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周亞夫:善於將兵,智勇兼備(2 / 2)

一個月後,匈奴退兵。文帝命三路軍隊撤兵,然後升周亞夫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權,負責京師的警衛。後來,文帝病重彌留之際,囑咐太子劉啟即後來的景帝說:“以後關鍵時刻可以用周亞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將軍。”文帝去世後,景帝讓周亞夫做了驃騎將軍。

智勇雙全,平七王之亂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等七國發動叛亂,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景帝於是升周亞夫為太尉,領兵平叛。

這時的叛亂軍正在猛攻梁國,但周亞夫並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戰略計劃:“楚軍素來剽悍,戰鬥力很強,如果正麵決戰,難以取勝。我打算先暫時放棄梁國,從背後斷其糧道,然後伺機再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

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到了霸上時,遇到一位名叫趙涉的士人,趙涉建議周亞夫再往右繞道進軍,以免半路受到叛軍的襲擊。周亞夫聽從了趙涉的建議,走藍田、出武關,迅速到達了洛陽,搜索之後果然抓獲了伏兵。

此時,梁國被叛軍輪番進攻,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卻派軍隊向東到達昌邑城(今山東巨野西南),堅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亞夫還是不發救兵。最後梁王寫信給景帝,景帝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但他卻暗中派軍隊截斷了叛軍的糧道,劫去了叛軍的糧食。叛軍隻好先來攻打周亞夫,但幾次挑戰,周亞夫都不出戰。時間一長,周亞夫軍營中有些軍心不穩了。

一天晚上,營中突然發生混亂,嘈雜聲連周亞夫的大帳裏都能聽見,但周亞夫始終躺在床上不動,一會兒工夫混亂自然就平息了。幾天後,叛軍大舉進攻軍營東南方向,聲勢浩大,但周亞夫卻讓部下到西北方向防禦。結果在西北方向遇到了叛軍主力的進攻,由於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很快就擊退了叛軍。

叛軍因為缺糧,最後隻好退卻,周亞夫趁機派精兵追擊,打敗了叛軍,取得了勝利。叛軍頭領劉濞的人頭也被越國人割下送來。這次平定叛亂經曆了三個月,大家紛紛稱讚周亞夫的用兵之道。平定了七王之亂,維護了西漢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

“點評”

周亞夫自幼聰慧,智謀過人;軍紀嚴整,屢立戰功。尤其在平定七國之亂中,更顯出其軍事才能,他統帥漢軍運籌帷幄,智勇雙全,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他以善於用兵、直言持正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