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團幹部要了解的團員教育與管理知識(1)(1 / 3)

團員教育的內容和方針、目標

共青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團的最基本的社會職能是教育,即按照黨的要求,用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青年,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抵製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促進青年的健康成長,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努力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青年建設人才。加強對團員的教育,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是共青團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所以,開展團員教育,提高團員素質,是團組織的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工作任務,也是團幹部日常主要工作之一。

團員教育的工作方針是:“熱情愛護,嚴格要求。”“熱情愛護”就是要充分地信任和滿腔熱情地關心團員,堅持以正麵教育為主,通過正麵引導、理論灌輸和典型激勵等方法,提高團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充分調動團員在本職工作、團內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發揮模範作用,並要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嚴格要求”就是要用團員標準和團的紀律去規範和約束團員的言行,對團員提出高於一般青年的要求。同時,要堅持開展認真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嚴格執行團的紀律,使團員在嚴格的團內生活中經受鍛煉、健康成長。

團員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增強團員意識,即增強團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政治意識,正確參與團內與社會管理監督的民主意識,團員權利與義務平等一致的意識,遵守社會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行為規範的法治意識,高於一般青年的模範意識。其中特別是要注重增強團員的政治意識和模範意識。

根據團員教育基本目標的要求,團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1)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教育。使團員學習和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2)黨的基本路線教育。使團員在了解國情的基礎上,加深對“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認識,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貢獻力量。

(3)團的基本知識教育。使團員了解團的曆史和優良傳統,明確團員的義務和權利,自覺發揮模範作用。

(4)社會主義道德教育。使團員帶頭遵守社會主義道德規範,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製各種腐敗現象,移風易俗,破除迷信,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帶頭作用。

(5)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教育。使團員學習和掌握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的基本知識,自覺遵紀守法。按照民主集中製原則和正常的民主程序,參與團內管理與社會監督。

開展團員教育的必要性和當前任務

在深化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新形勢下,團員青年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

首先是廣大團員青年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勇於創造,自立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不斷增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團員青年思想更為活躍,對新事物、新觀念接受得更快,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觀念、新意識逐步形成並不斷增強。自立自強,崇尚競爭,積極進取,成為當代團員青年的一個重要特征。

其次,廣大團員青年的價值取向趨於多樣化,行為更加務實。團員青年在發揮先進模範作用、愛崗敬業、為社會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同時,還要求社會予以承認和重視,滿足其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即達到個人、集體、社會的兼顧,奉獻與獲取的統一。事業成功,個人生活幸福,自我價值實現為當代團員青年所看重,也是他們追求與努力的目標。

第三,廣大團員青年的社會交往更加積極主動,社會流動性進一步加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打破了計劃經濟體製下的封閉格局,人們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不斷增大,區域流動性進一步增強。這就使得團員青年的社會交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團員青年打破身份、地域和傳統觀念的束縛,在湧動的社會大潮中不斷地尋求更加有利於自我發展的空間。

第四,廣大團員青年的民主法製意識不斷增強。健全法製是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團員青年作為一支最積極、最具生命力、最少保守思想的社會力量,更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變化,反映著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製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團員青年逐步樹立起牢固的公民意識和法製觀念,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和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的自覺性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