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雄蜂蛹的保藏技術
雄蜂蛹營養豐富,極易受微生物汙染,易變質,而且鮮雄蜂蛹中含酪氨酸酶,與空氣接觸,酪氨酸酶的活性增強,使酪氨酸轉化為二羥苯丙氨酸,再繼續轉化為黑色素,在短時間內會使蛹變黑,失去商品價值。雄蜂蛹離開蜂群2~4h即可發生變質、甚至腐敗,因此雄蜂蛹的妥善貯存與保鮮是開發利用該蜂產品的關鍵。
目前,最好的保鮮方法是取出後迅速冷凍(-18℃以下);除此之外還有幾種貯存方法,但適用性比較窄,因此可根據商品的需要及條件允許選擇相應的方法。
1.冷凍
冷凍是當前最普遍的、最佳的方法。將采收來的蛹挑去破損蛹,裝入無毒、已消毒的塑料袋內,擠出空氣(抽真空最佳),密封袋口,每袋裝入1~2kg;立即放入-18℃(或以下)的冷庫或冰櫃中貯存,將會基本保持蛹體的原樣體態與鮮度,保質期2年。在國外一些發達養蜂大國,蜂蛹的生產條件比較先進,設備現代化,對雄蜂蛹采用充CO2密封冷凍(-20℃以下)貯存、充N2等惰性氣體密封冷凍(-20℃以下)貯存以及抽真空密封冷凍(-20℃以下)貯存。這幾種方法貯存的蛹保鮮度很高,營養成分保存完善,保質期更長些,後加工利用也不受限製,但技術設備要求高,運輸過程中不易保證蛹體的完整。
冷凍貯存的蜂蛹,其營養成分損失少,保鮮程度高,保質期長,而後加工利用不受限製,化凍(注意與空氣隔絕)後可直接烹飪成營養豐富的美味佳肴,或製成罐頭及其他食品與保健品等。
2.酒或酒精浸泡
這一方法適用於蜂蛹的暫時保存及蜂農生產蜂蛹時的暫時保存,將欲加工蛹酒的幼蛹浸泡於60℃的白酒或75%食用酒精中,酒或酒精的液麵要沒過蛹,以隔絕空氣,防止汙染與變色,裝滿後密封暫存。暫存後最好於24h內做後加工處理或冷凍保存,暫存時間最多不得超過48h,否則蛹的體液會大量溶於酒或酒精中,影響蛹的後加工利用,除非後加工產品就是雄蜂蛹酒。
3.鹽煮
此法適用於20~22日齡的雄蜂蛹,即將生產出的20~22日齡雄蜂蛹挑選後倒入鹽水中(即1kg水中加入0.5kg鹽),鹽水要沒過蛹,然後置於消毒過的竹篩上攤晾風幹(注意風幹時的環境衛生,有條件的最好用無菌室)。風幹的蜂蛹裝入透氣的消毒袋中,每袋裝1~2kg,室溫保存,保質期為3~5d,裝袋後冷凍(-18℃以下)保質期可達2年。
4.保鮮液浸漬
山西農科院園藝所研究出一種保鮮蛹的保鮮液,配方為:食鹽3.0%、煮沸的6%的蔗糖溶液、檸檬酸0.1%、苯甲酸鈉0.2%(筆者建議用山梨酸鉀,苯甲酸鈉不利於人體健康)。
5.蒸蛹
此法適用於20~22日齡的雄蜂蛹,以前在國內未曾用過,但近幾年某些進口國有要求,故在此介紹此方法供參考。蒸蛹的特點是比較簡單、易普及,保鮮效果比較好,不影響蛹的風味,後加工利用也不受限製,即可直接烹飪為餐桌上的美食,也可任意加工成各種食品、保健品、藥品。
蒸蛹的具體操作方法:將產出的20~22日齡的雄蜂蛹放入鋪有幹淨紗布的蒸屜內,旺火蒸8~10min,使蛹體內酪氨酸酶失活、蛋白質凝固,然後取出放入通風室(注意環境衛生,最好為無菌室)晾一晾,待蛹體表麵無水分,挑撿出肢體不全或破損的蛹體,分裝到已消毒的食品袋中,每袋裝1kg,密封袋口,送至冷庫或放入冰櫃(-18℃),保質期2年,若室溫貯存,保質期為1~2d。
二、雄蜂蛹幹粉的加工技術
蛹幹粉蛋白質含量多,以低溫冷凍貯存為最佳,保質期:冷藏(約5℃)為3年,冷凍貯存可達7年,常溫下隻能保存半年。雄蜂蛹幹粉的加工技術如下。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雄蜂蛹必須新鮮,保持原來的色、香、味,製漿前進行精選,剔除雜質及不符合要求的蛹。
(2)凍蛹不宜在空氣中解凍,可裝入塑料袋在水中解凍,以防解凍時因酪氨酸等物質活性增強而使蛹變黑。解凍後立即打成勻漿。
(3)打漿時應用膠體磨磨成很細的勻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