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我們按照年齡的標準來劃分職業生涯,原因在於按照職業生涯發展狀況來決定職業生涯中期,時間段的差異比較大。
職業生涯中期特點
職業生涯發展中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時期,在這一階段,職業生涯周期處於發展和提升的時期,並逐步達到高峰;家庭周期由組建家庭到生育、培養子女直至子女成家立業;而生物周期則由精力旺盛到逐漸衰弱。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的特點:
1.職業生涯中期階段的個人特征
職業生涯中期是個體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階段,也是個人職業生涯周期中最重要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個人的生命周期和心理素質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並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
(1)個人能力和職業生涯特征
雖然每個人的能力和職業生涯發展狀況各不相同,但也表現出一定的特征。具體表現為:
①職業能力穩步提升並逐漸成熟。在職業生涯中期階段,雇員的職業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各方麵都逐漸趨於成熟。
這時的員工已經到了中年,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成熟定性,絕大多數人的事業心、責任心增強,逐步形成了沉穩、踏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此外,處理人際關係和各種事情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趨於成熟。
②創造力旺盛,工作業績突出。在職業生涯中期,員工在企業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地位,一般都是作為骨幹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此時,個人也具備了創造一番輝煌業績的潛在的實力。一方麵源於工作的經驗積累和能力的增強,另外一方麵則源於自身的個性和能力創造性地發揮。因此,在職業生涯中期,正是個人創造力最強、工作卓有成效並不斷創造輝煌的時期。
③職業發展軌跡呈倒“U”型。
職業生涯中期長達20多年的時間,在中期的初始階段,職業發展軌跡呈現由低到高逐步上升的趨勢,在職業生涯中期的中間段出現職業頂峰,經過輝煌的職業高峰之後,職業軌跡就會呈現下降的趨勢,整個過程呈現為一個倒“U”型的曲線形狀。不同人的曲線也是各有差別:事業成功,大有作為的人的曲線頂峰平而長;但事業的成功隻是曇花一現的人,其形狀如山峰,峰高尖頂;事業發展平平的人,曲線低而平緩,無明顯突出。
(2)個人總體生命空間特征
職業生涯中期處於三個生命周期完全重疊的時期。人的生物周期貫穿人的一生、職業生涯周期從20歲左右開始到60歲(或更長)結束、家庭生命周期則從20歲左右開始貫穿人的後半生。如果從30歲開始算起,到50歲為職業生涯的中期,那麼三者重疊的時間長達20年,相比之下,職業生涯的其他發展階段三者重疊的時間則相對較短。
①職業生涯中期的生物社會周期運行任務繁重。麵對工作、婚姻家庭狀況和自己所承擔的財務、教育子女和其他方麵的責任,他需要重新審視、評估自己;重新確立目標,進行職業自我發展的重新選擇,管理家庭和職業要求之間的衝突。
②家庭生命周期在這一階段也發生顯著的變化,伴隨著產生一些新的問題,需要承擔新的責任。職業生涯中期由單身變為有家庭和子女,並且子女也開始長大成人,此時的家庭關係較為複雜,任務重,既要學會擔當家庭責任,處理好同配偶、子女的關係,又要撫養、教育子女,為子女的將來做好打算。
③職業中期階段個人職業生涯運行和發展任務重。在職業生涯中期階段,職業發展呈現複雜化和多元化特征,既要想方設法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保持領先地位,以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獲取更多的報酬和地位,又要麵對職業生涯中期的危機,職業發展任務繁重。30歲左右,人的精力還比較旺盛,職業發展處於上升時期;在40歲左右,職業發展將會到達頂峰,這是人的生物周期所能承受的。如果40歲左右,職業發展還沒有達到頂點,還在不斷地努力,那麼精力可能會跟不上,這時如果生活和工作的節奏調節得不夠好,就可能會出現重大的疾病。
人的三個生命周期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既有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正麵作用,又有相互矛盾、相互製約的負麵作用。在職業生涯中期階段,這三個生命周期之間在運行過程中的互相推動和促進的作用也很大。
在職業生涯和家庭方麵,由於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容易產生工作和家庭衝突。特別是在子女上小學或者中學的時候,這種衝突比較嚴重。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很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在繁忙的工作之後,還要回家做大量的家務、照顧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而且,有時候,可能還要把工作帶到家裏或者在下班之後去參加一些培訓,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這樣在家庭、工作之間就會產生矛盾和衝突,有時候很令人頭疼。特別是當有一些特殊事件發生時,比如子女生病、父母生病或夫妻的一方由於出差等原因不在家時,都會出現忙得暈頭轉向、恨不得自己有分身術的現象。
(3)個人的心理特征
職業生涯發展中期由於工作狀況和家庭狀況的變化,個人的心態也發生了不同於職業生涯早期的一係列變化。
①職業認同感遭到衝擊,同時感到職業機會有限。進入職業生涯中期,特別是人到中年以後,開始麵臨夢想和現實成就之間的衝突,青春期曾發生的選擇職業和生活道路時的矛盾再度出現。隨著子女逐漸長大成人,自己對昔日的職業選擇開始產生懷疑和困惑,甚至是焦慮和不滿。此外,父母和子女之間存在著代溝,子女對父母的價值觀和所取得的成就未必認同,有的甚至不屑一顧,這樣就會加重他們對自己職業生涯的不滿和疑慮。這些感情和心理的變化會給中年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一部分人會對自己的工作進行重新的評估,如果個人的認同要素和需要從未得到滿足,他就會毅然去尋找新的職業,探索新的發展空間。
同時,人到中年會逐漸意識到職業機會隨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受到限製,個人更加難以做出職業選擇,從而產生焦慮不安的情形。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因為金字塔式的職位結構的存在,越向上路越窄,職位越少,所以正在攀登的人或專業技術水平在達到一定程度的人會感到發展道路遭到阻塞,產生焦急與憂慮;第二:平日工作平穩,但出於某種變化,有調換職位的欲望,但由於自身的年齡和經曆等原因,無法找到新的職業崗位,實現職業轉換的願望。
②家庭結構和內部關係改變。
人到中年,孩子長大成人並離開家庭,家庭角色結構出現明顯的變化:子女不在需要照顧,充當撫育子女任務的父母角色消失;“空巢”家庭下的夫妻兩個人開始重新處理彼此的關係;飲食、娛樂和休閑活動等的安排也會有所改變;不再需要支付給子女養育和教育費用,家庭負擔減輕,休閑支出增加。
這時候,還要處理好與父母的關係。如果夫妻雙方關於對贍養父母、解決父母困難等問題產生分歧,就會引起家庭關係和感情上的混亂。
③因為時間的有限,生命的短暫而產生心理變化
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和職業生涯中期的初始階段,人們往往尚未從感情上意識到時間和生命的有限,覺得自己有充裕的時間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的夢想。在進入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的中後期時,開始意識到個人學習和能力正在下降,感到力不從心,總覺得沒有時間和精力完成自己夢寐以求的事,從而感到抑鬱,心理負擔較重。
從職業生涯中期的發展特點可以看出,職業生涯發展中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職業生涯發展機會的減少,而個人的發展願望不能得到滿足,組織成為個人發展的瓶頸;個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的發展產生困惑,或探索新的職業領域,或繼續過平庸的生活;在職業生涯上升時期,家庭需要投入,從而產生個人與家庭的衝突;工作壓力大,身心健康容易受損。
1.職業中期危機問題
職業生涯中期階段,正值複雜人生的關鍵時期,由於個人三個生命周期的交叉運行,麵臨諸多的問題,導致某些員工職業問題的存在,形成所謂的“職業生涯中期危機”。這些危機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1)缺乏明確的組織認同和個人職業認同。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放棄工作,轉向更多地關注工作之外的自我發展和自己的家庭。二是對工作本身失去了“反應”,其積極性、興奮點、注意力已不在工作上,而是放在了組織福利獎酬上,例如對報酬、津貼、安全等問題的計較等。
(2)現實與職業理想不一致。有些人在職業發展中期會陷入一種自我矛盾之中,因為其現實職業發展同早期的職業目標、職業理想不相一致,表現為:一種是雖然從事自己理想的職業,然而並未取得自己所期望的成就;另外一種情況是職業錨完全不同於最初的設想,與抱負相比,更需要職業以外的其他東西來彌補。
(3)職業工作發生急劇轉折或下滑。
在職業生涯中期,特別是人到中年以後,每個人不可避免地要承擔孩子的生命周期運行的繁重的任務,產生中年期的各種矛盾和心理變化;不少人還麵臨工作不順心、無成就感、現實與理想矛盾的情境;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地對待和處理這些複雜的情況與變化,必然會產生職業工作的急劇轉折與滑坡。
2.職業生涯發展的瓶頸問題
職業生涯發展的瓶頸首先來自組織結構的製約。組織對各類人員的需求量不同,初級層次的人員較多,中間層次次之,高級層次的需求相對較少。由於對初、中、高級人才的需求呈現金字塔形,初期和中期的競爭可能不是十分激烈,但爭取高級職位就比較困難。有些人由於缺乏競爭力,對未來的前途感到迷茫。
3.組織成熟度本身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製約因素
在組織的開拓時期,由於事業發展較快,不斷需要人才配合,所以個人發展的機會也比較多;但當事業發展走向成熟期的時候,新的崗位增加緩慢,老的崗位基本已經被老員工占據,除非由於退休、離職或者其他特殊原因空出來,因此導致晉升的機會非常少,個人發展困難。
4.工作與家庭的衝突問題
職業生涯中期,是家庭、工作和生物生命周期相互作用最強烈的階段。處於這一階段的員工,基本上都有了家庭和孩子,孩子的教育、撫養是員工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工作;同時,這時也是事業上升的時期,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對企業做出貢獻;但此時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開始下降,有時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
5.精神壓力過大,健康狀況不佳
職業生涯中期是個人發展的相對頂點,處於事業的探索階段,在工作上比較熟練,但同時因為這個階段處於人生的中年時期,一個人的身體開始下降,所以工作負擔相對比較重。此外,這個時期員工的子女在中小學階段,升學壓力比較大,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來照顧。伴隨著照顧孩子這個責任的,還有贍養自己的父母。
由此可見,中年是人生最勞累的階段,事業發展、子女教育、父母贍養都需要精力,如果不能妥善地處理這些事物,往往容易出現身體疾病。有關調查顯示:許多老年性疾病開始提前,如高血壓、高血脂、偏頭痛等等都在35~40歲的人身上發現。據有關專家研究發現:35歲以前是健康期,35~45歲為疾病形成期,45~55歲為疾病爆發期,而65歲以後則為相對安全期。
職業生涯中期,各種問題和矛盾集中,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就會成為職業生涯發展的致命傷害。這一時期,個人要克服職業生涯中期所發生的職業問題,應付人到中年時麵臨的生命周期的變化,擔負起階段性的特定的管理任務。在這一時期,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製定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管理措施,具有特殊意義。
1.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樂觀的心態
諸多的問題和生命周期運行的變化,成為人在中年時期一個關鍵的時刻和轉折點。對於有信心和把握獲得晉升和發展的人來講,他們充滿鬥誌,幹勁十足。將來有可能進入高層領導職位,成為職業中的穩定貢獻者。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年雇員,由於麵臨家庭和職業生涯中期危機,不想也不願意對工作投入太多。少數人因為職業發展遇到困難和問題較多,以至於失望、沉淪,開始走下坡路。後麵的兩種情況對個人、家庭和企業都十分的不利。
職業中期會產生諸多問題,給個人造成巨大的壓力,但同時也提供了前進的動力和機遇。如果能夠正確地控製自己的感情,正視客觀事實,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就會走過危機,同時還會為自己新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適當考慮降低職業生涯目標
年輕的時候,我們有過許多的夢想和追求,但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夢想隻能深藏在心裏或是如星星一樣高掛在天上,我們無法實現它們。這對於一個人來說可能是個遺憾,對組織來說可能也是個損失。但如果組織措施得力,個人也努力了,目標還是實現不了,那就是個人的能力問題。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能用社會精英的標準來苛求自己。人到中年應該以更加實際的態度來對待自己,調整自己的職業目標,以更加豁達的眼光來對待自己的稟賦。如果我們製定的目標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的,就不會生活在挫折的陰影裏,而是擁有成就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獲得職業生涯的成功,所以,要考慮適當降低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
3.麵臨新的職業與職業角色選擇決策
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每個人都經曆了較長時間的職業工作,同時也麵臨著新的職業角色選擇,這時個人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生活目標和價值觀,以便取得一種更穩定整合和生活結構,擺脫以往的角色模式或壓力,選擇新的角色。如果組織缺乏合適的機會和崗位,而員工個人又有能力,就可以考慮尋求新的發展機會。這時員工需要重新複習或學習有關求職的技巧,可以廣泛地收集職位空缺信息,撰寫履曆表。
4.協調好三個生命周期
在職業生涯中期,每個人都麵臨著來自職業生涯周期、家庭周期和個人生物周期的生命周期問題。這三個生命周期相互影響、相互製約,因此,解決職業生涯中期的問題,正確處理三個生命周期運作之間的關係,求得三者的適當均衡,是這一階段的雇員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可以從兩個方麵著手來實現這個任務:
(1)重新評估自我。
包括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錨和貢獻區,真實地看待自己的職業才幹、表現和業績,重新思考自己的成功標準和目標定位等。
(2)對今後的人生重新定位。
決策職業工作、家庭生活和自我發展三者的運作模式。以自我重新評估和再認識的結果為基礎和前提,對今後如何參加工作,如何適應家庭生活,如何自我取向的活動做出決策。雖然這種決策不一定是永久性的,然而,它將代表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確認。
因為職業生涯的三個生命周期本身運行就存在著矛盾,因此做出決策、做好決策是十分困難的,往往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形。因此在進行職業生涯發展決策時,要懂得“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形,這是必然的,可以根據自我評估和再認識後的需求,綜合考慮各方麵的因素,妥善處理工作、家庭和自我發展三者的關係,求得三個區間的適當均衡。
5.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知識經濟的社會,一個人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生存據需要淵博的知識作為後盾。
在知識界,許多中青年學者利用各種機會重新學習知識,有的老同學變成了師生,有的師生則變成了同學。這種發展態勢使人們不斷地更新知識,轉變觀念,為提高自己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代社會的競爭很激烈,隻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不斷地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那些整天混日子,不思進取的人,最後隻能在競爭中被淘汰。而那些不斷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人,便會成為職場中的常青樹,事業保持永遠的旺盛態勢。
6.注意身心保健
由於三個生命周期的影響,中年時期是人的一生中負擔相對比較重的時期,所以對於健康就應該特別注意。如果不注意身心健康,就會失去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家庭事業都會受到影響。麵對巨大的生活壓力,中年人應該學會調節自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開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