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吃苦的愛情——二十幾歲時,女人打造你的潛力股(1 / 3)

嫁不了富翁也要嫁潛力股

職業生涯早期主要是指從進入組織之前的職業選擇、職業培訓到進入組織的一段時期。這一段時期一般發生在20~30歲之間,是一個人由學校走向社會、從學生轉變為員工的過程。在此階段,一個人開始擇業、擇偶的選擇,其中擇業居於首位。一個能發揮自己才能、有成長空間的職業能使一個人獲得好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基礎,它是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重要保證。

在這個時期,職業生涯管理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進入組織前的一段和進入組織之後的一段時間。進入組織之前主要以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為主,進入組織後的職業生涯管理則是雙向的,既有組織的職業生涯管理,又有自我的職業生涯管理。

進入組織之前,主要是個人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積極的準備應聘,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而進入理想的組織。在進入職業生涯之後,便開始逐漸適應新環境、新崗位,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經驗和能力是否適合新崗位的需要,逐漸融入組織,在組織中建立自己的地位。對於一個跳槽者來說,則不涉及到進入職業前的準備問題,主要是適應新單位的文化,慢慢地確立自己的聲望和地位。

職業生涯早期發展的特點

職業生涯早期階段,員工處於青年時期,逐漸成熟,這一階段無論從個人生物周期、社會家庭周期還是從生命周期來看,其任務都比較單純、簡單,個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企業裏適應企業,學會好好的工作。職業生涯早期的特點是個人進行職業生涯管理的基礎,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職業生涯早期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員工的個人特征:

這時的員工剛進入職場,具有一種新鮮感,並且具有很強的上進心,在各方麵都嚴格要求自己,內心潛在的力量在不斷地推動著他們前進和發展。由於年輕氣盛,過分的自信導致在工作中難免表現出浮躁和衝動,比如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可能會怨天尤人;有時候也可能會因為過度的自以為是而與他人意見不合,從而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懷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職場新人開始了職場的拚搏生涯。漸漸地,他們開始適應環境,工作經驗也越來越豐富,自信心不斷增強,一展雄才的壯誌也在心中不斷地升騰。

除了在事業上的拚搏,職業生涯早期的員工開始組建家庭,逐步學習調適家庭關係的能力,承擔著家庭責任。職業生涯的初期,員工處於尋找自己未來的伴侶、由單身轉向組建家庭或成家後有第一個子女的時期。成家之前,沒有什麼負擔;成家之後,就要不可避免地處理同愛人的關係,承擔起撫養子女的責任,此時員工的家庭觀念也隨之增強。家庭生活難免會發生衝突,為了緩和並化解家庭矛盾,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員工逐步學會與配偶相處,照顧孩子,協調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關係。

另外,從心理方麵來看,職業生涯早期的員工主要解決依賴與獨立的矛盾。初涉職場,獨立擔當某種重要的崗位的責任的機會比較少,常常處於配合、從屬於有經驗的人的地位,有一定的依賴性。但是,依賴是獨立的前提,當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積累之後,工作經驗和能力都會有所提高,這時就應該尋求獨立,否則,一味的依賴會成為職業生涯發展的絆腳石。

2.職業發展情況

員工在進入自己向往的職業領域之後,開始接觸職業生涯領域的知識、技能、並逐步嚐試在所確立的職業生涯領域積累知識和經驗。這個時期也是職業適應和職業探索的時期,因為員工剛進入組織,對組織環境和組織文化都很陌生,需要不斷的適應,不斷的學習,如果覺得不合適,就需要做一些調整和改變。

職業生涯早期的問題

職業生涯的早期,也是職業生涯發展關鍵的一段時期。這一時期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進入合適的組織並迅速適應組織的發展是關鍵。如果一個人能在職業進入前期很好的把握自我,認識自我,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和組織,那麼就會為以後的發展開辟出一條陽光大道。在職業生涯早期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職業選擇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且可能不僅一個,有時候還可能會發生變化。年少時,我們想當英雄,想當科學家,長大後相當作家、企業家等。但並不是所有的夢想都可以實現,在選擇職業時,我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愛好、特長等方麵來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職業價值觀主要決定行為的方向,職業興趣和職業能力則是維持一個人對職業永遠投入不知疲憊的保證。如果一個人不喜歡和人交際,那麼安排他從事銷售、公關、人事等方麵的工作時,他就很難積極主動地與人溝通,也不能在工作領域內堅持下去並取得成就。

此外,在進行職業選擇時,社會因素也不可忽視。一個人可以把握自己,但卻不能操縱社會。由於在學生時代很少接觸現實,因此一個人的職業目標往往是理想化了的。真正走向社會之後,才會發現社會提供的選擇和機會自己並不願意接納,而自己想從事的自己喜歡的職業卻不一定有機會從事。這種矛盾和衝突在現實中確實存在,如何處理這種矛盾成為許多人麵臨的難題。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個人可以綜合考慮個人的理想、自身條件和社會實際,做出自己的選擇,在選擇之前要對自己說:“不後悔!”

2.確立職業生涯目標

要想在自己的職業道路上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天空,就要選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要考慮自我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自我因素主要是認識自我,這在本書的前麵已有敘述,在此不再重複。下麵主要講一下對外部因素的認識。

首先,要對社會的宏觀發展趨勢有基本的認識。比如,自己所選擇的職業在將來社會中會有怎樣的發展;政府的政策和技術的創新會對職業產生怎樣的影響;社會熱門職業的需求情況以及發展前景等。

其次,要對自己即將進入的企業的外部環境進行分析。包括該企業所從事的行業的發展狀況及前景;本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和發展趨勢、競爭能力等。如:IT行業就要分析目前行業中的競爭狀況、發展趨勢和市場的空間等;房地產行業就要分析發展狀況、競爭力和國家政策可能對其產生的影響等。

當然,分析完企業的外部環境之後,還要對企業內部的情況進行了解,以確定自己在企業中的發展空間。比如企業領導人的個性和潛能;企業文化和規章製度,特別是企業的人力資源方麵的規劃是否完善;企業的福利製度以及企業的組織發展狀況及自身是否擁有職務晉升的機會等。

3.個人與組織文化衝突問題

組織在挑選員工的時候,價值觀和能力與組織的要求相符合的人就會入選,如果選擇的雙方都沒有意見,那麼這些新員工很快地就會融入組織這個大家庭之中,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如果員工發現自己的價值觀與組織所宣傳的價值觀或自己感受到的價值觀發生衝突,產生摩擦,就需要組織或個人之中的某一方做出讓步,即進行工作調適,如果調適失敗,個人可能就會離開組織。

工作調適是員工與組織之間進行的利益交換,也是各取所需的過程。員工以工作能力來換取工資、有趣的工作和認可等物質和精神的需要,而組織則以提供工資、工作條件、合作者、管理等來獲得令人滿意的工作者。如果雙方的交換不是協同變化的,就會有一方不滿,這就需要雙方或其中一方做出工作調適。在工作調適中,個人對不滿意的容忍態度、調適行為的靈活性和堅持性對調適的成敗起著重要的作用。員工與組織相互適應的結果,會使員工與組織出現相互的接納。

4.個人與群體適應問題

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初次進入企業時的組織階段是員工最需要企業將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情況加以考慮的時期。這一時期由於新員工對企業還不是很了解,與上司和同事之間還不熟悉,處於適應的階段。所以個人與群體之間容易出現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新員工難以得到信任和重用

新員工剛進入企業,對企業的人員和環境都不了解,企業對員工也缺乏足夠的認識,所以領導不會把重要的任務交給新員工,也不會立刻就把他安排在重要的崗位上。但新員工卻難以接受這種現實,因為這一時期的員工對自己有較高的期望,麵對毫無挑戰且枯燥乏味的工作自然就會感到很失落。

比如,一個剛畢業的工商管理碩士,可能滿懷信心地想尋找一份自己期望已久的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並希望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很好地用在工作中,一展自己的才華。然而,事實卻並非如他想象的那樣。他會失望地發現,自己被安排在一個並不重要更不顯眼的位置上。剛開始時,他會鼓勵自己努力,告訴自己這是老板在考驗自己,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達到數月、一年甚至更長,那麼這位管理碩士就會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這種感覺會大大地消減其工作的積極性,對他們的自信心也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這個時候也許會考慮跳槽。

(2)組織成員對新成員往往會產生抵觸心理,懷有偏見或嫉妒。

由於時代、年齡和經曆等方麵的原因,企業中的老員工不是很容易接納新員工,往往認為他們書生意氣、沒有經驗還喜歡好高騖遠、不腳踏實地等。這種看法有一定的事實根據,但又有很大的片麵性。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新員工進入企業的時候,可能因為受過良好的教育且年輕有為,所以拿的工資比老員工或者是上司還多,這樣對上司和老員工來說就是一個威脅。他們會在內心產生一種嫉妒心理,從而排斥新員工。

以上的這些問題不僅會對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造成阻礙,造成企業人力資源投資的巨大浪費,還會使人才流失或者被埋沒,對組織文化造成破壞。

職業生涯早期管理

職業生涯的早期管理同樣可以從組織和個人兩個角度來考慮,這裏主要介紹一下個人自我職業生涯管理。

1.進入職業之前需要做好思想準備

在進入職業生涯之前,做好思想準備工作十分重要。要有自己選定的職業取得成功所必須的態度和價值觀,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

首先,要對企業進行積極的認知和理解,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接受企業的文化。

其次,要培養積極的情感,不管對企業是怎樣的一種感覺,當你融入其中的時候,都要以飽滿的熱情來工作,這也是事業成功的一個法寶。

另外,還要樹立積極的意向和正確的價值觀。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和職業所在的工作單位,就要從內心真正地接受。任何企業和職業的好壞都不是絕對的和不可改變的。對於自己所選擇的職業,要認識到它對自己的重要性,要充滿信心,隻有兢兢業業努力工作,做出自己的成績,才會有發展的前景。

在進入組織之前做好思想準備工作,培養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有助於個人更好地接受組織文化和組織價值觀,及時融入組織團隊,促進個人職業目標的實現。

因此,要在態度上積極認知,培養積極的情感,樹立積極的意向;在價值觀上要真心接受所選職業,充分認識所選職業的重要性,形成個人積極向上的價值係統。

2.進入組織後,熟悉工作環境,形成良好印象

第一次交往所形成的印象會對人的態度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如果對某人的第一印象好,這個好的印象就會維持很長時間,並影響對此人以後行為的認知。如果對一個人的印象不佳,往往會對此人以後的言行舉止產生偏見。因此,新員工在進入一個新的組織之後一定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形象,否則會影響到自己今後的發展。

通常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要適當地講究著裝;第二,要有時間觀念;第三,盡快熟悉工作,明確崗位責任,爭取出色地完成第一件任務;第四,積極利用非正式場合熟悉周圍的員工;第五,不斷總結,改進工作;第六,注意交往的技巧;第七,熟悉企業的文化、製度和發展策略等。

3.掌握職業技能,學會如何工作

掌握職業技能,提高工作能力是新員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包括:

第一,弄清崗位職責,明確工作任務。在接受每項具體工作時,都要向企業問清楚:個人承擔的是什麼工作任務,任務的目標和要求,要求完成任務的時間等。

第二,要克服依賴心理,自己積極主動地工作。有些新員工在進入企業工作之後,往往帶有一定的依賴性,總希望老板或者同事給自己指導和照顧。有些員工還會把在工作中得不到指導,看作是上司不稱職,對自己不友好,從而產生抱怨心理。其實,企業中的每個人都承擔自己的工作職責,新員工應當學會自主地開展工作,明確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認真工作,這樣才能夠有所收獲,盡快成長。

第三,從小事做起,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剛進入企業的新員工,其工作表現的好壞對未來的發展影響較大。如果新員工給企業的第一印象不好,以後再想扭轉就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有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對於工作中的小事不屑一顧,從而給人不踏實、不賣力的印象,因此可能就會失去發展自我的機會。

4.適應組織環境,學會與人相處

新員工進入企業之後,要想盡快融入企業就必然要經曆一個適應環境的過程。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有些學生氣,很少能很快就適應環境的。要想適應組織環境,和同事友好相處,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麵的問題:

第一,要接受企業現實的人際關係。任何已經存在的企業都有一定的人際關係和人際結構,甚至還存在複雜的人際氛圍。有喜歡搬弄是非的人,有喜歡結幫派的人,還有防礙他人進步的人等等。麵對這種情況,新員工要有正確的態度,學會客觀對待,不要卷入人際關係的是是非非之中,要學會把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智慧用在工作上,不然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還不會有好結果。

第二,要尊重上司,學會與上司融洽合作。一個剛剛結束了學校生活的新員工,進入工作崗位之後,要盡快完成從學生到雇員的角色轉換,認識上司管自己是應該的,同時還要學會接受不同性格類型的上司。不要表現出不滿意、瞧不起、不在乎等情緒,而是要針對性格特點,與其融洽相處。

作為一名新員工,一定要有虛心學習的態度,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要多向同事請教,不要自以為是,但同時還要有獨立性,主動解決工作中麵臨的問題,不要事事依靠他人。

第三,尋找個人在企業中的位置,建立心理認同。新員工進入企業之後,對自己進行恰當合理的定位對爭取上司的認可和同事的接受有著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被分配到一個工作團隊,並明確承擔本團隊的任務,那麼就必須學會使自己的需要和才幹與該團隊的要求相結合,學會與團隊成員和睦相處,團結合作。

5.正確麵對困難,努力提高自己

對於剛工作的新員工來說,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障礙是在所難免的,這時候不要驚慌,也不要退卻,要擺正自己的心態,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解決問題。

麵對困難和障礙,不能逃避,更不能萎縮不前。一個人的能力、各方麵的素質以及進取心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麵對困難的時候,要學會在困境中崛起,不斷地提高自我。

6.找準目標,少走彎路

“人生沒有輪回的季節”,走過的路是無法回頭的。一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努力目標,不考慮自身的特點,總是跟在別人的身後走或者總在變換自己的目標,那麼一生的寶貴時光都要在摸索中度過,最後很可能一事無成。因此一定要盡早地給自己定位,確定自己的前進方向。

女人要給男人一個奮鬥的緩衝期

職業生涯中期階段是一個時間長、富於變化,既有可能獲得職業生涯的成功又有可能出現職業生涯危機的階段。它作為人生最漫長、最重要的時期,其特殊的生理和家庭特征使其職業生涯發展麵臨特定的問題和任務。

職業生涯發展中期主要由兩種方法來界定。一是根據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狀況來區分,即從立業到退休的一段時期;二是根據年齡來劃分,即30~50歲。第一種分類比較多地考慮了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狀況,如果職業生涯前期發展不是十分順利,比如職業探索的時間長、經常轉換職業,可能在40歲左右還沒有找到自己終身努力的職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那麼他的中期職業生涯時間就會推遲;如果發展基本順利,就與第二種分類的時間差不多;如果發展很順利的話,那麼中期職業生涯發展階段可能會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