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傾談十:胡蝶——戒不掉做自己(2 / 3)

其實,她是愛得真的女子,在他沒有事業逐漸沉淪的時候,她拿出辛苦賺來的錢讓他做生意。隻是,他不諳此道,在散盡胡蝶辛苦賺來的錢時,他漸漸變得無賴起來。他不再是那個當年風流倜儻的模樣,心胸狹隘,目光淩厲。他已忘了曾經的美好,變得尖銳起來,他開始擔心別人笑話他的無能,擔心胡蝶給他戴綠帽子,加上小報記者的編排讓林雪懷幾乎抓狂。麵對各種流言蜚語,他是一信再信,先是為了邵醉翁吃醋,後又懷疑她和張石川。在這種無端的猜忌下,這個男人越發猖狂起來,更變本加厲地用胡蝶的錢在外肆意揮霍,花天酒地。

這讓胡蝶恍然醒悟,她不再也不敢對這個男人有任何期望。胡蝶態度的轉變讓林雪懷有所察覺,無賴又無能的他卻來了個“先聲奪人”,先給胡蝶遞了一紙休書,真的可笑!在休書中他列舉了胡蝶那些莫須有的風流韻事,斥責她“行為不檢,聲名狼藉”,還聲明以後要“恩斷義絕”。被胡蝶搶了七年風頭的他,在分手時還要桿衛自以為是的他所謂的男子尊嚴。

當胡蝶看到這份措辭惡毒的休書時,心灰到極限,怎麼相愛的人可以這樣惡言相向?但是,若要默默接受這份屈辱的話,她就不是那個傲然在上海灘特立獨行的胡蝶了。

年,胡蝶將一紙訴狀遞到法院。從此,胡蝶陷入了長達一年之久的婚約訴訟。

到底是怎樣的緣分呢?

你一紙休書,我一紙訴狀,是怎樣的紛爭在那時灰蒙蒙的上海灘上演?我們不得而知,但從舊時資料知,在長達一年之久的訴訟中,胡蝶不得不出庭八次,身與心的傷害是難以言語的。其實,這場讓人神傷的官司無論輸贏,胡蝶都不在意,她知一貧如洗的林雪懷是無法還清欠她的錢財,她隻是為了討回一個公道。

當一切舊夢遠去,胡蝶再也無欲無求,把自己整個投入她最初的夢想當中。對於這段戀情,多年後她亦不願多提。在暮年時書寫的回憶錄中她隻寥寥寫了幾行字:“和林雪懷解除婚約,算是我青年時生活的一個波折,但解決了一件不如意的事,也使我更能專心致誌地從事於電影事業。

她就是這樣決絕、獨立、倔強的女子!

卻說,結束與林雪懷七年戀情的胡蝶,把全部精力都付諸她熱愛的電影事業。她也因此迎來了事業上最為輝煌的一頁。

年“一.二八”事變後,左翼電影開始登上曆史的舞台。國難當頭,民眾漸漸對先前的武打片、言情片失去了興趣,而由左翼人士擔當編劇的富有群眾性的現實題材的電影“取得了天下”。

那一年,胡蝶拍了那部電影事業上頂峰之作的左翼電影《姐妹花》。故事本身非常淒慘,恰到好處地迎合了那個特殊的政治環境。在新光大戲院連著放映了天,可見這部影片在當時的轟動。

年元旦,由明星公司主辦的《明星日報》在上海創刊。為了招攬讀者提高知名度,發起了評選“電影皇後”的活動。

開始時並沒有太多人注意這個活動,後來陳蝶衣想了一個辦法,為刺激影迷的積極性,準備在“電影皇後”誕生後舉行一次盛大的加冕典禮,這才引起了空前的轟動。

年月日晚上,明星日報社在北京路大加利萊社,揭曉了選舉結果,胡蝶以票的絕對優勢勝了當時很紅的阮玲玉,當選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電影皇後”。

《明星日報》本是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加冕典禮的,卻被胡蝶以國難當頭的謙辭推掉。然,那時上海灘自是有好事之人。杜月笙之流本就要搞個“航空救國遊藝茶舞大會”,於是正好借此機會和胡蝶的慶祝活動結合在一起。再低調的胡蝶,也不得不去應付這次活動。

大會於月日下午兩點在靜安寺路大滬跳舞場舉行。

由於胡蝶正患眼疾,所以五時才到會場。當新誕生的“電影皇後”終於在場上出現時,會場上立即出現了一個高潮。幾位社會名流致賀詞之後,由《明星日報》的有關負責人給胡蝶頒發了措辭極盡華麗之勢的“電影皇後證書”。

當時的場麵很是轟動,上海灘聞人杜月笙加上耀眼的胡蝶使得大滬舞會上熱鬧非凡,什麼政界要人、商界大佬、演藝界名流都齊齊聚在同一個舞台,隻為親近那個傾國傾城、明眸皓齒的“電影皇後”。

一邊是臨近亡國的戰火,一邊是如此熱鬧的派對,殊不知這個派對跟“航空救國”究竟有什麼關係?

胡蝶畢竟是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什麼時候都不會讓人失望,她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在燈紅酒綠的歡笑聲中,唱出了她作為女伶的憤怒。《最後一聲》:“您對著這綠酒紅燈,也想到東北的怨鬼悲鳴……”到後來,這憤憤的歌聲還在戰亂的上海灘時時隱約,細細密密地諷刺著那些所謂的“愛國人士”。

這就是胡蝶,一個美麗又深明大義的女子。用自己柔弱無骨的刺,狠狠地、深深地刺著那些麻木的人。可悲的是,那些人並沒有醒悟,隻是心中充滿了被諷刺的仇恨。當胡蝶捧著隨手借來的男人呢帽“沿門托缽”募化時,隻見這些“熱心救國”的女士先生一一沿著壁角,快步退出舞場,最後一算,僅募得三百餘元。

對於這個一直跟隨她的美稱,胡蝶隻是淡然,多年後的回憶錄裏也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兩句,她稱“電影皇後”是一個“像遊戲之舉的稱號”。她的言辭不輕不重,幽幽得像個局外人,難得有她這麼心靜如水的女子。

但,無論當時曆史是怎樣,胡蝶因著“電影皇後”的美稱,亦成為了那時上海灘時髦女性不可替代的偶像。

年,胡蝶在堂妹胡珊的家中邂逅了潘有聲。

這是一次私人的家庭舞會,也是堂妹為了緩解她的低落心情而刻意安排的一場舞會。

身材偉岸,書卷氣十足的潘有聲,被邀請在內。在這裏,他第一次見到了銀幕之外的胡蝶,這個上海德興洋行茶葉部的一名普通職員,即刻就被胡蝶那高貴大氣的氣質所深深吸引。原本,在他的心目中胡蝶是宛如仙女一般的存在,是高不可攀的,是怎麼也未曾想到,可以這般近距離地接觸到自己心中的女神。

一見傾心,也就讓他變得敏銳,很快他就捕捉到胡蝶的落落寡歡,他心裏有了對她的疼惜。他和她有了共舞一曲的機會,然後就默默地端坐在一旁追隨著她的腳步,直到舞會結束。

胡珊,對潘有聲的為人有著很深的了解,也很想撮合他們在一起,於是在舞會結束後,她讓潘有聲護送堂姐胡蝶回家。溫和而儒雅的潘有聲,很紳士,這一點胡蝶很快就發覺了,在快到家門口時,她刻意問了句:“潘先生,我不漂亮嗎?”潘有聲怔住了,老實的他不知如何對答,胡蝶見狀不由得咯咯笑起來:“你是唯一一位見了我後,沒有誇我漂亮的男士。”

作為一個社交場合上的名媛,平日裏,看多了垂涎她美色的嘴臉,像潘有聲這樣的紳士真是一生難遇。在經曆了和前夫林雪懷那耗時一年多的“雪蝶解約案”之後,她的身心早已俱疲,對男人的戒備之心也特別濃厚。不過,和潘有聲接觸幾次後,她發現他是個可依靠的人,從他的身上,也感受到了一份男人特有的安全感。然而,這時的胡蝶對於愛情還是望而卻步的。

潘有聲,深知她的苦痛及顧慮,也深知自己和他身份地位的懸殊,所以也沒敢向她展開追求,隻是默默地關心著她,像個熟知的老友一般知冷知熱地疼惜著她。

於時日久長裏,踏實肯幹,待人誠懇,講信用,肯動腦的潘有聲,漸漸入了胡蝶的心。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也深得胡蝶父親胡少貢的欣賞。潘有聲更是發現了胡蝶的優秀,作為上海灘那麼大名鼎鼎的當紅明星,她從不在人前擺任何架子,這對於一個演員的人格是特別大的一個考驗。所以,在了解胡蝶為人性情越多,潘有聲愛她的心就越深。

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潘有聲的體貼和關愛,終於打動了胡蝶,讓她曾經受傷的心有了愛的能力。隻是,還是有所保留,隻戀愛不結婚。所以,在他們交往的最初兩年裏從來都沒商議過婚嫁,甚至都不曾在公開場合一起露過麵。他們低調著,過著自己暖心的小日子,愛在心口暖著,不張揚、不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