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燥邪致病(2 / 2)

秋季防“燥”,是秋季養生的重要一環,其簡單而有效的防秋燥措施有:

注意飲食營養,多吃有利於養陰清燥的食物,如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橙子、胡蘿卜等。還可多吃有防燥作用的粥,如山藥大棗粥、栗子粥、梨粥、胡蘿卜粥、玉米粥……

加強鍛煉,以增加體質,提高肺的生理功能及身體耐受能力。

保持科學的生活規律,早睡早起,按時作息,避免熬夜,定時定量進餐,不為趕時間放棄一頓,也不為一席佳肴而暴飲暴食。

營造溫度適宜的小環境。如在室內養些花草,經常灑水,以調節空氣溫度。

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情緒受到刺激而“上火”。

不宜多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煙,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經常漱口,多喝水。

養生典範

如今已90歲的湯加民老人,是鄰裏公認的養生專家。湯老年輕時是大學教授,博學多才,而且他特別好學,從退休後,就開始鑽研健康養生之道。

湯老說:“也許是職業習慣,我一有什麼好的養生方法,就喜歡講給身邊朋友們聽。起初,我還有點不好意思。後來,見大家很熱情,也就慢慢放開了。”

關於秋季防燥,湯老曾專門給身邊的朋友們講過。

湯老說:“秋天天高氣爽,空氣幹燥,因此,秋季必須防燥。”

湯老指出,秋季防燥的首要任務就是“忌口”。湯老說:“秋季燥氣當令,故對辛辣、油炸煎烤食物應少吃,這類食物雖然能促進食欲,但易誘發肺胃生熱,出現唇幹口渴,大便幹燥,皮膚粗糙、暗瘡等。”

湯老認為,秋季防燥還要注意生活規律,多食果菜,適量飲水,通過食療的方法達到防燥的目的。

湯老特別推薦了以下兩個防燥食療方:

蜜煎銀耳:銀耳50克,蜂蜜100克,加水250~400毫升,煎約20分鍾左右,供佐餐用。對口幹渴、目澀、便秘者有益。

鮮果汁飲:荸薺、鮮果、藕各250克,水梨500克,取汁,每次50毫升,如果有條件可加鮮麥冬50克、鮮蘆根100克、去皮甘蔗100克:對肺胃陰虛之口中燥渴、大便秘結,粉刺暗瘡效果較好。

最後,湯老還指出:“西瓜、山竹、黃瓜、苦瓜等均有清熱養陰的作用,但對於平素脾胃虛弱的人來說,不可多食。煮粥時加綠豆、薏苡仁、荷葉、茯苓、百合等,既可滋潤幹燥的咽喉,又可調劑胃口。這些都是秋季防燥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