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自己懷著壯誌雄心,意氣風發的從家鄉走了出來,從基層小曆開始,一步一個腳印。
從九品到三品,雖說其中隻有五個大品階段,和五個小品階段的跨越,可這十個品階自己用了最少二十年,要知道這可還是處在剛剛建國的特殊時期,要是放在平常,這個二十年在翻個倍都不一定能當到!
就是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自己從黑發如雲,到漫頭白鬢,遙想當年也曾有過逆流而上的衝勁,有過浪遏飛舟激情,直到現在血氣已衰,衝動退去,平穩便能壓倒一切。
雖如此,可每次看到落葉飄零,看見春花枯敗,家鄉的一草一木便能清晰的出現在腦海中,故鄉啊!你在無意中就能牽動每一個遊子的心啊!
不過大家畢竟是政治舞台上麵掌控雷電的人物,在一輩子的政治鬥爭中早就參透得失之道,要想自己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這種思鄉之情也隻能被埋藏在政治鬥爭下。
所以說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每個你看似過的很幸福的人,在黑暗的角落裏會有不為人知的悲傷,而宋航之的這首詩,卻讓大臣心底的那一絲悲傷有了一個出泄的口子。
雖然樸實無華,但直戳人心。
端坐在上方的尹枕臉上帶著極其滿意的笑容,自顧自的喝了口酒,似笑非笑的眼神掃在宋航之的身上,冷的讓宋航之心裏直打哆嗦。
心裏一陣誹謗“自己這嶽父大人不會因為自己太過於出色而愛上自己,要和女兒上演一場爭奪自己得大戲吧?”
想著自己都笑了,看來前世受那些宮廷劇的影響,各種狗血的劇情都能湧出來,不過幸好嶽父大人沒有讀心術,要不就慘了!
楊途為了掩飾自己的窘迫,大聲的拍手稱快道“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令郎今天兩次飲酒成詩,而且都是可傳唱千古的經典,即使是在詩歌鼎盛的大元也是屬於上佳之作!”
宋航之道“剛剛之所以能飲酒成詩也有一部分氣運使然,大人過獎了。”話語很謙虛,可是臉上的笑容讓楊途怎麼看怎麼尷尬。
有時候對話的藝術就是這樣,一味的咄咄逼人反而容易使人魚死網破,而退後一步,卻更能讓人如鯁在喉,還不能先吐為快!
尤其是當著這麼多大臣的麵,剛剛才說宋航之疑似抄襲,可沒一會功夫就啪啪啪的被打臉,最痛苦的就是打完之後還要誇對方,你打的真好,力度適中,節奏感很強,律動也不錯!!!
楊途知道光是說兩句好聽的不足以把這件事的影響降下去,因為這場宴會必定隨著這兩首詩的出現而傳遍坊間,所以自己很可能充當這個故事的負麵形象的主角。
於是道“既然賢侄在詩歌造詣上如此之高,我便將我收藏多年的千璽映花筆贈送給賢侄,讓它助力賢侄,為我大崇盛世之繁華刻下不朽的詩章。也算是不埋沒這支筆的光輝!”
底下的眾位大臣心下一驚,都有點略帶質疑的看著楊丞相,還以為他說錯了話!
要知道這支筆的來曆可不小,筆身是世所罕見的雲澤盤古木打造。
有古書記載此樹需要五百年才能發芽,然後每隔一百年長一尺。其貴重程度不言而喻!
而筆頭上的筆毛相傳是一種瑞獸的毛發,其鋒利如金,其柔順如水。
最重要的乃是此筆寫出的字可是天道蘊含其中,讓字卷受天地規則加持。
這筆是大元王朝的重寶之一,自從大元被大崇推翻以後,自然就成了皇家所屬。
後因聽聞楊途之子楊曉以文入武道,是有可能突破天人限製,踏入念師之境的念道天才。王敬亭為了籠絡楊途便將此筆贈送給了楊曉。
而楊曉一旦順利踏入念師之境,其字便能突破畫卷的,以念力為引,調動萬物之力為其所控。
然常聽武道有人問鼎天下,可念師就如同水月鏡花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