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關於一顆人生蛋致科學院的報告(1 / 2)

科學院: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在我鄉煙山村發現了由人類下的第一顆蛋,當時我站隻將此當作傳聞,當作某些人為逃避計生工作的而尋找的一種借口,但從後來調查的事實情況看,此蛋確係煙山村村民閆風娥所生。現將與此蛋有關的情況彙報如下:

一、生育人基本情況:

生育人(暫稱):閆風娥,女,三十五歲,身體健康。十三歲來初潮,言語正常,吐字清晰;其夫,崔月亮,男,三十七歲,身體健康。二人於一九八九年結婚,婚前男女雙方均不患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並非愚鈍、癡呆、白癡;也不患有性病、心、腦、肝、腎血液等重要器官疾病。兩人家族在四代中均係健康家庭,無病史;兩人亦非直係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係血親。身高、體重、血壓、心、肺、肝、脾、甲狀腺、淺表淋巴結、全身皮膚均正常,非色盲,無視力障礙或視力減退現象,女性生殖器官、乳房與外陰發育正常,男性陰莖、睾丸和附睾均正常。

八九年結婚後,二人於九一、九五年兩次生養兩個女孩,因生育人係先天性骨盆狹窄,兩次生育均動用產鉗術。九五年以後,該夫妻為躲避計劃生育,繼續生育第三胎,達到為夫家傳宗接代之目的,一直東躲西藏,先後在我縣縣城、山西、甘肅、內蒙、新疆等地生活,多年來一直過著不穩定的近乎流浪的生活,每到一個地方,靠該夫打點短工為生。家途四壁,日子極盡艱難。受這種艱辛生活的影響,該夫妻目前神情萎頓,精神抑鬱,但表現並不明顯。

九五年至今,我站曾多次尋找該夫妻做絕育手術,並多次赴外地尋找,但總是人去樓空,該夫妻轉移他鄉。直至該妻於十二月十五日產蛋以後,當月十九日才見到該夫妻。

二、人生蛋的基本情況:

該蛋產於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五日下午九時,蛋呈橢園形,遠看為一顆巨型雞蛋,重量3千克,中間最寬處直徑為17.5厘米,長29.8厘米,外表觀察皮略呈黑一些,有明顯的小斑點。蛋麵不潔淨。(具體照片附後)

據該夫妻講,生育人去年五月懷孕,懷孕期間喜食酸味,有妊娠反應,懷胎足十月,生育時極其順利。

按醫院的產單,產時有少量出血,並無臍帶。

三、對該蛋的處理意見:

我站弄清此蛋的真實來曆後,首先,作為一種職權部門,應判斷其屬於不屬於三胎。當時有三種意見,一是此蛋係夫妻懷胎所生,係受精卵,應作為三胎按第三胎標準予以處罰。第二種意見雖是夫妻所生,但目前並不具備生命特征,應按死胎對待;第三種意見是此蛋無生命,不屬三胎,也不應按死胎。我們在充分討論並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下意見:1、此蛋不按三胎對待,但考慮到該蛋可能係受經卵,該夫妻可能有效地將其孵化出來,存在生育隱患,因此應將其收沒繳公。2、蛋係該夫妻私有財產,收交時,應考慮給予適當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