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到達遠方。窮深:窮盡深處。
交庶物:交換各種貨物。
載仰:依賴。取給:取得給養。
【譯文】
大夫說:“管子說過:‘國家有肥沃原野的豐饒,而民眾卻不能吃飽,原因是農具器械不完備。國家有山林河海的貨物,而民眾卻沒有錢財,原因是商業和工匠不完備。’隴西郡、蜀郡的朱砂、油漆、旄牛尾、鳥羽,荊州、揚州的皮革、獸骨、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竹子、箭竹,燕、齊的魚、鹽、毛氈、皮襖,兗州、豫州的油漆、絲綢、細葛布、紵麻布,這些都是養育生者、葬送死者的必需品,要依靠商人來搞活流通,依靠工匠製成器具。因此上古聖人製作了舟船、船槳,通行於大川河穀,駕馭牛馬,到達丘陵平原;到達遠方,窮盡深處,用來交換各種貨物,從而便利百姓。所以,已故武帝設立鹽鐵官員,以便滿足農業生產之用,開創均輸來滿足民眾對財物的需求。鹽鐵官營和均輸政策,為萬民所依賴,是民眾取得給養的來源。廢除它們,是不妥當的。”
文學曰:“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工商盛而本業荒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不務民用而淫巧眾也。故川源不能實漏卮,山海不能贍溪壑。是以盤庚萃居,舜藏黃金,高帝禁商賈不得仕宦,所以遏貪鄙之俗,而醇至誠之風也。排困市井,防塞利門,而民猶為非也,況上之為利乎?《傳》曰:‘諸侯好利則大夫鄙,大夫鄙則士貪,士貪則庶人盜。’是開利孔為民罪梯也。”
【注釋】
本業荒:農業荒廢。
淫巧眾:過於精巧的奢侈品太多。
川源:大河的水源。漏卮:漏酒杯。
贍溪壑:填不滿溪穀溝壑。
盤庚萃居:盤庚聚眾而居。盤庚,第二十代商王,由奄遷殷。
舜藏黃金:《淮南子·泰族訓》:“故舜深藏黃金於嶄岩之山,所以塞貪鄙之心也。”舜,上古五帝之一。
高帝禁商賈不得仕宦:《史記·平準書》:“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孝惠、高後時,為天下初定,複弛商賈之律,然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高帝,漢高祖劉邦。
醇:淳化。
排困:排斥,抑製。市井:本指市場,這裏指商人。
防塞利門:堵塞求利的門路。
諸侯好利則大夫鄙,大夫鄙則士貪,士貪則庶人盜:《說苑·貴德》:“故天子好利則諸侯貪,諸侯貪則大夫鄙,大夫鄙則庶人盜。”傳,解釋經典的書。鄙,貪鄙。庶人,老百姓。
開利孔:打開求利洞口。為民罪梯:為民眾設置犯罪的階梯。
【譯文】
文學說:“國家有肥沃原野的豐饒而民眾卻吃不飽的原因,是工商業興盛而農業荒廢;國家有山林河海的貨物而民眾卻錢財不足的原因,是不追求民眾實用,過於精巧的奢侈品太多。因此大河裝不滿漏酒杯,山海貨物填不滿溪穀溝壑。因而商王盤庚聚民而居,帝舜深藏黃金,高祖皇帝禁止商人做官,都是用來遏止貪婪卑鄙風俗,培養最為誠實的民風。排斥市井商賈,堵塞利益之門,而民眾尚且為非作歹,何況在上位的官員親身牟利呢?傳記說:‘如果諸侯愛好利益,那麼大夫就會貪鄙;如果大夫貪鄙,那麼士人就會貪婪;如果士人貪婪,那麼庶人就會偷盜。’這是打開求利洞口,為民眾設置犯罪的階梯。”
大夫曰:“往者,郡國諸侯各以其方物貢輸,往來煩雜,物多苦惡,或不償其費。故郡國置輸官以相給運,而便遠方之貢,故曰均輸。開委府於京師,以籠貨物。賤即買,貴則賣。是以縣官不失實,商賈無所貿利,故曰平準。平準則民不失職,均輸則民齊勞逸。故平準、均輸,所以平萬物而便百姓,非開利孔而為民罪梯者也。”
【注釋】
方物:地方特產。貢輸:進貢運輸到京師。
苦惡:質量低劣。
不償其費:不夠支付運輸費用。
置輸官:設置均輸官員。相給運:相互供給運送。
委府:儲積物資的倉庫。
籠:統一由國家掌管。
縣官:朝廷,官府。實:實物。
貿利:牟取暴利。
平準:平衡物價。漢代實施平準政策,朝廷設置平準官,貨物市價低了就買進,市價太高就拋出存貨以降低市價,商人不得牟取暴利。
失職:失業,失所。
齊勞逸:均衡勞逸。
平萬物:平抑各種物價。
【譯文】
大夫說:“以前,各郡和諸侯國諸侯都以其地方特產向中央王朝進貢運輸,你往我來,十分麻煩雜亂,貨物大多質量低劣,有些貨物價值甚至不夠支付運輸費用。因此各郡和諸侯國設置運輸官員,以便相互供給運送,而有利於遠方的進貢,因此叫做‘均輸’。在首都開設倉庫,以便於統一掌管天下貨物。物價便宜就買進,物價昂貴就賣出。所以朝廷掌管實物,商賈無法從中牟取暴利,因此叫做‘平準’。推行平準政策,民眾就不會失職;實施均輸,民眾就會均衡勞逸。因此推行平準、均輸政策,是用來平抑各種貨物價格而便利百姓,並不是打開求利洞口,為民眾設置犯罪的階梯。”
文學曰:“古者之賦稅於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農人納其獲,女工效其功。今釋其所有,責其所無。百姓賤賣貨物,以便上求。間者,郡國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難,與之為市。吏之所入,非獨齊、阿之縑,蜀、漢之布也,亦民間之所為耳。行奸賣平,農民重苦,女工再稅,未見輸之均也。縣官猥發,闔門擅市,則萬物並收。萬物並收,則物騰躍。騰躍,則商賈侔利。自市,則吏容奸。豪吏富商積貨儲物以待其急,輕賈奸吏收賤以取貴,未見準之平也。蓋古之均輸,所以齊勞逸而便貢輸,非以為利而賈萬物也。”
【注釋】
賦稅:征稅。
因:依據。工:工巧,擅長。
拙:不擅長。
獲:農產品。
女工:婦女。效:呈現。功:紡織品或手工製品。
便:滿足。上求:官府需求。
間者:近來。
布:布匹。絮:棉絮。
恣留難:任意刁難。
與之為市:與他們做交易。
入:征收。
阿:今山東東阿。原作“陶”,據洪頤煊說校改。齊、阿是盛產絲綢之地。縑:細絹。
漢:今陝西漢中一帶地區。布:麻布。
民間之所為:指民間生產的其他產品。
行奸:用欺詐的手段。賣平:低價收購。
重苦:遭受雙重痛苦。賤賣自家的貨物,以滿足官府需求,這是一重痛苦;官府低價收購,這是二重痛苦。
再稅:再次納稅。
猥發:亂發號令。
闔門擅市:關閉城門,壟斷市場。
萬物並收:各種貨物都收購。
騰躍:飛漲。
侔:謀取。
自市:官吏自己經商。
容奸:包容奸商。
吏:原作“而”,據王利器說校改。急:指市場缺貨。
輕賈:不法商人。奸吏:狡猾官吏。
古之均輸:均輸是西漢經濟政策,古代沒有均輸。
賈:倒賣。
【譯文】
文學說:“古時候向民眾征稅,是根據他們所擅長生產的產品進行征收,不強征他們所不擅長生產的產品。農民交納農產品,婦女交納紡織品或手工製品。如今官府不去征收他們擅長生產的產品,卻強征他們所沒有的產品。為此老百姓隻好賤賣自家的貨物,以滿足官府需求。近來,有的郡和諸侯國命令民眾製作布匹棉絮,官吏肆意刁難,與他們做交易。官吏所征收的產品,不僅有齊、阿的細絹,蜀、漢的麻布,也包括民間所生產的其他產品。官吏用欺詐的手段低價買進民眾產品,農民遭受雙重痛苦,女工再次交稅,我們沒有看到官府運輸帶來什麼平均的好處。官府亂發號令,關閉城門,壟斷市場,各種貨物都要收購。各種貨物都收購,就導致物價飛漲。物價飛漲,就使商人牟取暴利。官吏自己經營,就會使官吏包容奸商。豪強富商囤積居奇,等待貨物缺乏,不法商人和狡猾官吏低價收購,高價賣出,我們也沒有看到什麼物價平衡的好處。古代的均輸,是用來均衡勞逸,方便進貢運輸,並不是為牟利而倒賣各種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