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一出生對於初為人母者來說,可能會感到信心不足,具體表現為說不清楚哪裏出現問題了,總是動不動就想哭;還可能覺得某些事情不對勁;還很可能會懷念以往同事們的陪伴。這種感覺可能會出現在孩子出生之後的幾天或是幾個星期之內,最常見的就是產婦剛從醫院回到家裏的這段時間。並不是繁重的家務壓力大,根源在於那種感覺。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此後,她將勝任“母親”這一偉大職業,也就是照顧眼前這個新生命。另外,產後的生理變化和激素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新媽媽的情緒。
在寶寶剛剛出生的這三個月裏,作為母親的你可能會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如果你不想有沮喪或是灰心的感覺,那就盡量在頭一兩個月內不要太勞累,要不時地從長時間照顧嬰兒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如果孩子特別愛哭,更要抽空放鬆一下,去散散步或者幹點戶外活,可以找些從來沒做過的事情,或是以前沒有完成的事情做一做。如繪畫、寫作、手工製作和縫紉等。這些具有創造性的事情,可以使人得到滿足。也可以去看看好朋友,或是約好友一起聊天散心。這些活動都可以使自己打起精神。
一開始你可能對什麼事情也沒有興趣。但是,如果你說服了自己去做,你的感覺就會好轉。不隻是你自己,這對你的家人和嬰兒都很重要。寶寶出生後的頭3個月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是一段既令人興奮又使人緊張的時期。有些寶寶天生就很讓人省心,他們即使在感到寒冷、饑餓或長時間無人陪伴在身邊,也不會大聲哭鬧。有些可愛的嬰兒對於人們的任何一點關注都會報以愉快地回應,即使是對最無情、最冷酷的成年人也會露出微笑。這些嬰兒將會非常的幸運,因為他們在一生當中,可能都會遇上友善的人。當然,他們並非擁有很多的優點,如他們一般不會像父母期望的那樣,成為翻天覆地、抱負遠大的人物。
父母能否輕鬆地照顧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寶寶,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極有信心的父母會忍受寶寶的很多令人煩惱的行為,而不會感到氣餒。但那些容易對自我產生懷疑的父母,在遇到難對付的寶寶時,很容易就會產生挫折感。一些在照顧孩子方麵有過豐富經曆的父母,不管是因為幫忙照看過家裏的弟弟妹妹們,還是幫別的人家照料過孩子,都有方法和能力應付更多的困難。因此我認為,那些學習過兒童發展理論的課程,但是,沒有經曆過育兒實踐的人,在初期的日子會難過一些。他們如果聽到寶寶啼哭,就會根據所學的理論,認為寶寶需要更多的愛。
嬰兒臨近3個月時,通常是一個惹人注目的轉折點,在這段時間裏,他們可能會給父母的生活增添很多的煩惱,例如,有少數的寶寶可能會缺乏表情,無法給父母帶來許多的樂趣。我曾經留心觀察過一些這樣的寶寶,想知道他們是生性冷漠還是不善交際。當然,他們後來表現出的幽默感和熱情都會有所增加。但是,他們起初不會主動與人交流,這使得他們的父母為此喪失了很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