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社會形勢的發展,使臨河鄉的有識之士認識到了發展教育的重要性。狹小的臨河鄉重點初中校院,猶如一個雞籠,缺少發展的空間,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臨河鄉兩三萬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臨河鄉需要擴大初級中學教育規模,但臨河鄉重點初中校園已經定型的格局,注定這個地方沒有任何發展前途。臨河鄉需要選出一塊風水寶地作為新的中學校址,建設一座現代化的中學校園。
鄉裏,村裏,學校,各方社會賢達、知名人士經過幾番討價還價,終於敲定臨河鄉初中的新校址,就在桑樹溝與寺溝兩個村的交界處,伏牛嶺下的一片空曠的灘地裏。
這裏綿延起伏,數不清的山山嶺嶺,多是因形、因勢得名。像水磨溝村背後有兩條蜿蜒起伏的山嶺,當地群眾就叫它二龍山;像葦園溝村後有一座小山狀似盛開的蓮花,當地老百姓就稱它蓮花山;像石板溝前麵有五座並排而立的巨石幢,極似五個光頭大和尚,當地老百姓就稱它為五佛山;這裏的山嶺像一個臥在地上的巨大黃牛,所以附近的群眾就習慣地這座小山叫做伏牛嶺。
遠遠看去,一道巨大的山脊,猶如黃牛的脊背,橫亙在這裏。因為河水的衝刷,伏牛嶺在這裏留下一座突兀的山崖,將這兩個村子很自然的分隔開。千百年來,滾滾黃河水不斷地在這裏衝擊,回旋,留下了一大片的灘塗地。這片灘塗地到底應該屬於哪個村子的,沒有人能夠說得清。多年來,桑樹溝和寺溝的群眾你爭我奪,有時還打得不可開交,也沒有爭出個所以然來。
這樣一塊存在有爭議的土地,就一直荒蕪下來。雨水,河水,山洪,不斷的淤積在這裏,厚厚的鹽堿結了一層,更是寸草不生。
站在這裏,不管你從哪邊望去,都可以看到那座挺胸而立的黃土懸崖。從西邊看去,那高聳的山崖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那九曲回腸的小徑猶如撐起的花柄,一齊在風中搖曳。當人們在彎彎曲曲的公路上驅車經過的時候,總會忍不住加快速度,擔心山崖上那些豎立的黃土會突然坍塌下來。
而從東邊遠遠看去,那突起的懸崖猶如口渴暴飲的黃牛頭,正伸長了脖子紮在前麵的河道中。它龐大的身軀正好阻擋了來自西北方順河而來的季風。這裏四季多風,夏季涼爽,冬季寒冷,當地的老百姓形象地稱它是風嘴兒。別的地方沒有一絲風,而這裏卻一年四季風風不斷。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個地方,前不著村後不挨店,臨河鄉政府給出的解釋是,一來是因為桑樹溝村和寺溝村兩個大村的村主任都希望學校能建在自己的村子裏,二來是因為這兩個村的群眾在鄉裏組織的這次集資建校中捐贈最多,幾乎不相上下,村民們都希望能夠把學校建在自己的村子裏。鄉裏、村裏以及捐款的社會名流經過多次磋商,最後才達成這樣一個兩全其美的折衷性方案。
而實際上,這次集資建校作為鄉黨委書記張有財新上任後要燒的第一把火,當然要把這把火點燃在最醒目的地方。作為臨河鄉的一個形象工程,新建的學校當然也要選擇一個非常顯眼的地方。這裏作為進出臨河鄉的必經之路,又毗鄰傳說中要規劃修建的505省道。這個地方對於想要旗開得勝的張有財書記來說,自然是最佳選擇。況且,從這裏向不遠處的山上仰望,遠遠望去,可以看到那座高聳在二龍山山坳處的古老的甘露寺,張有財聽風水大師說過有寺廟的地方一般都是風水寶地,人傑地靈。之所以要選中這塊地方,對於要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學校來說,當然又是上上選擇。
張有財書記又讓屬下找來了遠近聞名的風水先生曹得祿。曹先生見風使舵,很能揣摩張有財書記的心意。他來來回回轉悠了幾天,裝模作樣地拿出羅盤,測方位,定方向,新校址很快確定下來。按風水學定理:寧在廟左不在廟後,寧在廟前不在廟後。正好這個地方位於兩個村的交界之處,既不占用良田,免除了鄉裏和村裏的征地、調地之苦,又免除了占地費、青苗費等花費,還照顧了兩個村子的大多數群眾的意見。真可謂是一舉三得,三全其美。
臨河鄉初中新校園在鄉長張有財書記的親自指揮下,奠基、下樁、進料,緊鑼密鼓地開始了,一切似乎都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但半年時間過去了,工程的進度明顯減緩。一開始熱熱鬧鬧的工地,已經變得冷冷清清。建築工人開始三三兩兩離開,勉強留下來的也是三天打雨兩天曬網。盡管有坐鎮指揮的鄉幹部不斷催促,但承包商沒有得到應得的款項,工人也拿不到應得的工資,還是以這種方式在消極怠工。
全鄉群眾關注的重點工程一直遲滯不前,便有好事的鄉人大代表提出質疑。鄉政府給出的答複是鄉裏財政困難,資金緊張,早已入不敷出。一方麵,群眾集資的數額並沒有預期的那樣效果明顯;另一方麵,鄉裏向縣上爭取的配套資金遲遲不能到位,鄉財政捉襟見肘,現在根本無力再拿出一分錢來建設學校。
張有財書記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上竄下跳。但他一個人著急沒有用,河陰縣財政局原來答應撥付的資金已經成為泡影。那些原來已經許諾捐資助教的一些人,態度也變得曖昧,再也不肯拿出半分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