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濟學說明,一國在工業化過程中由於資本、土地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不斷從低報酬率的部門向高報酬率的部門湧流,就會由於全要素在部門間的轉移而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較高的增長率,這是為什麼發展中經濟的增長率總是能高於發達經濟體增長率的根本原因。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GDP的年均增長率為9.4%,出現了長達25年的高增長,創造了世界奇跡,但直到目前中國仍有9億農村人口,因此仍有生產要素在部門間結構變動的巨大勢能;即便到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上升到75%時,對比發達國家5%的農業人口和東亞地區普遍高於80%的城市化率,中國的工農、城鄉結構變動還有一定空間。如果到2030年之前中國經濟可以保持年均8.5%的增長速度,則到2030年中國的GDP總值可達1058000億元,由於都市圈的人均收入水平一般會高於非都市圈,可按都市圈人口占城市人口75%、GDP占85%規劃,則都市圈的GDP總值為900000億元,20個都市圈每個45000億元。
根據發達國家一般的三次產業結構特征,到2030年中國GDP的結構可考慮為農業5%、工業40%、建築業5%、服務業50%。如果各都市圈的產業結構與全國一致,則都市圈的非農產業GDP總值都是427000億元,由於各都市圈內的耕地麵積不同,影響到農業GDP有多有少,因此有些都市圈的GDP會高於45000億元,有些則少於45000億元。
(二)20個大都市圈的空間布局規劃
到2030年中國的20個大都市圈及所包括的城市如下所示。
1.哈爾濱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萬):哈爾濱。
500萬人口城市:綏化、五常。
300萬人口城市:鐵力、尚誌、阿城、肇東、賓縣。
100萬人口城市:海倫、綏棱、明水、青岡、蘭西、木蘭、通河、方正、肇州、延壽。
2.齊大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萬):齊齊哈爾、大慶。
500萬人口城市:安達。
300萬人口城市:明水、林甸、富裕、龍江、泰來。
100萬人口城市:訥河、德都、莫力、北安、克東、依安、甘南、拜泉、林口、五大連池。
3.長吉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萬):長春、吉林。
500萬人口城市:四平。
300萬人口城市:鬆原、遼源、公主嶺、梅河口、磐石。
100萬人口城市:舒蘭、蛟河、雙遼、榆樹、德惠、扶餘、乾安、農安、長嶺、東豐。
4.沈大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萬):沈陽、大連。
500萬人口城市:鞍山。
300萬人口城市:撫順、錦州、本溪、營口、鐵嶺。
100萬人口城市:阜新、葫蘆島、遼陽、盤錦、瓦房店、海城、開原、新民、蓋縣、彰武。
5.京津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萬):北京。
中心城市(人口800萬):天津。
500萬人口城市:唐山。
300萬人口城市:保定、滄州、秦皇島、廊坊。
100萬人口城市:涿州、三河、泊頭、定州、遷安、河間、任丘、安國、霸縣、文安、唐縣。
6.石邯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萬):石家莊、邯鄲。
500萬人口城市:德州、邢台。
300萬人口城市:安陽、衡水、陽泉。
100萬人口城市:武安、辛集、沙河、南宮、新樂、柏鄉、巨鹿、清河、館陶、夏津、大名。
7.青煙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萬):青島、煙台。
500萬人口城市:威海。
300萬人口城市:日照、平度、文登、萊州、萊陽。
100萬人口城市:即墨、招遠、萊西、乳山、棲霞、海陽、蓬萊、牟平、榮成、龍口。
8.濟濰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萬):濟南、濰坊。
500萬人口城市:淄博、泰安。
300萬人口城市:濱州、東營、萊蕪。
100萬人口城市:肥城、諸城、壽光、青州、高密、章丘、安丘、沾化、惠民、沂水、曲阜。
9.鄭州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萬):鄭州。
500萬人口城市:洛陽、菏澤。
300萬人口城市:平頂山、新鄉、焦作、開封、許昌。
100萬人口城市:鶴壁、晉城、濟源、禹州、新鄭、輝縣、衛輝、沁陽、汝州、長垣。
10.徐州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萬):徐州。
500萬人口城市:濟寧、臨沂。
300萬人口城市:商丘、棗莊、淮北、宿州、亳州。
100萬人口城市:滕州、新沂、費縣、魚台、蒼山、沛縣、寧陵、碭山、邳縣、靈璧。
11.鹽連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萬):鹽城、連雲港。
500萬人口城市:宿遷、泰州。
300萬人口城市:淮安、興化、東台。
100萬人口城市:大豐、贛榆、東海、洪雲、沭陽、洪南、濱海、漣水、射陽、泗陽、洪澤。
12.駐信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萬):駐馬店、信陽。
500萬人口城市:南陽、周口。
300萬人口城市:阜陽、漯河、界首。
100萬人口城市:鄧州、項城、舞鋼、內鄉、社旗、泌陽、平輿、新蔡、羅山、固始、淮濱。
13.南京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