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部中心城市麵臨的主要問題——以西安市為例
(1)城市汙染嚴重,形成城市經濟-生態的惡性循環。西安市水源汙染來自於三個方麵: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和能源麵源汙染。其中工業廢水最為嚴重。固體廢棄物和垃圾汙染不斷加劇。
(2)城市資源短缺,嚴重製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西安是全國缺水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水源不足、汙染嚴重、城市用水量較大三個因素,造成城市水資源嚴重短缺,城市工業、城市生活與農業用水矛盾突出。
(3)城市災害困擾城市健康發展。水土流失對城市地區有很大的危害性。第一,引起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第二,造成城市排水管道係統的淤塞和江河湖水庫的淤積;第三,影響城市地基穩定性;第四,破壞水資源動態平衡;第五,增加城市建設成本和管理成本。城市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開發區建設、地下采掘、建設開挖地麵、自然流失等。
地麵沉降和地裂縫已經成為西安城市化的障礙,這一現象主要是過量開采承壓水引起水位大幅度下降,導致開采層段地層失水壓密造成的,其次是區域構造活動引起的沉降。
(4)城市輻射力弱,形成“經濟孤島”。西部特大城市、大城市稀少,城市經濟過分集中於若幹中心城市,對區域帶動作用不強,既不利於市場經濟發展,也不利於西部的城鄉一體化。西部城市建設滯後,還停留在城市形象與城市基礎建設階段,城市功能建設方麵剛剛起步,麵向腹地的貿易、信息、金融、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麵服務功能還相當薄弱。西部目前還沒有一個城市具有較強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西部中心城市經濟水平落後,與東部同等人口規模的城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2002年,西安人口703萬人,GDP為824億元;青島人口716萬人,GDP為1518億元;成都人口1028萬人,GDP為1667億元;上海人口1334萬人,GDP為5409億元;昆明人口495萬人,GDP為730億元;大連人口557萬人,GDP為1406億元。
3.中心城市類型區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以西安市為例
(1)生態經濟發展基本目標與思路。通過城市與環境係統的管理和規劃,建立現代化過程、城市化過程、環境演化過程的相互協調機製,實現生態經濟型的城市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優化城市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實現係統內各種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流量、流向上的通暢和合理。其次,城市發展和進化,不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麵,還包括社會、文化、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麵,產業、城市、資源和環境的發展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發展廣義的生態產業和環保產業,即以資源環境為約束、以保護環境為基本目標之一、以城市與環境和諧為最終目的的產業鏈和產業體係。依靠複合生態經濟係統的功能協調,促進城市增長方式由高耗、低效、高汙染的粗放型向節約、高效、低汙染的集約型轉變。
發展機製上,整體觀取代局部觀,整合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環境的、資源的戰略利益;城市化的形式上,多元化取代“單打一”,兼有城市化、郊區化、小城鎮化多種類型,以及工業引導、項目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等多種形式;發展道路上,集約型取代粗放型,包括用地、水資源、城市產業的集約化,強調質而不是量;發展目標上,生態經濟的複合目標取代單一的經濟目標,應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為檢驗的標準。
(2)“城市-環境”係統模式
1)模式結構基礎。“城市-環境”係統是一個以人為中心,以科學技術進步為核心,以城市經濟行為和環境行為關係為存在基礎,以物質、信息、能量為媒體的大係統,它包括城市係統和環境係統兩個子係統。城市係統通過對環境資源的利用、廢棄物的排放以及為環境治理提供技術、資金而影響環境係統,而環境係統則通過自然再生產過程,為城市係統提供環境資源和環境空間。
從經濟聯係的角度分析,該係統經濟活動最為頻繁,作用強度最大,產出最高。該係統可解析為城市社會經濟係統和城市自然環境係統,這兩個子係統分別通過主導經濟活動方式(工業化、城市化、用地變化)和自然要素(大氣、水、地質、土壤)產生相互作用,產生經濟效應、環境效應和社會效應。
2)西安城市-資源環境係統模式的調控對策。包括以下六個方麵。
西安市大氣汙染治理。第一,依法防汙治汙。包括汙染防治、資源利用、災害治理三個方麵,這些製度包括排汙收費製度、排汙權交易製度、“三同時”製度、清潔生產製度、環保產業政策和其他財政稅收政策。第二,注重規劃。西安市應重點作出重點汙染源的控製規劃、能源利用發展規劃、汙染企業結構調整和布局規劃等。第三,綜合治理。從能源結構改革入手:天然氣取代煤,集中供熱,明晰工業生產功能區,推廣天然氣汽車,治理尾氣。第四,重點消除汙染源。
西安市水體汙染的治理。第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實施以收費為核心的製度,包括排汙收費製度,使用者收費製度,可交易許可證製度。第二,汙染源治理與區域治理相結合。第三,加快產業結構和布局結構的調整。第四,改進生產工藝,提高治汙水平。
西安市噪聲汙染控製。第一,依據相關法規,控製環境噪聲;實行超標收費;采用技術手段限製或減少噪聲源強度。第二,科學優化布局功能區。第三,改善城市道路網絡。第四,加快城市綠化和美化步伐。
西安市固體廢棄物和垃圾汙染治理。第一,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第二,實行垃圾分類製度,加以再利用和安全處理。第三,防止廢棄物的大量產生,實行清潔生產;選擇合理的廢棄物處理係統。第四,積極建設垃圾焚燒綜合利用和複合堆肥工廠。
西安市資源利用的政策與對策。強化政府在城市土地管理中的作用。處理好土地的持續供給、高額利潤和政府財政收入、各種資源的匹配、生產和生活的關係、資源永續利用等問題。包括:①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保證城市擴展向合理、高效的方向轉變;②通過立法和製定管理條例,確保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③通過征收土地開發稅費,調節土地資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