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獲資助課題12項,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1項——“神經元—膠質細胞相互作用在帕金森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機製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及青年科學基金4項——“cPKCbetaII-CRMP2信號通路在腦缺血/低氧性損傷和適應中作用”、“促血管神經發生水凝膠載體於神經幹細胞聯合移植治療小鼠腦梗塞模型的實驗研究”、“用透明質酸水凝膠微載體攜帶永生化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腦損傷大鼠的實驗研究”、“雷公藤單體T10在膠質源因子介導的帕金森病基因治療中的輔助作用及其機製探討”,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2項——“應用光遺傳學與電生理技術在體區分紋狀體的直接與間接通路”、“多巴胺寡聚體受體參與大腦神經元功能調控的機製研究”,市教委中青年骨幹人才培養計劃1項——“中青年骨幹人才培養計劃”,市教委麵上項目1項——“應用光遺傳學與電生理在體區分紋狀體的直接與間接通路”,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創新平台1項——“神經科學基礎臨床研究平台建設”,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基金1項——“基於BB平台的神經生物學網絡課程建設”,首都醫科大學科研基金1項,共12項,獲資助204.90萬元。結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1項、科技部—中國高科技發展計劃(863)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市科委重大課題1項、市教委基金項目2項、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個人項目1項、首都醫科大學基金7項,共18項通過各級專家組織的鑒定、驗收(獲得資助共544.00萬元)。
教學工作有26名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及代培5人、在職3人)、31名碩士研究生在讀,24名五年製及七年製本科生進行基礎科目培養,1名博士後進站學習工作。7名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及代培3人)、12名碩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得學位,1名碩士研究生休學;25名五年製及七年製本科生完成培養計劃。承擔首都醫科大學的教學:2010級研究生高級神經科學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進階(49人/28學時),理論課20學時、實驗課4學時,其中選修13人、必修36人;2010級研究生高級神經生物學理論課(24人/54學時),其中選修10人、必修14人;2010級研究生神經科學進展(136人/18學時),其中選修10人、必修126人;2008級本科生神經生物學,理論課36學時、實習課9學時,其中七年製醫療係215人/45學時、五年製醫療係160人/45學時;3名年輕教員擔任本科生班主任工作;舉辦神經科學研究專題講座12次。
繼續教育3名科研人員在職攻讀博士學位,2名教師參加第五十九期高校教師崗前培訓,1名科研人員參加國際腦研究組織研討班在香港舉辦的為期兩周的神經科學家講座及電生理技術學習培訓班。
獲獎情況“低氧預適應對小鼠腦缺血損傷的影響及蛋白激酶C亞型特意性激活”課題獲首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二等獎。學術交流全年接待加拿大、朝鮮、韓國、挪威、瑞典、日本及中國港台地區同行學術交流10次22人。1名教授、1名講師(博士)在美國康奈爾等大學進修學習。
年內,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6次:2人參加美國神經科學會學術年會並有1幅學術海報展示;2人參加日本神經科學會學術年會並有1幅學術海報展示;1人參加青島中國生理學會;1人參加神經生物學教材定稿會(成都);14人參加中國解剖學會第十二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中國解剖學會成立90周年慶典暨學術年會,發表會議論文4篇、1幅學術海報展示;22人參加中國生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西安),發表會議論文15篇,其中2人專題發言,3人口頭發言,10幅學術海報展示。1月,該所全體人員參加了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生物係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