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蜂蠟深加工技術(1 / 2)

一、蜂蠟的提純提純蜂蠟的目的就是將蜂蠟原料中混有的巢脾、贅脾、蜂膠等雜質清除,獲得較純淨的蜂蠟,以利於保存和應用。提純蜂蠟常用的加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日光曬蠟提取法

日光曬蠟器為一個長方形的木箱或鋁合金箱,內裝鋁製或鐵製的淺盤,淺盤前低後高,盤的前端做成楔形,為熔蠟的出口,盤下有一鐵皮做的小槽,箱體上部裝有雙層玻璃蓋。

曬蠟時,將蜂蠟原料放入曬蠟器內,蓋上玻璃蓋,置於充足的陽光下。蜂蠟熔化後經淺盤過濾,流入盛蠟槽中,冷凝成蠟塊,雜質將沉於低部。雖然該法操作簡單、成本低,但其提取率也低,剩餘的蜂蠟要采用其他方法再次提取。

2.蒸煮提取法

將蜂蠟原料放入鍋內,加入蜂蠟質量3~4倍的水,煮沸20~30min,隨即裝入麻袋或粗布袋中,用杠杆擠壓即可。該法簡單易行,出蠟較淨。

目前常用的操作方法是把巢脾等蜂蠟原料裝入麻袋或裝滿帶框巢脾的繼箱,用3mm的濾網把繼箱上下封住,浸沒在有水的鐵桶裏,加熱煮沸,用棍攪動麻袋,使蠟液漂浮到水麵,用勺子將蠟液盛入有涼水的容器中,冷凝即成純蜂蠟。

3.壓榨機提取法

把巢脾等蜂蠟原料裝入袋中,放進壓榨機裏,在壓榨機內裝滿水(蠟∶水=1∶4),通入高壓蒸汽,使水沸騰,這時開始逐漸加壓,將蜂蠟榨出,冷卻後即成純蜂蠟。

國外現已生產出一種加熱壓榨機,加工粗蠟原料的效率較高:壓榨前把巢脾弄碎並放在水中浸泡,使蜂蠟和其他廢物分開,然後盛在一個麻布包裏放入加熱壓榨機裏;再把壓榨機中裝滿水,並從下部通入高壓蒸汽使之煮沸,轉動壓榨機頂上的螺旋,使壓力間歇地加到麻袋上,蜂蠟便從麻袋裏逸出漂浮到水麵上來。

4.離心機分離提取法

將巢脾等蜂蠟原料放入離心提蠟機,通入蒸汽加熱,使其熔化,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將蜂蠟分離出來。

二、蜂蠟的脫色技術

蜂蠟脫色是將蜂蠟漂白,使之呈白色或淺黃色,常用以下3種方法。

(一)日光脫色法

日光脫色又稱“曬蠟花”,即將蜂蠟熔化,注入缸中,攪拌成蠟花(碎蠟片),在日光下反複晾曬,將其氧化為白色,其工藝流程與操作要點如下。

1.工藝流程

2.操作要點

(1)選料:選出中蜂蠟、意蜂蜜蓋蠟、巢脾蠟。

(2)化蠟:將需脫色的蜂蠟倒入鍋內,加少量水(蠟∶水=20∶1),加熱使蜂蠟全部融化,然後把蠟液放入容量相同的缸內,缸內加少量水(5~10kg),缸外加保溫物,使蠟液在75~85℃下恒溫靜置1~1.5h,雜質即沉澱到缸底。

(3)打蠟花:將澄清的蠟液用小桶注入打蠟花機上的漏鬥內,開動螺旋槳,轉速為60r/min,蠟液流入冷水中即成為蠟花。

(4)曬蠟花:將蜂蠟均勻地攤在白布單、竹床或木板上,放在日光下晾曬,每天噴淋1~2次水;每隔7~10d後重複化蠟、打蠟花、曬蠟花過程2~3次,即可製成白蠟。

(二)化學脫色法

使蜂蠟變成白色或淺黃色的化學方法為螯合劑脫色法,主要用於因受金屬汙染而呈綠色或棕黑色的蜂蠟。

該法采用螯合劑:如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鈉鹽(或二價鹽)、氨三乙酸等使深色蜂蠟變成淡黃色或白色。在1L水中加入1.88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再向溶液中加入420g蜂蠟,裝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中,然後攪拌並加熱至90~95℃,保持1h,使蜂蠟和溶液很好地混合,1h後停止攪拌,慢慢冷卻,取出固化的冷蠟再冷卻,刮下底層。處理後的蜂蠟從深褐、洋黃也變為淡黃色。

(三)臭氧脫色法

將蜂蠟放入間接蒸汽加熱鍋內,加熱使蠟熔化,經齒輪泵送入裝有攪拌機的脫色鍋,加入脫色劑(活性炭、活性白土等),攪拌混勻,在一定溫度下,再經過一定時間的攪拌後,用柱塞泵送入壓濾機過濾,濾液用齒輪泵送入反應鍋,將臭氧發生機產生的含臭氧空氣通入反應鍋,由於臭氧對有色成分起氧化作用,蜂蠟脫色,可得到帶珍珠色澤的白色蜂蠟。根據不同種類蜂蠟的特點確定反應溫度,一般控製在60~120℃。脫色完之後,停止發生臭氧,向反應鍋內通入少量蒸汽,並經水管向反應鍋內噴水,同時打開排氣裝置放氣,此時熔化的蜂蠟中殘存的臭氧和被分解的臭氣被排出。本法可在反應鍋內同時脫色、脫臭,大大縮短處理時間,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節約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