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團組織的基本任務
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從共青團的性質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和學校的中心工作,配合學校,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具體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2)為學生成長服務,把教育青少年學生與服務青少年學生結合起來,把教育融入服務之中,在服務之中體現教育引導。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組織學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服務社會,使之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長才幹、做貢獻。
(4)指導學生會組織、學生社團組織的工作,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
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
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是共青團組織根據黨中央印發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一項青年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活動。近年來的實踐證明,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是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進行青少年公民素質教育,培育“四有”公民,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其參加者是中學生,包括普通中學、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和各類職業學校學生。
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包括公民意識教育、成人預備期誌願服務、成人宣誓儀式3個環節。公民意識教育是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的基礎環節。通過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內容引入公民教育課、法製課、思想政治課等課堂中去,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及其他各種具有教育意義的實踐活動,培養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法製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成人預備期誌願服務的內容主要是組織14~18歲青少年參加社會公益勞動,開展“一助一”長期結對服務。參加成人預備期誌願服務的時間要在96小時以上,這是參加成人宣誓儀式的必要條件。
18周歲成人宣誓儀式的基本程序包括:升國旗、唱國歌、麵對國旗宣誓、領導勉勵、前輩祝願、成人心聲、頒發成人紀念物等。舉行成人宣誓儀式的地點可以是當地舉行重要政治性活動的場館、烈士陵園、具有紀念意義的曆史遺跡、遺址等。成人宣誓儀式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使用統一的誓詞、標誌和主題歌曲。舉行宣誓儀式的時間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在每年的5月或10月。共青團中央2002年《關於深入開展中學生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的通知》倡導成人宣誓儀式的多樣性,要求團組織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節日和紀念日,按照活動規範化要求,集中舉行宣誓儀式,突出活動規模和社會影響。倡導各地結合實際,開展個性化的成人儀式,突出儀式神聖、莊嚴的特點。
中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實踐教育活動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共青團中央2001年下發《關於開展“走進社會大課堂”全國中學生暑期實踐教育活動的通知》。開展此項活動旨在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實踐育人的優勢,鼓勵和引導中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課外實踐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切實加強和改進中學德育工作,全麵推進素質教育。
共青團在開展“走進社會大課堂”中學實踐教育活動時,應注意從以下幾方麵去組織:
(1)尋訪行動。組織“黨在我心中”尋訪營,通過參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慰問革命老人、尋訪國家重點工程等形式,幫助中學生知黨愛黨,了解國情,堅定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2)素質訓練。組織各種形式的素質訓練營,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開展磨礪訓練、青春自護、生活體驗等活動,引導中學生將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了解基本生活常識,掌握基本技能,鍛煉獨立生活能力。
(3)科普行動。組織中學生科普營,走進科技館、科學館、科研基地以及社區、農村等,學科學,用科學,宣傳科學,運用所學知識開展科技小發明、小製作、小建議活動,從小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
(4)法律宣傳。積極組織中學生參觀法製圖片展覽,參加法律知識學習和法製講座,認真學習宣傳憲法和國家基本法律,尤其與公民工作、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增強民主法製觀念,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