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蜂膠的來源
蜂膠(propolis)是蜜蜂從植物的樹芽、樹皮等部位采集的樹脂,再混以蜜蜂的舌腺、蠟腺等腺體分泌物,經蜜蜂加工轉化而成的一種膠狀物質。蜂場周圍的膠源植物所分泌的樹脂是蜂膠的來源,所以林區最適宜生產蜂膠,當天氣晴朗時,膠源植物表麵的樹脂呈小滴狀,采膠工蜂用兩前足、上齶采集,然後再用中足把這種黏性物質送入後足的花粉筐,並逐漸堆成團塊狀。最後,當它滿載蜂膠歸巢後,內勤蜂把蜂膠從花粉筐中取出使用。內勤蜂采用與采蜂膠相同的方法,用上齶將蜂膠撕咬下來,並用上齶腺分泌物調製蜂膠,用蜂膠加固蜂巢、填補縫隙,或送至其他需要的地方。
並非所有的蜜蜂都采集蜂膠,據研究發現,東方蜜蜂不采集蜂膠,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L),如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卡尼鄂拉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以及高加索蜂(Apis mellifera caucasica)均有采集樹膠的習性,因此上述蜜蜂是生產蜂膠的理想品種。
氣溫對蜜蜂采膠活動有重要影響,蜜蜂采膠多在夏秋季。夏季白楊芽透過覆蓋的鱗片分泌出黃褐色樹脂狀滴狀物。蜜蜂在寒冷氣候來臨之前的秋季采膠也非常勤奮。在自然界膠源缺乏時,蜜蜂還會從舊蜂箱中采集已轉化的蜂膠。據統計,西方蜜蜂每年每箱蜂膠產量平均約100g。
二、蜂膠的理化性質
1.外形及色澤
蜂膠是不透明固體,表麵光滑或粗糙;折斷麵成砂粒狀;切麵與大理石外形相似,呈棕褐色、棕紅色或灰褐色,有時帶有青綠色,少數近似黑色。
2.香味
天然新鮮蜂膠具有特殊的香味,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香味漸失,但仔細聞仍有特殊的氣味。蜂膠在加熱或燃燒時發出類似乳香的香味,味微苦澀,嚼時粘牙。
3.質地
蜂膠用手捏能軟化,36℃時開始變軟,有黏性和可塑性;低於15℃時變硬、變脆,可粉碎;60~70℃時熔化成為黏稠流體。通常相對密度為1.127。
4.溶解性
蜂膠是一種成分複雜的樹脂類物質,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小,能部分溶於乙醇,微溶於鬆節油,極易溶於乙醚、氯仿以及丙酮、苯、2% NaOH溶液。蜂膠在95%乙醇中能溶解,溶液呈透明狀,但隨著蜂膠濃度的增大,有顆粒狀沉澱析出。
三、蜂膠資源利用狀況
1.我國蜂膠資源利用狀況
在我國,除了養蜂人員外,很少有人真正知道蜂膠,對蜂膠的用途了解更少。蜂膠在我國的開發方興未艾。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年生產蜂膠近300噸,大部分以原料形式出口,國內對蜂膠加工和利用的程度很低,再加上生產蜂膠的廠家大多數是小型企業,技術含量低,宣傳力度不夠,種種原因使我國的蜂膠產品市場一直未能打開。
2.國外蜂膠資源的利用狀況
蜂膠產品一直是“洋人”的搶手貨,一支濃度為25%、淨含量為30g的蜂膠口服液在美國市場上的零售價為30美元左右,一支普通的蜂膠口服液(15mL,20%)的售價也在15美元以上。
蜂膠在國外已被開發成係列產品,如口服液、片劑、酊劑、潔口劑、牙膏、止咳劑等等。用巴西蜂膠開發的產品尤為盛名,這可能與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膠源樹種有很大的關係。我國的蜂膠原料主要出口到日本,由於我國地域遼闊,膠源植物南北差異較大,生產的蜂膠其內在質量差異也很大。例如,在抑製透明質酸酶方麵,我國河北、江蘇、浙江等地生產的蜂膠就不及巴西蜂膠和我國其他省份的蜂膠。因此,研究不同地理環境和膠源植物對蜂膠品質的影響是我國今後蜂膠研究的重要方向。
四、蜂膠的化學成分
蜂膠的成分極其複雜,據粗略估計,已知的就有數百種之多,蜂膠的基本成分:50%~55%的樹脂類、芳香油,30%~40%蜂蠟,5%~10%的花粉,從化合物來講,主要有類黃酮化合物、有機酸類化合物、酯、醛、醇類化合物以及烯、烴、萜類化合物等。
(一)類黃酮化合物
類黃酮是蜂膠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質,約有20多種,包括黃酮類、黃酮醇類和雙氫黃酮類。
1.黃酮類化合物
蜂膠中的黃酮類化合物約占4.13%,多者可達40%,主要有柚木柯因、山柰黃素-7,4-二烴基、白楊黃素、高良薑精-3-甲酯、高良薑素、山柰黃素-4-甲酯、山柰黃素-7-甲酯、芹黃素、櫟精-3,7-二甲酯、山柰黃素、非瑟酮、槲皮素、鼠李素、刺槐素、金合歡素、柳穿魚素等。目前,尚未發現兩種具有相同黃酮類化合物的蜂膠,不同產地的蜂膠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數量及含量也不相同。例如,遲家平等從遼西蜂膠中分離出7種黃酮類化合物,經光譜鑒定分別為:白楊素、良薑素、高良薑素、金合歡素、洋芹素、山柰素、鼠李素;改變分離條件後,遼西蜂膠中還分離出了7-O-甲基白楊素、芫花素、3′-鼠李秦素。王秉彼等采用矽膠柱色譜係統和旋轉薄層色譜等分離技術從北京蜂膠中分離出3種黃酮類化合物,經鑒定分別為:5,7-二羥基黃酮、3,5,7-三羥基黃酮和5,7-二羥基-甲氧基黃酮。Martos-1等從Tunisian蜂膠分離出一種新的黃酮類化合物,經鑒定為3,7,4′,5′-四甲基酯楊梅黃酮。
2.二氫黃酮類化合物
已知蜂膠中含有的二氫黃酮類化合物有:喬鬆素、生鬆素-3-乙酸酯、生鬆素-3-丁酸酯、生鬆素-3-己酸酯、生鬆素-3-甲酯、生鬆素-3-戊酸酯、櫻花素、短葉鬆素、柚皮素等。5-羥基-4,7-二甲氧基二氫黃酮是首次從蜂膠中發現的,成為蜂膠獨有的有效成分。上述二氫黃酮類化合物並非在所有的蜂膠中都含有,在我國產的蜂膠中目前還未見分離出上述二氫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報告。
(二)有機酸,酚酸及其衍生物
蜂膠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酚酸及其衍生物,如丁酸、2-甲基丁酸、琥珀酸、棕櫚酸、異丁酸、肉豆蔻醚酸、二十四烷酸等等。蜂膠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酚酸主要包括芳香酸、安息香酸、原兒茶酸、對羥基苯甲酸、香草酸、茴香酸、羥基肉桂酸、咖啡酸、香豆酸、異阿魏酸、阿魏酸、3-甲基-3丁烯基阿魏酸以及4-羥基肉桂酸等。這些酚酸大多數屬於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強烈的抗病原微生物和保護肝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