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外語和外語教學的重要性已無人質疑。一個國家外語水平特別是英語水平的高低,往往關係到信息吸取與交流的速度與質量,關係到人才培養規格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英語和英語教學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引人注目,大學英語和大學英語教學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概莫能外。大學英語教學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不重視”到八十年代末逐漸成為“教學主課”,從當初的“非主流專業”到成為非英語專業學生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最多的學科,不能不說是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成就了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地位。
從新中國建立到至今,大學英語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也關乎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個人發展。大學英語教學也對社會時代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因此,關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尤其是通過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過程的考察,總結其中的成敗得失並探討它應然的發展趨勢,就顯得非常重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曆經了不斷的探索和改革,改革與探索的真正起步始於上世紀80年代。改革的今天與它的過去是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的。況且,改革曆來體現了繼承與發揚的有機結合,因此有必要簡單地回顧它的過去,分析存在的問題,同時展望它的將來。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學英語教學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指導與有力支持下,通過廣大英語教師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長足發展。在不斷的調整與改革中,大學英語教學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可歸納如下:
1.大學英語已經發展成為一門係統的、相對獨立的學科。經過20餘年的建設,大學英語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具有教學大綱、1—4級教學模式、考試大綱、多套教材等完整而可操作的體係,並集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是以語言知識與技能、學習策略和文化素質為綜合內容的可操作教學係統。
2.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國大學英語指導委員會開始對1986年理工科和文理科兩個教學大綱進行修訂。經過兩年多時間的修訂工作,《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於1999年頒布實行;修訂本根據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學習者的實際英語水平,重新調整了基礎階段和提高階段的有關要求,使其更加客觀、科學地反映了大學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大綱修訂本提出的一些新的教學觀點和教學原則對全國的大學英語教學起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3.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的同時,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項目作了相應的調整,增加了主觀題的類型及比例;同時在一定的範圍內實行英語口試。全國性考試項目的調整較有效地推動了學習者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口語考試的引入,進一步為大學英語教學樹立了新的標準和努力的方向。
4.在21世紀開端前後,第三代大學英語教材陸續出版。新一代教材的出現將我國的大學英語教材建設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以高教社、外教社、外研社、清華出版社等為代表出版的一批教材在編寫指導思想、體係、內容,甚至在版式和立體化程度等方麵均體現了新的觀點和特色,為我國新的大學英語教材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積累了新的經驗。新編寫的大學英語教材以及有關出版社引進的原版教程進一步豐富了外語教學園地。
5.在教育部高教司以及各級主管部門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外語教學的現代化手段得到了比較快的發展,其中包括多媒體語言學習係統、網絡外語學習體係、英語學習課件等。這使得外語學習者在更加廣泛的範圍內,更方便地接觸到目的語,較好地改善了英語學習環境。雖然,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全國發展還不平衡,有些方麵仍然處在研製和開發階段,但是它們已經向人們展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以及潛在的實用意義。
6.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提高,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一批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以及一定數量的碩士、博士畢業生充實到教師隊伍,並成為英語教學的骨幹力量。與十幾年前相比較,大學英語教師隊伍在數量和質量上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此同時,大學英語教師更加重視教學研究工作,並在實踐的基礎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果。十幾年前,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論文多數還隻是經驗之談。而現在,許多教師能夠在語言學等相關學科指導下,致力於教學理論、學習理論以及有關方麵的研究,並將其研究成果應用於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