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團幹部用人的方法和藝術(2)(1 / 2)

指導激發出來的積極性會使團的各方麵工作更加順利,並會增強青年的工作責任心。指導還會使基層團幹部的工作目的更加明確,從而表現出更大的工作熱情去爭取突出的成績。團員青年能力的增強使機構的人才資源更為充足。指導之後取得的成績得到承認,會使團員青年的麵貌煥然一新,意氣風發,信心倍增,鼓舞他們從勝利走向勝利。團幹部可以按照下麵的方法進行指導。

(1)樹立目標。從團的管理角度來看,一個關鍵性的條件是目標明確,有的放矢。目標明確的行為一般要比自發的、無計劃的、無組織的行為更有效率和效果。目標明確有助於講清工作任務,衡量工作表現,確定下一步做法,以及發現需要改變的行為。有效目標應該前景明確(當目標達到的時候能夠看得見,摸得著),能清楚無誤地表達出來,具有現實性和挑戰性(在責任和權力範圍之內),並能夠用預定的標準加以衡量評估。在指導計劃裏,管理者預先定下任務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要在指導一開始時就與青年一起商量確定目標的事項,這樣,共同確定的目標就變成大家對工作任務認識的一部分,青年就會以主人翁的態度和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2)放手讓別人幹。把工作任務和必要的權力都交給另一個人,是任何管理者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放手讓別人幹還被看做是一種時間管理工具,一個決策過程,一種通過別人幹更多事情的方法。有的團幹部可能把它看做是表現個人權力的手段,影響控製別人的方法,而另一些團幹部則可能用它來爭取周圍人的信賴、忠誠和承諾。放手放到什麼程度,這要看對方的素質和專業發展情況。但有些必須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不應下放給別人。

有些團幹部不願放手,可能是擔心花時費事,缺乏耐性;希望保住地位和控製權力;對下屬的能力缺乏信心;相信自己會比其他人做得更好;認為某項工作太重要,不能冒險放手讓別人做;認為那些青年隻是某一方麵還行,但不了解全麵情況;擔心上級領導會有誤解;害怕那些青年比自己做得好;認為自己沒有指導技能;把做某些事當成自己的一種樂趣……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再來學習一下放手的技巧。

放手的技巧,是要確定遠、近目標,增強個人能力、信心和主動性;承認和表揚好的表現;鼓勵提高積極性和能動性。重要的是放手的方式方法。有的人是把整個任務交給下屬,讓他獨自去做,這樣可能會出錯。在指導計劃中,最好隻把任務的一部分先交給下屬去做,對下屬完成任務的情況滿意之後,再把任務的其餘部分分批交給他,直至整個任務完成。這樣,下屬就會產生一種投入感,信心、能力和積極性也會不斷增強。在這個過程中,團幹部把權力和責任都保留在自己手中直至某一具體任務的各個部分得以完成,而青年也有時間把自己的親身經驗再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樣,青年就願意並有能力承擔這類工作的責任。

(3)運用經驗,有效指導。當新任務交下來的時候,有些青年人(可能學曆也很高)不願意提問題和說出自己不能確定的東西,不願暴露自己缺乏知識,也不願承認他們不知道幹好這項工作的最好方法。他們努力拚搏,有時還遇到巨大壓力,盡力想出完成任務的辦法,搜集資料,製訂方案,但有時候折騰了半天卻白費勁。當他們從老的團幹部那裏得到解答的時候,他們發現事情原來就那麼簡單。所以,予以有效指導,經驗也很重要。現在的青年人腦子反應快,知識結構新,但實踐的機會少,有效指導可以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比如,在布置工作任務時,在放手之前,與他們進行討論溝通,“你打算怎麼去做?”使其做些細致考慮,環節上不會產生大的遺漏和錯誤。

(4)區別對待不同類型的人。在周圍的這些人中,大家都很支持你的工作,你認為他們都很不錯,彼此的關係也比較融洽。但是,和大家接觸多了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其特別的行為方式、自然傾向和偏愛。有的人以成績來衡量成功與否,並會千方百計地去完成任務;有的更看重對自己工作的承認,並以嘉獎和肯定來衡量成功與否;有的為爭取一個安全、穩定、前景明朗的工作環境而努力,不願意碰到打破心境平靜或造成心理壓力的意外變革;還有的人追求完美,對工作過程和步驟一查再查,看是否符合現有的規章製度。有專家按其心理特征分為四種行為類型,下麵作些介紹,便於團幹部在實踐中對照把握。

第一種:支配指令型。這類人往往為內在需要所驅動,想去管理和支配別人,掌握人事和局勢以達到其目標。這類人喜歡麵對問題和迎接挑戰。他們說話直率,意誌堅強,長於控製,思想獨立,有奮鬥目標,不安於現狀,喜歡向別人和傳統做法挑戰,不喜歡按常規辦事,他們有很強的自信心和自我力量。同時這類人也比較頑固,缺乏耐性,他們對別人的感情、態度和不足之處缺乏體諒容忍;在遇到工作壓力的時候,他們可能大吵大嚷地發泄怨氣或遷怒於他人;碰到緊張局麵,他們會自然而然地作出過激反應,不善於傾聽別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