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員經常性教育要堅持以下工作原則。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使團員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中接受教育;堅持正麵教育、自我教育為主,既嚴肅認真又易於接受,增強教育的吸引力,激發團員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內在動力;堅持切合實際、分類指導,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堅持教育和服務相結合,切實幫助團員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堅持突出重點、常抓不懈,努力實現團員經常性教育的科學化、製度化和規範化。
團員經常性教育的方法途徑有如下方麵:
(1)抓好學習培訓。通過講授團課、開設專題講座、舉行報告會和組織專題研討等方式,組織好團員的集中學習培訓。引導團員認真開展自學,積極為團員自學創造條件,提供幫助。通過舉辦讀書活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和自編自演文藝節目等青年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習活動更加豐富和生動。采用網絡教學、電化教學、遠程教學等多種信息化教育方式,豐富和完善學習培訓手段。
(2)加強主題教育。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動員優勢和活動優勢,使主題教育成為對團員進行經常性教育的重要手段。重點開展“永遠跟黨走”、“我與祖國共奮進”等主題教育活動。以重大活動、傳統節日和重大曆史事件紀念日為契機,集中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團日活動。在團員中廣泛開展“舉團旗、學團章、唱團歌、戴團徽”、“重溫入團誓詞”、“學理論知團情”等主題學習活動。
(3)開展實踐活動。結合自身實際,深入落實本行業、本領域團的重點活動項目,組織團員深入基層、深入生產一線,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團員在實踐中學習、成長和提高。鼓勵團員青年到西部、到基層經受鍛煉,到艱苦地區、艱苦崗位無私奉獻,增長才幹。
(4)嚴格組織生活。繼續堅持並不斷改進“三會兩製一課”(團支部大會、團支部委員會、團小組會,團員教育評議製度、年度團籍注冊製度,團課)和團日活動製度,從基層團的工作實際出發,因地製宜,嚴格團的組織生活,規範團的活動儀式,教育引導團員增強對團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團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要突出發揮團員教育評議活動在團員經常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嚴格執行團員教育評議製度,定期開展團員教育評議活動,組織團員認真查找思想、學習、工作、紀律和作風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抓好整改提高。
(5)典型示範帶動。積極培養和選樹青年典型,廣泛宣傳青年典型的先進事跡,教育和激勵廣大團員青年。通過組織青年典型事跡報告團,舉辦座談會、報告會和理論研討會等方式,擴大青年典型的社會影響,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要改進和創新青年典型的宣傳方式,貼近青年,貼近生活,不斷提高宣傳教育工作的實效。
對團員進行經常性教育,是各級團組織的一項基本任務。要積極創新教育手段,拓展教育載體和陣地,落實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團員經常性教育的長效機製,為新時期加強團員經常性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1)認真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方法。深入研究新時期團員青年在群體分布、利益需求、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方麵的變化,加強對當代青年文化現象的調研分析。針對當前團員經常性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使團員經常性教育切合實際、取得實效。
(2)積極拓展教育陣地。努力挖掘拓展各級團校和各類培訓機構的教育功能,重視與普通院校開展合作,不斷開辟和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少年素質拓展基地、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等教育資源,切實加強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少年圖書站、青年之家等活動陣地建設,構建適應多樣化教育需求的團員經常性教育陣地體係。
(3)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發揮好青少年報刊、新聞出版機構等團屬輿論陣地的作用。加強網絡文化研究和網絡媒體建設,創設網上教育平台,采取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運用網絡手段教育引導團員青年。
(4)切實加大培訓力度。從團員行業分布、職業特點、文化水平、年齡層次等方麵的實際出發,分類製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規劃。加強團員教育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他們在團員經常性教育中的骨幹作用。完善培訓教材體係,除指定團內培訓教材和資料外,積極編選推薦知識性強、通俗易懂、健康有益的青少年讀物。發揮網絡傳播優勢,采取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方式,豐富和創新培訓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