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猛張飛怒鞭郵督(1 / 2)

“長臂兒”遣散本部兵馬,隻帶上二十幾位親隨,與關、張到安喜縣任職了。這縣尉是個不入流的武官,也就是個境內禦賊安民的差事。時值宦官專權、朝綱不振,雖說是天災兵禍,民不堪憂,但大小官吏橫征縱斂、下手不軟。劉備倒是潔身自好,與民秋毫無犯,還常到田間地頭,為民代耕。如此一來,自是贏來一片讚譽之聲。

張飛納悶了,不知這拜兄葫蘆裏裝的是啥藥。想當初,論起進爵封侯都嗤之以鼻;看現在,撈個無品薄俸都樂不閉嘴。跟著他,別說酒肉難求,還要扶犁揮鋤,這日子如何過得?這次,他多了個心眼,把關羽拉到背人處,咕嘰了一番。

關羽也大惑不解。大丈夫立世,圖個轟轟烈烈。似這般鼠目寸光、苟且偷生,豈不憋屈?於是,就與張飛商議一番,一同尋劉備,問個明白。

“長臂兒”一聽,撫掌大笑,倒弄得關、張二人麵麵相覷。他笑夠了,整衣危坐,說道:“想當年,我高祖皇帝劉邦,以亭長身份建朝傳代,憑的是啥?世人皆說他‘無賴’,誰誇他為英雄?殊不知,他乃是真英雄,偉丈夫!處鴻門,能不逃匿嗎?封蜀王,能留棧道嗎?鬥界河,能拚兵將嗎?小不忍,怎大謀?大丈夫行事,混跡於世人,當隱則隱,當彰則彰!”

這一說,關、張二人啞口無言。劉備又說道:“這天下,黃巾之亂,徒有表象;自身之亂,方為根本。現今,母黨與閹黨之鬥、朝廷與藩鎮之分,將亂天下。我這小官,上通天廷,下曉民情,豈能棄之不用?再者,成大事者,必有一德彰顯。我想好了,我為‘仁’,二弟為‘義’,三弟為‘勇’。如此一來,天下豈不手到擒來?”

關、張此刻恍如大夢初覺,茅塞頓開。二人連忙告罪,懇求多加指點。此舉正合他意,劉備也就當仁不讓。叫手下搬來大床,與二人徹夜長談。

從此,“長臂兒”與關、張食則同桌,寢則同床。這看似兄弟情義深厚,實是三位一體的改造,不再是各自並立,而是主從關係了。於是,在大庭廣眾麵前,就有了個尊卑之分。那時,劉備坐著,關、張則左右站立,伺候著。

這一日,朝廷降詔,凡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淘汰。劉備得知此事,就知這四個多月的縣尉,也做到頭了。他灰頭灰麵地回去,將事告知關、張二人。二人既知他迷戀官場,又一時覓不到可去之處,也就莫不作聲,靜觀事態變化了。

這時,督郵正好巡視到此地。這督郵官階不高,較之縣尉,也就是平起平坐。隻因是履行督察官吏的職責,猶代太守巡視一般,也就權重壓人了。

聽說他來了,劉備惦著那事,忙出城迎接。一見到他,劉備就上前施禮。督郵坐在馬上,隻擺了擺鞭子,算是回答。關、張二人見此人如此無禮,氣得青筋畢露、身子顫抖,就要發作。劉備忙伸雙臂攔住,丟個眼色,示意忍受。

到驛站後,督郵安頓下來,洗漱完畢,這才慢慢走出,命人在台階上安下一椅,自己坐下。劉備在台階下已站立了許久,見他連張座椅也不給自己備下,隻好繼續在也側站著。

許久,督郵才懶散地問道:“劉縣尉是何出身?”劉備答道:“我是中山靖王的後裔;在涿郡召集義兵,參加了剿滅黃巾的戰事,大小三十餘戰,立了些小功,因此被任此職。”督郵厲聲斥責道:“你詐稱皇親,虛報功績!現在朝廷降詔,正要淘汰這樣的濫官汙吏!”劉備知道此人是找岔的,多說有害無益,隻得連聲應著“是的,是的”,告罪退下。

回到縣衙門中,他便與縣吏商議。縣吏說道:“督郵作威,無非要賄賂罷了。”劉備回道:“我與民秋毫無犯,隻靠那點俸祿度日,哪找錢財給他呢?”

第二天,劉備早早就去驛站,求見督郵,想和他說個明白,求他高抬貴手,放過自己。督郵見他空手而來,怎肯見他?便叫手下攔住,不讓他進去;卻派人叫來縣吏,威脅他說道:“你若要保住自己,就舉告縣尉擾民,勒索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