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一生中,有個美麗的補償,就是在幫助別人之後,也很好地幫助了自己。
——哈佛學子,美國思想家、文學家、詩人愛默生
一個人生活得是否快樂,不在於他是否長得年輕英俊,不在於他是否富有,而是取決於他的精神狀態是否健康,是否會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在人生之路中,我們會認識很多人,會經曆過很多事情,有的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有的感人肺腑,有的會傷感或委屈,無論遇到何種情形,我們都要報以感恩之心。
哈佛大學外交界的“教父”式的人物亨利·基辛格,他很具有魅力。在中國,人們也會對他有好感,不僅僅是因為他促使了中美兩國的建交,還有他對中國人存有感恩之心。
在1969年3月18日,在美國白宮中因為中蘇關係的惡化引發了一段談話。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鬆問亨利·基辛格:“拋開狹隘的意識分歧,你覺得中蘇兩國哪一個更為可愛?”亨利·基辛格笑著說:“您明明知道這兩個國家我是不願意談論的,如果非得讓我說的話,我更偏向於中國。要知道,我是一個猶太人,我們的國家曾經遭到了毀滅,是中國接納了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猶太人多災多難,恰恰又是中國給我們很好的避風港灣。”
中國人聽到這段話時,一定會對亨利·基辛格充滿好感,他的話語中包含著對中國兒女的感激之情。感恩就會像陽光一樣讓人倍感溫馨,誰不喜歡他人對自己的感激之聲呢?亨利·基辛格曾經多次訪問中國,他的良好形象被中國人民所銘記。
還有一則故事:
有兩個人同時去麵見上帝,詢問天堂的路怎麼去走。上帝看到他們饑餓,就首先給他們一份食物。一個人接過了食物,很是感激,拜謝過上帝之後才吃了起來。另一個人接過食物之後,並沒有任何的表情。上帝看到這一切後,把第一個感恩的人送上了天堂,把那個無動於衷的人拒之於門外。拒之於門外的那個人很是不爽,對上帝說:“他不就是比我多說了‘謝謝’這兩個字嗎?也不能有這麼大的差別啊!”上帝說:“你別忘了,他說那兩個字表明他是一個有感恩之心的人,你沒有說出可以看得出你不知道對別人的恩惠予以感恩。”“那也不能讓他上天堂,把我留在門外啊!”上帝說:“那沒有辦法,因為天堂的大門是為感恩之心的人打開的。”
人們需要“謝謝”,一句“謝謝”就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具有感恩之心,有感恩之心的人天堂的大門也會為他敞開。不會感恩,缺乏感恩的心態,是永遠也難以進入天堂,等待他的將是無邊無際的悔憾。
不知感恩的人會缺少對工作的忠誠度,生活上會懈怠,會慢慢地變成一種無情的經濟動物。隻有深具有感恩之心,命運才會發生轉變,才能一生會有奇跡。
陳子豪在一家軟件公司工作五年後忽然被辭退了,一想到接下來的生活他覺得很無味。就在這些天的時候,這家公司倒閉了。陳子豪的兒子才出生。他感謝上天的恩賜,同時意識到需要重新找工作。
他的生活開始變得迫在眉睫,他每天都在找著工作。三個星期過去了,他沒有找到工作。後來他在網上看到一家軟件公司要招聘程序員,待遇相當不錯。陳子豪便滿懷著希望,到那家公司去應聘了。由於競爭激烈,公司通知他一個星期後參加筆試。他對自己非常自信,相信在筆試的時候不會出現差錯。然而,關於一些軟件未來發展的問題,他由於考慮得不周到,並沒有通過筆試。
雖然應聘失敗了,但陳子豪感覺到自己收獲不少,決定寫信給公司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拿起筆,在信件上寫道:雖然你們花費了很多精力給我提供了麵試、筆試的機會,但是我還是失敗了,不過,我獲得了更長遠的認識,對未來有了更清醒的把握,感謝你們為我的付出,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加倍的。
陳子豪絲毫沒有怨言,還對公司寫上感謝的信,最後這封信被送到了總經理的辦公室。總經理看到這封信後,沒有說一句話,把它鎖在了抽屜裏。
幾個月後,除夕即將到來,陳子豪收到了一張賀卡,是總經理寫給他的。上麵除了恭賀的話語之外,還對他說,如果他願意可以出任公司裏的某一重要位置。原來公司裏的職位出現了空缺,總經理考慮了很久,覺得隻有陳子豪合適。
就這樣,陳子豪得到了更好的職位,是“謝謝”這兩個字挽救了他的命運。
一句“謝謝”會使人的道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就應當存有感恩之心,不但會因此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還會給對方送去了關懷與歡樂。
正是這一個小小的謝謝,不知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
感恩是受每個人都歡迎的,當對別人予以感恩時,會得到別人的喜歡與回饋,自己也會其樂融融,不然會因為自己的冷冰冰,也會被別人潑了一盆冷水。
我們要學會感恩,這是我們胸襟和品德的體現,能有助於我們具備更好的心理素質,智慧而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