顯花植物——蜜源植物花藥內束集的花粉,經過蜜蜂向其內部加入花蜜和唾液,混合成不規則的扁圓形的,上麵帶有蜜蜂後肢嵌挾痕跡的團狀物。蜂花粉與蜂蜜混合後稱為蜂糧,是蜜蜂(尤其是幼蜂)的主要食物。

3.花粉的收集

人類是如何收集花粉的呢?蜜蜂采集的花粉團是裝在後足的花粉籃中的,養蜂人在蜂箱入口的巢口上半部設了一個專門用於收集花粉的脫粉器,脫粉器上有許多剛好能讓蜜蜂通過的小孔,當蜜蜂采集花粉飛回巢時,經過脫粉器,其身體通過,但後足上所攜帶的花粉團就被截留下來,這些花粉團被收集後經除雜、幹燥和滅菌,就得到純淨的蜂花粉了。

二、蜂花粉的分類

蜜蜂是飛行的昆蟲,它不能隻停留在某一種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一隻蜜蜂每飛行一次,采集15mg的花粉,需要采訪無數朵鮮花。所以,難以用某一植物花粉特性對其進行分類。但蜜蜂具有蜜源植物開花期優勢吸引其專訪的特點,如油菜花期,它相對集中采集油菜花粉;玉米揚花期,它集中采集玉米花粉。故對花粉根據花粉團的顏色,相對分為單花花粉和雜花粉,單花花粉又根據蜜粉源植物開花情況相對命名,如油菜蜂花粉、玉米蜂花粉、茶花蜂花粉、蕎麥蜂花粉、向日葵蜂花粉等。

三、我國的主要商品蜂花粉

(1)蕎麥蜂花粉:花粉呈暗黃色,蜜蜂由蕎麥采集而來。蕎麥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粉氣味特異,但營養價值高,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2)鬆花蜂花粉:花粉呈金黃色,人工由鬆樹采集而來。鬆樹屬鬆科植物,馬尾鬆、白皮鬆、紅鬆等都具有豐富的花粉。蜜蜂采集鬆花粉多在粉源缺乏的季節。

(3)黨參花蜂花粉:花粉呈黃色,蜜蜂由黨參植物采集而來。黨參屬傘形科植物,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其花粉營養價值較高,能收到部分較純的黨參花粉。

(4)芝麻花蜂花粉:花粉呈咖啡色或白色,數量豐富,蜜蜂由芝麻植物采集而來。芝麻屬胡麻科植物,是粉源植物,是部分商品花粉的來源。

(5)楊屬花蜂花粉:花粉呈淡黃色,數量豐富,蜜蜂由楊屬植物采集而來。楊屬楊柳科植物,為北方早春粉源之一。

(6)柳屬花蜂花粉:花粉呈淡黃色,蜜蜂由柳屬植物采集而來。柳屬楊柳科植物,是部分商品花粉來源。

(7)玉米花蜂花粉:花粉為淡黃色,蜜蜂由玉米花采集而來。玉米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異花授粉植物,是養蜂的主要粉源植物。玉米開花時,蜜蜂采集花粉活躍,能提供大量的商品花粉。

(8)油菜花蜂花粉:花粉呈黃色,蜜蜂由油菜花采集而來。油菜為十字花科一年或兩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著名的蜜粉源植物之一,花期長達30d,蜜、花粉十分豐富,油菜商品花粉量很大。

(9)紫雲英花蜂花粉:花粉呈橘紅色,蜜蜂由紫雲英采集而來。紫雲英屬豆科植物,是我國主要蜜粉源植物,能采收到大量純紫雲英花粉供給市場。

(10)高粱花蜂花粉:花粉呈現淡黃色,蜜蜂由高粱花采集而來。高粱屬禾本科栽培作物,是一種粉源植物,能收到少量花粉。

(11)向日葵花蜂花粉:花粉呈橘黃色,蜜蜂由向日葵采集而來。向日葵為橘科一年生草本,異花授粉植物,是我國主要生產花粉的粉源植物,能收到大量的向日葵花粉,是市場銷售常見的花粉之一。

(12)板栗花蜂花粉:花粉數量多呈淺黃色,蜜蜂由板栗植物采集而來。板栗屬殼鬥科植物,是粉源植物之一,為部分商品花粉來源。

(13)翅堿蓬花蜂花粉:花粉呈淡黃色,數量多,蜜蜂由翅堿蓬植物采集而來。翅堿蓬屬藜科植物,為粉源植物之一,是部分商品花粉來源。

(14)蓮花蜂花粉:花粉數量多呈黃色,品質佳,蜜蜂由蓮科植物采集而來。蓮屬睡蓮科植物,為良好粉源植物,是部分商品花粉來源。

(15)蠶豆花蜂花粉:花粉呈黑綠色或草綠色,數量多,蜜蜂由蠶豆植物采集而來。蠶豆屬豆科植物,是重要的粉源植物之一,花粉很豐富,是部分商品花粉來源。

(16)柑橘花蜂花粉:花粉呈黃色,蜜蜂由柑橘植物采集而來。柑橘屬芸香科植物,是粉源植物之一,也是部分商品花粉來源。

(17)南瓜花蜂花粉:花粉呈深黃色,花粉豐富,蜜蜂由南瓜花采集而來。南瓜屬葫蘆科植物,是粉、蜜源植物,也是部分商品花粉來源。

(18)西瓜蜂花粉:花粉呈咖啡色,數量較多,蜜蜂由西瓜花采集而來。西瓜屬葫蘆科,是粉、蜜源植物,也是部分商品花粉來源。

(19)紫穗槐花蜂花粉:花粉呈紅色,數量較多,蜜蜂由紫穗槐植物采集而來。紫穗槐屬豆科植物,是粉源植物之一,能提供較多商品花粉。

(20)芒花蜂花粉:花粉豐富,蜜蜂由芒植物采集而來。芒屬禾本科植物,是粉源植物之一,也是部分商品花粉來源。

(21)檸檬蜂花粉:花粉豐富,呈淺黃色,是蜜蜂喜歡采集的一種花粉。檸檬屬芰香科植物,是粉源植物之一,能收到少量花粉。

(22)椰子蜂花粉:花粉呈黃色,數量豐富,是蜜蜂喜歡采集的一種花粉。椰子屬棕櫚科熱帶植物,是粉源植物之一,能提供部分商品花粉。

(23)水稻蜂花粉:花粉呈灰白色。水稻屬禾本科植物,是蜜蜂在夏秋粉源不足時喜采集的花粉。

我國的蜜、粉源植物種類多,蜜蜂很難采集到純度很高的單一花粉。因此,目前國內銷售的花粉大多是以某種單一花粉為主的混合花粉,有的稱之為混合花粉。研究證明不同種類的花粉所含成分有所不同,功效不同,形態結構更不相同。另外,並非所有的花粉對人體都有益,有的花粉含有使人過敏的成分,甚至有毒,可引起人體疾病或死亡。

四、花粉的物理性狀

1.顏色

植物種類不同或采集季節不同,花粉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如黃色、黃綠色、褐色、深黃色等,但大部分花粉為淡黃色或栗色,如油菜花粉為黃色,向日葵花粉為橘黃色,蕎麥花粉為暗褐色等。

2.形狀大小

不同植物種類的花粉形狀和大小有很大的差別,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花粉的立體形狀和大小。根據花粉形狀可以分為長球形、扁球形、近球形、棱球形、三角形、四角形等。花粉粒子的直徑一般在30~80μm,最小的直徑不足10μm,最大可達200μm。

3.香味與滋味

新鮮花粉帶有植物的清香,味道稍甜略帶苦味。不同種類的花粉口感略有差別。例如,茶花粉味清香、微甜,無特殊的花粉臭味,易為人們所接受;蕎麥花粉臭味重,口感較差,但是營養價值較高,因此,在加工蕎麥花粉時應盡可能除去異味,提高感官質量。

4.蜂花粉的細胞壁

花粉的外壁較一般植物細胞的外壁厚,其主要成分為孢粉素、纖維素和果膠質,外壁的雕紋變化很大。絕大多數花粉還具有萌發孔和萌發溝。萌發孔的形狀、結構、位置、數目及大小往往因不同植物種屬而不同。由於花粉壁的主要成分是孢粉素,它異常地能抵抗化學物質、高溫和各種有機物質的自然腐蝕,這就是花粉可作為化石植物保存下來的主要原因。

五、花粉的化學成分

花粉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雄性配子體,它濃縮了植物界所有的營養物質,被人們譽為“最完美的食物”。研究表明,花粉中不但含有人體通常所需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糖、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還含有生物黃酮、類胡蘿卜素、磷脂、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生物活性物質,因此被人們又譽為“微型營養庫”。

1.水分

新鮮花粉水分含量為20%~30%,由於水分含量較高,易發黴變質,不利於貯存和運輸。因此,采收後的花粉應及時進行幹燥處理,使水分降至5%以下再密封保存。

2.蛋白質和氨基酸

花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蛋白質是組成人體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一切細胞和組織的基本物質。人體細胞、組織的一切新陳代謝活動都靠蛋白質來補充。花粉在營養學上稱為完全蛋白質和高質量蛋白質。經分析可知,同一種花粉其總氮量是很接近的,不同種類的花粉其含氮量不同,如油菜花粉的含氮量為25.58%,芝麻花粉為27.38%, 玉米花粉為20.70%。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也是蛋白質的分解產物。江月仙等測定了來源於全國12個省區不同種屬的38個花粉樣品,其氨基酸平均含量為170.50~39.58mg/g,含量最高的為七裏香花粉,其含量為230.83mg/g,含量最低的為東北鬆花粉,其含量隻有33.03mg/g。花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差不多是牛肉、雞肉的5倍。

此外,蜂花粉的氨基酸大部分以遊離形式存在,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蜂花粉中還含有對人體生理功能作用重大的含硫氨基酸——牛磺酸,其含量遠高於蜂蜜,也高於蜂王漿。在被測的花粉樣品中牛磺酸含量差別很大,含量最高的是玉米花粉,高達202.7mg/g,含量最低的是罌粟花粉,僅為8.0mg/g。

3.糖類

糖類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一類廣譜有機化合物,也稱碳水化合物,它是生物機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根據糖的分子聚合度分為單糖、雙糖、寡糖和多糖。糖類也是構成機體的一種重要物質,並參與生命的多種活動,例如糖與脂類形成的糖脂是細胞和神經的結構成分之一,糖與蛋白質結合的糖蛋白質是構成機體防禦功能的重要物質。

蜂花粉中的糖約占幹物質的1/3,主要由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澱粉、纖維素組成。向日葵花粉的還原糖含量為46.88g/100g,蘋果花粉的還原糖含量僅為6.50g/100g,相差6.2倍。相同的植物品種因產地不同,其糖含量也有差異。據列風雲等(1994)報道,青海門源的油菜花粉還原糖含量為35.59%,而貴州的油菜花粉還原糖含量為23.35%。

蜂花粉中的多糖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木質素和孢粉素等。多糖是一類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往往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因而受到重視。花粉粒中的多糖成分在花粉與柱頭之間的識別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對其進行研究可能對認識和闡明植物的生殖生理過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蒲黃花粉的熱水提取物經氯仿脫蛋白、己醇沉澱、Sephadex柱分離、DEAE-SephadexA25離子交換柱層析分離,得到五種分子質量分別為57.80和86ku的具有免疫活性的酸性多糖TAA、TABT和TAC,主要由α-L呋南阿拉伯糖、β-D半乳糖和α-D半乳糖酸及少量的木糖組成。用類似的方法從黨參花粉中分離得到分子質量分別為722、62、76、54和42ku的五種多糖,是一個複雜的阿拉伯半乳聚糖。不同花粉中含的生物活性多糖種類不同,這方麵的研究剛剛起步,人們有望從中獲得具有很高生物活性的多糖。

4.脂類

脂類包括的範圍很廣,這些物質在化學組成和化學結構上也有很大差異,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即不溶於水,而溶於乙醚、氯仿、苯等有機溶劑。脂類包括油脂、脂肪類和類脂三種基本形式。脂類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它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質,是機體代謝所需的燃料貯存庫,而在機體表麵的脂類有防止機械損傷和熱量散發等保護作用。此外,脂類作為細胞表麵物質,與細胞識別、種特異性和組織免疫等均有密切關係。

(1)蜂花粉的總脂:花粉的總脂占其幹重的1%~20%,一般為5%左右。蒲公英和油菜花粉總脂較高,達19%,歐洲榛子中含有15%,玉米和寬葉香蒲花粉中分別含7.6%和3.9%,其中極性脂類中含有卵磷脂、溶血磷脂、環己六醇和磷脂酸膽堿;中性脂類含有單酸甘油酯類、甘油酯類、甘油三酯和甾醇類等。

(2)蜂花粉中的脂肪酸和有機酸類化合物:花粉中的脂肪酸種類很多,常見的脂肪酸有丁酸、己酸、單酸、癸酸、月桂酸、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等,其中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

Standifer分析蜜蜂采集的蒲公英花粉,發現含有7.3%的脂肪酸,而榛子花粉含脂肪酸為5%。在花粉中還發現有不飽和脂肪酸,例如其在虞美人花粉總脂肪酸中占91%。Battagliui對11種花粉分析發現,它們都含有亞油酸、豆蔻酸、硬脂酸、棕櫚酸、棕櫚油酸、油酸和月桂酸,有8種含有花生四烯酸,。

蜂花粉中還含有多種酚酸類,分別為羥基苯甲酸、原兒茶酸、沒食子酸、香黃蘭酸、阿魏酸、羥基桂皮酸。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酚酸在鬆花粉中普遍存在。日本的大本太乙一等從我國華北的白樺花粉中分離出芥子酸。綠原酸在許多花粉中的含量也很高,柳屬花粉含綠原酸547.5~801.2mg/100g,黃羽扇豆中含207mg/100g。綠原酸具有強狀毛細血管和抗炎作用,蜂膠在通過垂體調節甲狀腺功能方麵起重要作用。

蜂花粉中還含有三萜烯酸化合物,蕎麥、野苦菜中三萜烯酸化合物的含量為857~1106mg/100g。三萜烯和熊果酸具有抗炎、促進創傷愈合、強心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3)類脂:類脂性質與脂肪相近,機體內的類脂有磷脂、糖脂及固醇類等。類脂是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成分,它可與蛋白質結合成脂蛋白,構成細胞的各種膜,如細胞膜、核膜、線粒體膜、內質網膜等,總稱生物膜,這些膜在機體新陳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類脂又是構成腦細胞及神經細胞的主要成分,磷脂能防止脂肪在肝髒的堆積;類脂還與血液凝固有關,凝血酶原的輔基中含有腦磷脂。

L.N.Stomdifer研究北美16種蜜蜂采集和3種人工采集花粉的類脂成分,發現風媒和蟲媒花粉的主要類脂含量沒有顯著的差異,蜜蜂采集的豆科、菊科、薔薇科、百合科、楊柳科、藜科、傘形花科、毛茛科、杉科和木本科植物花粉中,類脂總含量0.8%~11.9%,烴類0.06%~0.58%,類固醇0.36%~3.4%,羥固醇0.12%~11.1%,極性化合物0.1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