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國家特點與民族個性(2 / 3)

俄羅斯枟新聞時報枠2003年11月18日報道,俄羅斯要在10年內重新打造一個軍火出口大國。1993 年11 月18 日,俄羅斯總統下令建立了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係統中的關鍵部門——俄羅斯武器和技術兵器進出口公司。在2000年至2002年的3年中,俄羅斯軍火出口額逐年遞增,每年都創造了新的國家紀錄。2001年和2002 年軍火貿易的外彙收入,同樣兩次打破國家紀錄。有理由相信,今年的軍火出口額將至少保持2002 年水平,而外彙收入將達到史無前例的50億美元。

近些年俄羅斯對外軍售熱火朝天,原因至少有三條。第一,1996年至1999年積壓的軍品被順利消化。在這4 年困難時期中,國家的軍火出口額降至20 億美元,俄羅斯武器和技術兵器進出口公司已處於破產的邊緣。幸運的是,俄羅斯在這一時期簽訂了幾份巨額合同,向中國出口驅逐艦及多用途殲擊機,向印度出口護衛艦。第二,目前,俄羅斯麵臨的機遇有:與印度簽訂一項為期近17年、總價值33億美元的合同,該合同將授權在印度生產蘇-30型戰鬥機;印俄兩國在“布拉莫斯”導彈項目下,聯合研製PJ-10巡航導彈,印俄兩國空軍聯合采購印俄中程運輸機。在11月底之前,還將簽訂向印度出口載機巡航艦的合同。第三,上世紀末以來,全球軍事政治局勢日益緊張。在此背景下,不少國家紛紛從俄羅斯購買軍火。國家公司在對外軍事技術合作中最為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主體。一些有權獨立進行軍火貿易的非國有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包括安泰公司、圖拉儀器設計局、米格飛機工業公司。安泰公司獲得了兩份向希臘出口31套防空火箭裝置“雷神-M1”的合同。這兩份合同的總額超過了8億美元。

圖拉儀器設計局的出口產品種類繁多,客戶遍布世界各地。該公司與阿聯酋簽訂了研製並出口50 套地對空導彈發射係統“鎧甲-C1”合同,總價值高達7暢2 億美元。在1999 年起死回生的米格飛機工業公司逐漸擴大在軍火市場的存在。1998 年所簽合同的總金額為8900 萬美元,1999 年增加到1暢32 億美元,而2001 年和2002 年接近了10 億美元。今年,因為將與印度簽署出口艦載殲擊機的合同,公司的簽約金額預計有新的突破。從去年開始,米格飛機工業公司坐上了俄羅斯軍火出口的第二把交椅,僅次於俄羅斯武器和技術兵器進出口公司。

21世紀,麵對北約東擴,普京親自駕駛蘇-27 型戰鬥機視察車臣,乘坐核動力潛艇巡視黑海,他要向西方展示一個堅強的俄羅斯民族主義總統形象。普京還以裁軍為突破口,加快俄軍事的改革及發展。2000 年 11 月普京宣布,將在 5 年裏裁軍20%,使俄軍隊從120 萬減為85 萬人。從2001 年起加強俄太空導彈部隊和宇航部隊的建設,並將其直屬總參謀部指揮。普京的目標是實現俄羅斯軍隊的精兵化、高效化,以便使其在新世紀發揮更大作用。

以上我們簡要地論述了21 世紀初俄羅斯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與影響。現在讓我們看看解體後俄羅斯的國情與政體。國體是講一個國家由誰來掌權,政體是講如何來掌權,政權機構有哪些,如何來運作。1993年12月12 日由全民公決通過的憲法規定:俄羅斯是聯邦製國家,即民主的政權國家,以共和國政權形式出現。俄羅斯總統是國家首腦,總統每4 年在全社會公開選舉及秘密表決的基礎上產生。總統同時也是俄羅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俄羅斯聯邦實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三種權力分別屬於政府、議會和法院。俄羅斯聯邦的立法機關叫聯邦會議(ФЕДЕРАЛЬНОЕСОБРАНИЕ)。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СОВЕТФЕДЕРАЦИИ上院)和國家杜馬(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ДУМА下院)兩院組成。聯邦會議是行使立法和監督職能的權力機構。憲法規定,俄羅斯的國家權力由聯邦總統、聯邦會議、聯邦政府、聯邦法院共同行使,但在實際上俄總統大權在握,有人戲稱俄總統是“超級總統”,他的權力超過了“歐洲各國總統權力的總和”。新憲法為了避免總統與議會及政府之間的衝突,大大地擴大了總統的權力。1998 年到1999 年這兩年內葉利欽四換政府總理便是例證。1998 年3 月23日葉利欽免去了任職5年多的切爾諾梅爾金的總理職務,理由是“政府缺乏活力,缺乏主動”,並任命年僅35 歲的基裏延科為代總理。國家杜馬在兩次否決了葉利欽的提名後擔心自己被解散才勉強通過任命。基裏延科上任後,總統對政府的控製加強了,但新總理的能力差,俄羅斯發生了兩次金融危機,1998 年8 月16 日,基裏延科被迫辭職,葉利欽再次讓切爾諾梅爾金出任總理,遭到國家杜馬的強烈反對。葉利欽不得不提名讓普裏馬科夫出任總理,並於9月11日上任。普裏馬科夫把俄羅斯從經濟危機中拉了出來,他的威望大增。1999年5 月12 日,葉利欽免去了普裏馬科夫的總理職務,他隻幹了約8 個月。1999 年5 月19 日俄國家杜馬投票通過了葉利欽提名的總理斯捷帕申,但他在位僅80天,到8月9日葉利欽又忽然下令解散了斯捷帕申政府,任命普京為代總理。四換總理證實了葉利欽後期的政治危機,也暴露了俄政治體製上的弊病:俄羅斯總統權力過大,俄羅斯民主化進程還遠未完成。

俄聯邦委員會(上院)共有178個席位,國家杜馬(下院)共450個席位。上院和下院的當選議員在任職4 年內享有規定的豁免權及免檢待遇。上院的權限是批準俄聯邦主體之間的邊界變更,確定俄聯邦總統的選舉,罷免俄總統的職務,任命俄聯邦憲法法院的院長,俄聯邦總檢察長等。國家杜馬(下院)由450名代表組成,其中225名代表由全俄225個選區各產生一名,另外225名由各政黨及競選聯盟競選產生。得票少於5%的政黨將被排斥在杜馬之外,超過5%選票的政黨將按得票的比例來分享這225個席位。國家杜馬每4年選舉一次。杜馬代表為專職,不得再兼職。國家杜馬有以下權限:表決俄總統對俄總理的任命,決定對俄總統的信任問題,任命俄中央銀行行長,任免按聯邦法規辦事的全權代表,宣布大赦,提出彈劾俄總統的指控等。總體上看,國家杜馬掌握著聯邦會議的實權,它是聯邦會議的中心。因為杜馬擁有審批國家法律及國家預算、修改憲法,以至解散政府、彈劾總統等最高權力。競選獲勝進入杜馬的政黨不僅可按得票的多少獲得相應的席位和國家撥款,而且在總統和地方領導人選舉中享有提候選人的種種特權。因此曆次杜馬選舉緊張激烈,很有看頭。在1999年12月19日舉行的俄第三屆國家杜馬的選舉中左翼反對派俄羅斯共產黨共獲110 個席位,保持了議會中第一大黨的地位。受當局支持的團結聯盟獲得74席。以普裏馬科夫為首的團結聯盟獲得66個席位。右翼反對派聯盟獲得29席位,亞博盧聯盟獲得21 席位。日裏諾夫斯基聯盟獲得17個席位。第三屆國家杜馬的組成基本上能看清俄羅斯當時政壇上的力量對比。

經過4年的整合,到2003 年12 月7 日的第四屆國家杜馬選舉時,形勢朝著有利於俄總統普京的方向發展了,變化很大。這次選舉從2003年9月2 日開始,經過3 個月激烈角逐,全俄當今登記注冊的64個政黨中有23 個政黨脫穎而出,進入最後決戰。到2003年9月全俄共約有1暢09億公民享有選舉權。全俄共設立了94000個投票站,其中地處最西端的加裏寧格勒州的選區最晚結束投票,此處於9月7日晚21點結束工作。第四屆杜馬選舉的工作人員共計100 萬人。為選舉共撥款35 億盧布(合1暢2億美元)。居住在獨聯體成員國和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的約1700萬俄羅斯公民,以及居住在其他國家的117萬俄羅斯公民也參加本次議會選舉。還有居住在14 個穆斯林國家的俄羅斯公民已於5日投了票,因為周五是他們的傳統的節日。

據俄聯邦中央選舉委員會提供的資料,全俄共有23個政黨和競選聯盟約3000名候選人參加競選,另外還有1985 名候選人隻參與地方選舉。這屆候選人比上屆減少了10%。在杜馬選舉的同時,俄境內75個聯邦主體還將進行地方選舉。這次杜馬選舉共有來自48個國家1200 多名觀察員監督了這次選舉,他們代表105個國際組織。此外俄各政黨及各社會團體也派出了約80萬名觀察員監督選舉。12 月8 日上午10 時公布了初步結果,根據對全俄90暢58%選票統計,“統一俄羅斯黨”得票率為36暢8%,居絕對領先地位。俄共得票率為12暢7%,已退居第二位,比1999年得票減少了一半,從而喪失了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自民黨得票率為11暢8%,祖國競選聯盟為9%。根據專家預測,統一俄羅斯黨議員人數可達223 人,俄共有望獲53 個席位。自由民主黨39席,祖國競選聯盟37 席。這屆杜馬首次沒有右派的代表,左派代表減少,而支持普京總統的中間勢力大獲全勝。還有評論說,政權黨大獲全勝,反對派俄共受重創,自由民主黨恢複了元氣,祖國競選聯盟異軍突起,右翼勢力慘遭失敗,正是這次競選的特點。有些在人們意料之中,有些屬人們意料之外的冷門。右派之所以失利,正因為俄羅斯公民尚未接受右派提出的自由價值觀。祖國競選聯盟的成功主要得益於它的平民主義的競選綱領。

“統一俄羅斯黨”是由第三屆杜馬中的幾個中派政黨組建起的新黨。盡管它成立時間不長,但卻有實力和影響。該黨的4位領袖分別是俄內務部部長、緊急情況部部長、莫斯科市市長和韃靼斯坦總統。全俄89 個主體官員中的多數人都是該黨黨員。因此俄羅斯人稱該黨為執政黨(或譯為政權黨)。該黨之所以獲勝還因為它得到了普京總統的支持。普京毫不掩飾對該政黨的支持。他在一次公開場合說:統一俄羅斯黨是他執政4年來可以依靠的政黨,並希望這個黨在杜馬選舉中獲勝。該黨的領袖深知總統態度的分量,他們提的競選的口號就是“我們與總統在一起”。因此該黨在競選中擁有資金、輿論工具、行政手段等優勢。

其實統一俄羅斯黨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正由於該黨領袖——俄內務部長格雷茲洛夫的卓越表現。他靠肅貪及反恐贏得了不少選票。他自上台以來就發動了一場肅貪的“狼人行動。”他首先拿知法犯法的人開刀,並將一批腐敗分子緝拿歸案,很得人心。“狼人”指的是隱藏很深的腐敗分子。格雷茲洛夫上台後還組建起了幾支反恐特種部隊。他多次強調,恐怖活動與有組織的犯罪活動有著直接的聯係,必須把肅貪與反恐結合起來,俄羅斯才會長治久安。該黨的另一位領袖是莫斯科市市長盧日科夫,他也很有作為。他在中派力量的支持下,通過了枟土地法枠等重要法律。他還進行了稅收、金融、退休金製度的改革。在首都他嚴厲打擊金融寡頭和大財團頭目。這些措施既保護了改革的深入進展及國家利益,又平息了老百姓的不滿情緒,深得人心。

俄羅斯總統選舉是根據俄聯邦憲法進行的。俄聯邦憲法規定,總統由擁有選舉權的公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一個年齡不小於35歲、在俄羅斯常住不少於10年的俄聯邦公民都可以參加競選。同一個人不得連續超過兩次擔任總統。根據俄聯邦總統選舉法,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半數以上的注冊候選人就為當選。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則視為無效:參加選舉人數沒有超過登記半數;得票最多的候選人所得票數低於完全反對票的數量;如果候選人是兩個,兩者選票都沒有過半。選舉法規定如果兩個以上的幾位候選人都沒有當選,就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對得票最多的兩位候選人進行第二輪投票。

至今俄羅斯已進行過四次總統選舉。1991 年6 月12 日俄羅斯舉行了首屆總統選舉。這次選舉是在蘇聯解體前夕國內政局激烈震蕩、民族矛盾急劇惡化的背景下舉行的。1990 年3 月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舉行了全民公決,決定設立俄羅斯聯邦總統,並決定次年舉行俄曆史上的首屆總統選舉。1990年5月俄聯邦通過國家主權宣言,葉利欽當選為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入主白宮(俄議會大廈)。次年6 月葉利欽在“改革民主派”的大力支持下當選首屆總統。1991 年12 月25日蘇聯解體。

1996年6月俄羅斯舉行第二屆總統選舉。在這次選舉中,葉利欽在第一輪投票中隻獲得35暢2%的選票,僅比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高出3個百分點。在第二輪投票中葉利欽與在首輪選票中得票第三的列別德聯手,才險勝久加諾夫,連任總統。但葉利欽連任後國內形勢十分嚴峻,嚴重的社會經濟危機伴隨著劇烈的政治動蕩,1998 年和1999 年這兩年中俄走馬燈式的撤換了6位政府總理。1999年12月31 日,心力交瘁的葉利欽提前交權,任命時任總理的普京為俄代總統。俄羅斯第三屆總統選舉因葉利欽辭職而提前到2000年3月26日舉行。代總統以嚴厲打擊車臣分裂勢力和穩定俄羅斯經濟形勢爭得了人心,他贏得52暢52%的選票,當選為俄第三屆總統。

2004年3月14日俄羅斯舉行第四屆總統選舉。13日俄中央選舉委員會將1暢1 億張選票分發到94436 個投票站,各投票站上有100萬名工作人員保障大選順利進行。俄還為遍布在世界各地的俄僑民參加投票設立了353 個投票站。2004 年3 月俄羅斯全國人口約為1暢44 億,登記在冊的選民共1暢09 億。為保障大選安全,俄動用了30萬名警察,每個投票站晝夜值班,街頭巡警也明顯增強。但輿論認為這次選舉普京獲勝將無懸念。3月15 日根據對99%選票的統計結果,普京已獲71暢2%的選票,以絕對優勢蟬聯總統。得票排名第二的是俄共候選人哈裏托諾夫,其得票率為13暢8%。其餘4位候選人得票率均未超過4%(最後確認的普京的得票率是71暢17%)。初步統計,第四屆俄總統選舉選民的投票率為64暢3%。連任後普京表示在他的第二任期內其工作的重點是對內提高公民福利,對外努力捍衛國家利益。

俄羅斯的國旗為白藍紅三色:上白,中藍,下紅,橫向的三種顏色麵積大小相同。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麵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了俄羅斯地理位置上的這一特點。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觀;藍色既代表亞寒帶氣候區,又象征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誌,也象征俄羅斯曆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白、藍、紅三色旗來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間采用的紅、白、藍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取消三色旗。1920 年蘇維埃政府采用新國旗,由紅、藍兩色構成,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麵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錘和鐮刀。此旗後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做了修改,為一麵紅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錘圖案。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隨後采用白、藍、紅三色旗為國旗。

原先俄羅斯沙皇帝國的國旗為黑黃白三色旗,1917 年二月革命時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正式確定白、藍、紅三色旗為國旗。俄國十月革命後又確定五星紅旗為新國旗。五角星象征著五大洲的無產階級大團結。1918年它成了蘇聯國旗中的圖案,隻不過在紅旗上它成了黃顏色。此後五角星也成了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標誌,至今還可以在一些國家的國旗找到它(當然顏色不同),比如中國、智利、朝鮮、越南等。今天,在前蘇聯各共和國無數座公共建築上我們都能看到鑲嵌著紅五星的圖案。尤其是在俄羅斯國家權力的象征——克裏姆林宮周圍的塔尖上一直能看到紅五星的身影。我們在各種圖片及影視鏡頭中都能見到這個象征,但大家不一定都完全了解它。俄羅斯權力中心及首都的象征——克裏姆林宮呈不等邊三角形,占地27暢5 萬平方米,它始建於1156年。1367年在城牆內圍修建了20 座塔樓,分布在三角形宮牆的三邊,有高有低,有圓有方,或多棱,或多邊,爭奇鬥巧。其中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羅伊茨克塔、鮑羅維茨塔及沃多夫塔等5座塔樓最為突出,頂上都裝有大小不一的紅寶石五角星,紅光閃閃,晝夜可見。其中斯巴斯克塔樓就是克裏姆林宮的主塔,為四周20多座塔樓裏最為壯麗的一個。它坐落在克裏姆林宮東牆,聳立在紅場上。其塔門就是克裏姆林宮的正門。這座塔樓於1491 年由一位意大利建築師設計建造的。1621年英國工匠克裏斯托夫修建了漂亮的石頭樓頂,並換上了能奏樂的現代化大鍾。1921 年蘇聯政府將沙皇時代的枟君主樂枠換成了枟國際歌枠的旋律,使用至今。塔高67暢3 米。連同塔頂的紅星在內高度共計71 米。棱錐形塔尖淩空矗立,氣勢雄偉。公元1625年在塔上安裝一座巨大的自鳴鍾,鍾的短針就有30多公斤重。1937年蘇聯政府決定為這口鍾鍍金,鍍金層厚3微米,共用了26公斤的黃金。塔鍾有四麵,每麵均有巨大的黑色鍾麵。時針和數字是金黃色的。從鍾麵窗的窗口可以看到安裝在鍾裏麵的機械(透明設計),其中僅敲打發音的鍾錘就有30多個,可發出不同的悅耳聲音。每隔15 分鍾敲打一次,遠近可聞的克裏姆林宮的鍾聲就是從這兒發出的。要想爬上這座鍾樓,得爬411個台階。盡管這座大鍾曆經風雨,但走時卻驚人的準確。每晝夜誤差不超過2 秒。天氣寒冷時鍾走得快,天熱時鍾走得慢,但有專職工人每天用手工調整,莫斯科人正是用這個鍾表的快慢來對表的,這就叫克裏姆林宮時間。它是一種象征,象征著步調一致,萬眾一心。

塔樓上最耀眼的部分還是那顆五角星。1937 年,蘇聯政府決定在克裏姆林宮5座最高的塔頂上安裝紅寶石五角星。烏拉爾地區盛產紅寶石。這五個五角星大小不一,以斯巴斯克塔頂上的紅寶石星最大。這顆星各星角之間的距離達3暢7 米,直徑6米。整顆星重量超過1噸(遠處看很小,近看很大。但很少有人能猜出它有1 噸重,而且是用世間罕見的紅寶石製作的)。這顆紅寶石星安裝在高級軸承上,可左右旋轉。白天,陽光照映下的紅寶石五角星金光璀璨,到了晚上五角星裏的光源立體地照射著五星,光芒四射,無比壯觀。這就是人們通常所看到的克裏姆林宮上的紅星。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把它看作莫斯科的標誌,它也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征物之一。

俄羅斯的國歌幾經更變,正如俄羅斯國家命運一樣,幾經磨難,幾經滄桑,不斷新生。沙皇俄國沒有確立國歌,公元1816年俄國借用英國國歌為沙俄國歌。1883 年12 月31 日尼古拉一世禦批,將枟主佑吾皇枠定為正式國歌,一直沿用到1917 年。十月革命後俄國確定枟國際歌枠為國歌。1943年蘇聯征集新國歌,有50多位著名詩人投稿,最後選用謝· 米哈爾科夫和埃爾一列吉斯坦的詩作為國歌歌詞,並由著名的作曲家亞曆山德羅夫為其譜曲,這支國歌一直唱到蘇聯解體。1991 年12 月葉利欽決定選用俄國音樂之父米· 格林卡於1883 年創作的枟愛國者之家枠作為國歌。在1991—2000的10年間俄羅斯變得非常虛弱。在激進改革的10年裏,國家的主權及領土完整都成了問題。中央政權的脆弱主要表現為社會經濟改革的失敗,人民生活狀況的惡化,上層有些官員的腐化墮落,某些政權機關在人民心中威望明顯下降。再加上蘇聯解體後近10年沒有新的國歌歌詞,舊歌詞明顯已不能再用。所以普京上任後提出要重振國威、增強民族國家凝聚力,普京政府決定征集新的國歌歌詞,曲譜仍沿用蘇聯國歌的旋律。普京要求國歌新詞一定要能反映民族意誌、民族精神及民族思想。國歌的歌詞還要能反映人們對祖國的過去、今天及未來的態度,並提出新詞要求中性化、非政治化。2000年12月,從150件應征作品中選用了87 歲高齡的謝· 米哈爾科夫的詩作。普京提議把新歌詞提交第三屆國家杜馬審議,最後以多數票獲得通過。議會決定使用阿· 亞曆山德羅夫在衛國戰爭時期創作的曲譜,再填上新審議通過的歌詞作為俄羅斯國歌。21世紀初俄羅斯聯邦的新國歌就這樣誕生了。國歌歌詞不僅僅是個人的創作,它是由一大批專家反複斟酌、反複推敲、反複挑選的精品。我們現將俄羅斯新國歌歌詞試譯如下,並附上俄文歌詞:

(一)主題歌

俄羅斯——我們神聖的大國!

РОССИЯСВЯЩЁННАЯНАШАДЕРЖАВА!

俄羅斯——我們可愛的家!

РОССИЯЛЮБИМАЯНАШАСТРАНА!

您的財富和榮譽永不枯竭,

МОГУЧАЯВОЛЯ,ВЕЛИКАЯСЛАВА,

意誌堅強,您光榮偉大!

ΤВОЁДОСТОЯНЪЕΗАВСЁВРЕМЕНА!

(二)副歌

您是眾多兄弟民族的世代聯盟,

СЛАВЬЯ,ОТЕЧЕСТВОΗАШЕСВОБОДНОЕ,

我們的國家是自由者的國家。

БРАТСКИХНАРОДОВСОЮЗВЕКОВОЙ暢

先哲們給人民以智慧,

ПРЕДКАМИДАННАЯМУДРОСТЬНАРОДНАЯ,

您在我們心中無比高大!

СЛАВЬЯСТРАНА!МЫГОРДИМСЯТОБОЙ!

(三)

從南部海邊到北邊的極地,

ОТЮЖНЫХМОРЕЙДОПОЛЯРНОГОКРАЯ,

綿延著我們的森林與肥田沃土。

РАСКИНУЛИСЬНАШИЛЕСАИПОЛЯ暢

您是世界上的唯一!

ОДНАТЫНАСВЕТЕ!ОДНАТЫТАКАЯ!

故鄉故土時刻受到上帝的嗬護。

ХРАНИМАЯБОГОМРОДНАЯЗЕМЛЯ。

(四)

這遼闊的空間保障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理想,

ШИРОКИЙПРОСТРДЛЯМЕЧТЫИДЛЯЖИЗНИ,

等待著我們年複一年地去開發開創!

ГРЯДУЩЕЕНАМОТКРЫВАЮТГОДА!

對祖國的忠誠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НАМСИЛУДАЁТНАШАВЕРНОСТЬОТЧИЗНЕ,

昨天是這樣,今天是這樣,明天還將是這樣!

ТАКБЫЛО,ТАКЕСТЬИТАКБУДЕТВСЕГДА!

2000年12月的第三屆國家杜馬還批準了俄羅斯的國徽及俄羅斯國旗。俄羅斯的國徽圖案為紅色盾牌圖案為底,上有鍍金的雙頭鷹,冠以兩個小的和一個大的皇冠,再用綬帶聯結而成。鷹頭上的三頂皇冠表示當年阿斯特拉罕、喀山和西伯利亞三個汗國歸順俄國這個事件。國徽上鷹的左爪持金球,象征著國家的統一;右爪持權杖,代表國家主權。鷹的胸前有一枚徽章,上麵繪有騎馬執矛征服惡龍的聖喬治像。有關這枚國徽的來曆說法不一。最常見的說法是:1472年伊凡三世與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聯姻,接受了拜占庭帝國的雙頭鷹國徽,俄國沙皇便成了拜占庭帝國的繼承人。此後不久,到1480年伊凡三世不再給金帳汗國納貢,並把雙頭鷹作為莫斯科公國獨立的象征高高掛在克裏姆林宮救世主塔樓上。這樣,這枚國徽不僅表示俄國是拜占庭帝國的繼承人,而且成了俄羅斯獨立的標誌。伊凡三世在這枚國徽上又加上了“馬踏凶龍騎士圖”,並在圖四周加了一句“神佑君主全羅斯大公”。現在有位學者對國徽的來曆提出新的說法:他認為這枚國徽是從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傳下來的。因為德意誌帝國的國徽是雙頭鷹,德意誌帝國皇帝愷撒(КАЙЗЕР)和俄國沙皇都認為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他們的稱號都源自古羅馬執政者“愷撒”一詞,因此俄德兩國的國徽也相同。但拜占庭帝國的國徽是紅底金身,而德意誌帝國的國徽是金底黑身。俄國的國徽是金底黑身,它明顯有德意誌帝國的痕跡。而俄羅斯帝國有些旗子上雙頭鷹也有金色的。第三屆國家杜馬還批準通過以白藍紅三色旗為俄羅斯國旗,原蘇聯紅色國旗改為俄羅斯軍隊法定的戰鬥旗幟。從這些國家象征圖案的通過我們可以看出第三屆國家杜馬的折中立場,也反映了當今俄羅斯對傳統價值觀的繼承。

最近我們看到一本由尤· 維尤諾夫撰寫的俄文版枟話說俄羅斯枠(枟СЛОВАΟРУССКИХ枠),此書2000 年在莫斯科出版。他能使我們了解和認識進入21世紀的俄羅斯國情,能了解當今俄羅斯的政治、經濟、人文全貌及其工農業發展水平,為全麵研究俄羅斯的發展道路及綜合實力提供新的參考。目前國內有關俄羅斯的國情資料比較亂,這本書的資料比較新。俄羅斯聯邦(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共有 89 個權力平等的主體(СУБЪЕКТЫ),其中包括21個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阿迪蓋爾、阿爾泰、巴什科爾托斯坦、布裏亞特、達格斯坦、印古什、卡巴爾斯諾-巴爾卡爾、卡爾米基亞-哈裏米格坦格奇、卡拉恰耶沃-切爾基斯、卡列利亞、科米、馬利艾勒、摩爾多瓦、薩哈-雅庫梯亞、北奧塞梯、韃靼斯坦、迪瓦、烏德穆爾、哈卡西亞、車臣、楚瓦什。6個邊疆區(КРАЙ):阿爾泰、克拉斯諾達爾、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濱海邊區、斯塔夫洛波爾-哈巴羅夫斯克。49 個州(ОБЛАСТЬ):阿穆爾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別爾格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伏爾加格勒州、沃洛格茲州、沃洛涅什州、伊萬諾沃州、伊爾庫特州、加裏寧格勒州、卡盧加州、卡姆恰特州、蓋緬洛夫斯克州、基洛夫州、克斯特羅馬州、庫爾穆斯特州、庫爾斯克州、列寧格勒州、利別茨克州、馬斯達州、莫斯科州、摩爾曼斯克州、尼熱格洛茨克州、諾夫哥羅德州、諾沃辛比爾斯克州、敖姆斯克州、奧倫堡州、奧爾洛夫斯克州、平紮州、別爾姆州、普斯科夫州、羅斯托夫州、梁讚州、薩瑪拉州、薩拉托夫州、薩哈林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唐波夫州、特維爾州、鄂姆斯克州、圖拉州、秋明州、烏裏楊諾夫斯克州、切裏亞賓斯克州、奇金斯克州、雅羅斯拉夫斯克州。有 兩 個 聯 邦 級 的 直 轄 市(ГОРОД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ЗНАЧЕНИЯ):莫 斯 科 市 及聖 彼 得 堡 市。一 個 自 治 州(АВТОНОМНАЯОБЛАСТЬ):韃靼自治州及10 個自治邊區(АВТОНОМНЫЙОКРУГ):阿金斯克、布裏亞特、科裏亞科、涅涅茨克、泰梅爾斯克、烏斯特 -奧爾迪斯克 -布裏亞特、漢特-曼西斯克、楚科特、愛文基斯克、雅馬洛-涅涅茨。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的地位可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相應條款及認可作變動。至於各主體之間的邊界可根據相應之間所達成的協議作以變更。

2000年5月13日,新上任的普京總統簽署命令,把全俄行政區劃為7個聯邦區,它們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區,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西北區,以頓河河畔羅斯托夫為中心的北高加索區,以下諾夫哥羅德為中心的伏爾加沿岸區,以葉卡捷林娜堡為中心的烏拉爾區,以新西伯利亞市為中心的西伯利亞區,以哈巴羅夫斯克市為中心的遠東區。2000 年5 月18日普京任命了7個大區的總統代表,以保證中央決策的全麵實施。

讓我們來看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人口與民族。1991 年俄羅斯人口總數為14850 萬人,是世界人口大國之一。但其領土廣闊,地廣人稀,人口密度小。平均人口密度不足9 人/平方公裏(中國144人/平方公裏),僅相當於世界人口密度(36 人/平方公裏)的1/4.可見,俄羅斯人口容量的潛力是巨大的。俄羅斯聯邦在人口方麵有三個特征:第一,人口分布嚴重不平衡。歐亞兩部分人口密度差距大。俄聯邦歐洲部分僅占領土總麵積的25%,但人口卻占其總數50%以上。俄聯邦亞洲部分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裏3暢5人,其中西伯利亞地區平均每平方公裏僅1人,北冰洋沿海寒冷帶平均每平方公裏0暢1人。第二,城市人口總數為10 686 萬人,占人口總數的74%,農村人口3850萬,占26%。第三,蘇聯解體之後由於政局不穩,經濟惡化,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提高,到1995 年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暢5倍。據專家預測,這種人口負增長必然會導致人口老齡化,也會出現人口危機。據俄總統委員會一份報告:從80 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俄人口指標從一個發達國家急劇降到一個發展中國家水平。1995 年俄死亡人口220 萬,而1989 年時僅140 萬;1995年隻出生140萬人,而1989 年時220 萬人,正好打了個顛倒。到1995年全俄人口總數為1暢47 億人。在1暢47 億人中婦女占53%,為7852暢4萬人。第四,俄羅斯人口老化問題也十分突出。按國際標準,65歲以上老人在總人口比例中若超7%即稱為老齡化社會。到1994 年,俄羅斯65 歲以上所占比例達11暢4%,而1989年時比例為9暢5%。蘇聯解體5年來,婦女平均壽命增長了5歲,而總人口平均壽命卻減了5 歲。俄羅斯男人平均壽命已降低為57歲,而婦女平均壽命達到80 歲。60 歲以上的婦女比男子多出2100 萬人。這種結構在世界其他地區很少見。最突出的是俄羅斯人口素質高,接受教育機會多,這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一個良好的條件。

2002年俄羅斯人口1暢46億人,4/5居住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3/4的居民屬城市戶口,1/4 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而且大部分人口集中居住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南部及中部地區。俄羅斯人口隻占世界人口2暢6%,但其歐洲部分的居民卻占到全歐洲總人口的18%(其麵積占歐洲總麵積的42%)。而俄羅斯亞洲部分的人口隻占亞洲總人口的1%,麵積占亞洲總麵積的29%。俄羅斯人口密度低,地廣人稀。據資料講2002年全俄每平方公裏僅11暢5 人,這不到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一半(還有一份材料講每平方公裏8暢4人,另一份資料說俄羅斯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裏12人,中國每平方公裏97人,美國每平方公裏23人,日本每平方公裏有306 人)。俄羅斯的遠東和西伯利亞總麵積達1270多萬平方公裏,總人口不足3000萬,平均每平方公裏2—3人。歐俄部分人口稠密,莫斯科州(包括莫斯科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324暢7 人。而雅庫特共和國(東西伯利亞)每平方公裏僅0暢3人。1993年統計,俄羅斯聯邦有勞動力8620 萬人,占人口總數的 60%。俄羅斯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調,男性占47%,女性占53%。男性公民平均壽命為58暢9歲,女性為71暢9歲。60 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 16暢7%,人口老化越來越嚴重。

在俄羅斯生活著100多個民族(北京大學博士戴桂菊同誌在一次學術報告會上講,俄羅斯有135 個民族。1999 年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枟俄羅斯國情文化枠一書說俄羅斯共有128個民族;2003年10月全俄人口普查資料講俄羅斯有160多個民族)。俄羅斯族占到總人口的82%(РУССКИЕ1暢2億人左右),它是絕對的主體民族。韃靼人口占3暢8%(ТАТАРЫ550萬),烏克蘭人占3%(УКРАИНЦЫ450萬),楚瓦什人占1暢2%(ЧУВАШИ177 萬),達吉斯坦各族占 1暢2%,巴什基爾人占0暢9%(БАШКИРЫ130 萬),白俄羅斯人占0暢8%(БЕЛОРУСЫ120萬),摩爾多瓦人占0暢7%(МОРДОВЦЫ110 萬),車臣人占0暢6%(ЧЕЧЕНЦЫ50多萬),日耳曼人占0暢6%(НЕМЦЫ50多萬),烏德穆爾人占0暢5%(УДМУРДЫ50萬左右)等,還有馬利人(МАРИЙЦЫ)、哈 薩 克 人(КАЗАХИ)、阿 瓦 爾 人(АВАРЫ)、猶太人(ЕВРЕИ)、亞美尼亞人(АРМЯНЕ)等。其餘民族人數很少。特別是北方一些少數民族人口不足1000人,如恩加納桑族(НГАНАСАНЫ)隻有大約900人。

到2000年,俄羅斯聯邦共有1100 個城市、近2000 個城市型城鎮及24500個農村。其中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有12個(莫斯科830 萬人,聖彼得堡400 萬人,諾沃辛比爾斯克140 萬人,下諾夫哥羅德130萬人,葉卡捷琳娜堡120萬人,薩瑪拉120萬人,鄂姆斯克115萬人,喀山110 萬人)。人口100 萬左右的城市還有切裏亞賓斯克、別爾姆、羅斯托夫 -頓河市、伏爾加格勒等。

近年來俄羅斯人口下降趨勢令人擔憂。俄羅斯枟消息報枠一篇報道講:1995 年 1 月俄總人口為 1暢484 億,次於中國(12暢75億)、印度(9暢66億)、美國(2暢63億)、印度尼西亞(1暢94億)和巴西(1暢6 億),位居世界第六位。1997 年1 月總人口降為1暢471 億人。據統計,1998 年一年中俄羅斯人口就減少了78暢34萬。其原因就在於經濟困難,人們健康水平下降,壽命縮短;社會不穩定造成許多夫妻不願意生育。俄有關部門預計,到2016年,全俄人口將減少800 萬左右。而到2050 年俄人口自然減員將達2000 萬,相當於如今全俄總人口的16%。問題十分嚴重。1999年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秘書長講:俄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化,死亡率升高,生育率下降。長此以往,18年以後俄羅斯可應征參軍的適齡青年將從現在的85 萬減少到45萬,這勢必會影響到國家安全。

向國外移民的增多也是俄羅斯人口減少的一個因素。俄羅斯枟論據與事實枠周報2001年第40 期上載文講,蘇聯解體前後千方百計想離開俄羅斯的人與日俱增。據統計,在最近15 年內,俄羅斯移居國外的人數不下200 萬,平均每年都有10 多萬人出國定居。不過官方公布的比這個數字要低得多,僅50多萬人出國定居。目前俄羅斯移民的97%都流向四個國家:德國、以色列、美國和希臘。許多優秀的科學家、拔尖的運動員和藝術家流往西方,十分可惜。近年來僅從俄羅斯移居國外的猶太人大約有100萬之多,其中70%去了以色列定居。

據俄社2003年10月28 日公布俄羅斯人口普查的最新結果:到2002年12 月31 日全俄人口總數為1暢452 億人,在全世界位居第七位。這次普查采用現代化的數據處理,普查用了一年時間,而1989年人口普查卻用了三年時間。統計表明,俄羅斯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有大小民族160 多個(這個數字最新)。其中超過40 萬人口的民族隻有23 個,1989 年普查時這個數字為17 個。自1989 年起俄羅斯已成為了一個移民國家。在入境移民數量上僅次於美國和德國,超過了加拿大和英國這樣的傳統移民國家。在近13 年裏居民的平均年齡提高了3歲,有勞動力能力的居民總數為 8900 萬人,約為總人口的61%。16歲以下的兒童大大減少,隻有2630 萬人,約占18%。老年人有2980 萬人,約占21%。2002 年比1989 年人口減少200萬。人口減少的趨勢將會繼續下去。結婚的人越來越少,離婚的人越來越多。全俄共有3400 萬對夫婦,比1989 年少了200萬對。每千人中已婚的人572個,單身族94個。13年前已婚的653人,單身的72人。俄羅斯女性多於男性,女性7760萬人,男性6760萬人,高出1000萬。在今天的俄羅斯絕大多數人(95%)受雇於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主約有150萬(1.5%)。還有200 萬人是自由職業者。6200 萬俄羅斯人的收入來源於工作報酬。有1800 萬人靠副業生活。30 萬人靠存款和證券生活。20萬人靠出租房產生活。5850 萬老人靠退休金生活。有120萬人領取救濟金。超過40%的居民是被扶養人,主要是25歲以下的學生。在這13 年裏俄羅斯文盲大大減少,10 歲以上不會讀寫的人,從1989 年的1.9%降為0.5%。文盲主要是老人,嚴重的殘疾和智障者。這份普查報告很有權威性。值得強調的是俄羅斯婦女受教育程度高於男性(這與中國女童失學率高的情況正好相反)。俄羅斯枟獨立報枠2005 年3 月1 日報道:俄羅斯婦女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是男性的兩倍。這是民族成熟與社會進步的表現。

俄語是俄聯邦的國語,俄羅斯憲法同時規定各共和國有權確定自己的國語。但在各共和國、各地方自治政權機關中使用自己的國語的同時必須使用俄語。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要保證所有民族有保留自己的民族語言的權利,並為各民族的語言文字的研究與發展創造條件。俄文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之一,它是聯合國文件正式使用的6 種文字之一。在使用人數上它僅次於漢語、英語、西班牙語之後,位列第四。到2000年有1暢37億人把俄語作為母語。俄語屬斯拉夫語,跟俄語最接近的語言是烏克蘭語和白俄羅斯語,它們都是從古斯拉夫語演變而來的,都使用西裏爾字母。同屬於斯拉夫語係的還有保加利亞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波蘭語、捷克語和斯洛伐克語。

早在1750年時俄國大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就說過:俄語是一種“天然豐富的語言”。俄語詞彙豐富,其詞彙的構成與變化很有特點,很會表達情感和內容。俄羅斯大作家屠格涅夫說過:“俄語是偉大、有力、正確和自由的語言。”高爾基也說過:“俄語是豐富無比的,並且它現在仍以驚人的速度在豐富著。”俄文裏的10 個元音字母很響亮,濁輔音常帶著濃厚的喉音,輔音Р發起來很華美,因此俄羅斯人很喜歡大聲朗讀普希金等人寫的詩歌。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高級享受。真正掌握了俄語,你就能體味到它的魅力與美感。

俄羅斯國家很有特點: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大。但俄羅斯社會的惰性也很大,社會變革必須花費巨大的力量,必須經曆漫長過程。俄羅斯發展的製約因素很多。俄羅斯社會是個十分繁雜及多樣的混合體。俄羅斯的現代化經曆的過程很長,從彼得大帝開始一直到普京,俄羅斯人都在為國家的現代化奮鬥著,但總好像差一點,總達不到全麵小康的目標。現代化是一個具有廣泛內涵的概念。它是指以現代工業和現代科技為推動力,實現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的大轉變。更重要的是一個現代化社會還要具備民主化、法製化、都市化、福利化、社會階層流動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識科學化、信息傳播化、人口控製化、生態環境良性化、人性的開放化、社會生活協調和諧化等很多特征。在這裏應該強調,現代化是傳統的繼續,這裏邊有個複雜的持續過程,其中外部環境與曆史機遇最有影響。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是曆史機遇帶來的,同樣的曆史機遇不會重現。每個民族隻能走自己的路,不能把別人的文明看成是完美無缺的標準和模仿的榜樣。我們隻能吸取別人成功的經驗,而不能改變自己文明的本質。俄羅斯早就認為自己已經是文明的現代化國家了,實際它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近十幾年缺乏耐心的激進改革又使俄羅斯陷入困境。與西歐相比,俄羅斯在曆史上就總落後於西歐的發展。因此俄羅斯總是以追趕者的身份在與歐美較量著。俄羅斯社會結構,權力關係,經濟機製,人的精神狀態將會長期影響俄羅斯的未來發展。

俄羅斯地處歐亞交界,俄羅斯文明是歐洲文明與亞洲文明融合的產物。俄羅斯到底是個歐洲國家,還是一個亞洲國家,俄羅斯文化到底屬於東方文明,還是屬於西方文明,人們爭論了好幾百年。這首先是由俄羅斯所處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地域廣大的俄羅斯鋪展在歐亞大陸的中部,歐亞分界線(烏拉爾山)在它的版圖上縱貫而過。俄羅斯就像一個巨大的鍾擺,不停地搖擺在東西方這兩個強大的文化磁場之間。正如普列漢諾夫說過的:俄國曆史的突出特點是它始終搖擺於東西方之間。公元9世紀前,東斯拉夫人作為歐洲最東邊的部族,基本上是在與西歐隔絕條件下形成的,它受北歐的影響更大一些。公元 988 年“羅斯受洗”後俄羅斯加入西歐行列。但接下來蒙古人入侵與占領240年,使俄羅斯又長期處於東方文化的影響之下。公元1699—1721 年彼得大帝改革又搞全盤西化,貴族全穿歐式服裝,在社交場合都得說法語。他還將首都從莫斯科遷至波羅的海沿岸新建的首都彼得堡,為的就是“打開一扇敞向歐洲的窗口”。公元1750—1900年俄羅斯一直被認為是歐洲大家庭裏的重要成員。它甚至還被人稱為歐洲憲兵。1917 年以後意識形態把蘇俄長期與西歐對立起來(時間大約70 年),此時蘇俄的影響長期向東方輻射,蘇聯成了東歐和東方集團的領袖。1991年蘇聯解體後又一次全盤西化,還有人提出“讓俄羅斯返回歐洲”的呼籲。最近俄總統普京講:俄羅斯是屬於歐洲的。這證明俄羅斯始終在爭取融入歐洲,這個過程還要繼續下去。

其實在千年俄羅斯發展史上,一直存在著主西還是主東這兩種社會思潮。19世紀出現的斯拉夫派和西歐派,正是這兩種思潮的典型代表。前者強調斯拉夫傳統文化對俄羅斯發展的作用,後者認為歐化才是俄羅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俄羅斯應該是東西方文化的橋梁,俄羅斯文化肩負著聯結全世界的曆史使命。這種曆史使命感正是俄羅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們看這些爭論還會長期存在下去。早在19 世紀30年代俄國宗教哲學家恰達耶夫就說過:“我們從未與其他民族攜手並進;我們不屬於人類的任何一個大家庭:我們不歸屬西方,也不屬於東方,我們既無西方的傳統,也沒有東方的傳統。”俄國學者尼· 別爾嘉耶夫說得好:“俄羅斯民族不是純粹的歐洲民族,也不是純粹的亞洲民族。東方與西方兩股世界之流在俄羅斯發生碰撞,俄羅斯處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俄羅斯是世界上的一個完整部分,是一個巨大的東西方,它將東西方兩個世界結合在一起。在俄羅斯精神中,東方和西方兩種因素永遠在較勁。”中國多數學者還是認定列寧所說的:俄國是個介於文明國家與不文明國家之間的國家,也是個介於東方與西方之間的國家。可見,俄羅斯是個特殊的國家,它有自己獨特的國情和民情。

現在讓我們來說說俄羅斯文化。一定的文化隸屬於一定的社會經濟形態,是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它反過來又對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產生重要的影響。一般所說的文化指語言、文學、哲學、宗教、教育、科學、建築、繪畫、雕塑和音樂等精神成果,這是狹義文化。廣義上的文化先要講衣食住行及與之有關的物質文化。周一良教授在枟中外文化交流史枠序言中又提出了一個深義文化的概念,他認為深義文化指的是民族性格以及民族靈魂深處的東西。多年來人們對文化所下的定義有數百種,現在人們能達成共識的文化內涵是:廣義文化(物質文化)、狹義文化(精神文化)和深義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製度文化、價值觀念等)。

俄羅斯文化應該看成是俄境內上百個民族共同創造的成果,因為文化總是人民生活中最優秀成果的集合體。俄羅斯文化是在多民族土壤中成長著,而在莫斯科時代和彼得堡時代達到高度繁榮的時期。曆經千年發展的俄羅斯文化,其最本質的特點就是它的宇宙性和包容性。一句話,俄羅斯文化是屬於東方和西方上百個民族的,它反映著歐亞上百個民族的全部特點。俄羅斯文化與東方和西方許多其他民族文化都有著最廣泛及最多樣的聯係,這種聯係是說不盡寫不完的。因此,我們認為俄羅斯文化既不是歐洲的,也不是亞洲的,而是俄羅斯境內所有民族自己共同創造的精神成果。俄羅斯人不能照搬西方的發展模式,也不能走東方道路,他們隻能走具有俄羅斯特色的發展道路。因為發展離不開前人創造的基礎,改革不能拋棄自身的主體。用通俗話說,文化就是研究自己是如何生活的,自己應該如何生活。一個人沒文化,他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飄飄然,惶惶然,靜不下來;他也不知道自己該怎樣活,該幹啥。一個民族沒文化,它也就不知道自己該往那兒走,該幹什麼,該如何幹;也就會在選擇自己發展道路時左右搖擺,充滿曲折和艱辛,總是不那麼順當。

中國學者任光宣先生講過:俄羅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自己獨特的精神內涵和審美特征自立於世界文化之林。俄羅斯文化最突出的特點是起步晚(僅一千多年的曆史)、進步快(從公元988年羅斯受洗後俄羅斯文化踏上發展道路,到18世紀彼得大帝時代進入快車道,19世紀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輝煌)、特點鮮明(它是一種歐亞文明的融合體,俄羅斯文化具有鮮明的宗旨性)、水平高(俄羅斯文化的各個門類都有很高的水平,有些門類的發展水平令世人讚歎和折服)。多數人認為,俄羅斯文化是人類文明曆史長河中一道獨具魅力的風景線。

俄羅斯人的性格特點及俄羅斯民族精神很有個性。俄羅斯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它具有哪些文化心理特征與性格特征?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答案是各種各樣的。俄國學者普·亞· 恰達耶夫講:“我認為,一個人隻有在完全理解了自己祖國和自己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才會成為一個對自己國家有用的人。因此我們首先要真正理解祖國文化的內涵,永遠站在祖國和人民一邊。”中國學者劉文飛認為,俄羅斯民族性格有三個突出特征:帶有哀婉之情、悲劇之美的英雄主義精神;虔誠自律又帶有使命感的宗教情懷;嚴肅而又天真、既世俗現實而又講究精神審美的烏托邦氣質。

我們還是欣賞別爾嘉耶夫的分析:俄羅斯民族具有獨特的個性——“兩極化”及“對立麵的融合”。這個民族能使人神魂顛倒,也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人們對其熱烈的愛,也能激起人們對其強烈的恨。它既有歐洲人的文明與自由,也具有亞洲人的熱情、誠懇。這是一個以其挑釁性而能激起其他民族不安的民族。俄羅斯國體的凝聚力不小,但它解體的能量也同樣巨大。在俄羅斯人身上,各種矛盾與特點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專製主義、國家至上和無政府主義、自由放縱;殘忍、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順;信守宗教儀式和追求真理;個人主義、強烈的個人意識和無個性的集體主義;民族主義、自吹自擂和普濟主義、全人類性;世界末日——彌賽亞說的宗教信仰和表麵的虔誠;追隨上帝和戰鬥的無神論;謙遜恭順和放肆無理;奴隸主義和造反行動……這些特點的綜合就是俄羅斯精神。因此俄羅斯是一個最有個性、最有棱角的民族。我們應該下工夫去研究它。

民族性格是每一個民族心理氣質最重要及最穩定的組成部分,而且民族性格是曆史性的,一個民族的性格與一個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互相影響,即在整個曆史發展進程中,民族性格與國家命運互為考驗,互為結果。正如一句俄羅斯諺語講的:“播種習慣,養成性格;播種性格,決定命運。”這種兩者互動結果的形成具有不可重複的特點,從而形成各種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的麵貌及形成各個民族獨特的曆史過程,每個民族正是用自己獨特的曆史文化來充實與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我們在這裏要強調的是,俄羅斯民族性格的極端化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文化的極端化。俄羅斯人性格中的善和惡也不是均衡的,善總是比惡要珍重好多倍。而且文化是建立在善的基礎上而不是惡的上麵的。一個民族的文化總是在力求表達民間“善”集合的東西。在這裏我們不能把文化和國家混淆起來。現在大家公認的原理是:文化是人民中最優秀的成分的聚合物,它是經過幾百年、幾千年沙裏澄金式的淘汰過濾之後才逐步形成的。我們在這兒講的民族性格,實際上不是講的個體。一個民族與一個人比起來,當然要複雜很多。“一個民族由於受文化傳統、曆史熏陶、地域因素的影響,總能表現出獨特的一麵。”比如我們常講美國人的隨意、法國人的浪漫、德國人的嚴謹、日本人的曖昧、西班牙人的熱情、英國人的守舊等等。這就是說,當我們麵對一個民族時,總能體會出它突出的獨特的一麵。因此,我們認為俄羅斯民族性格就是研究俄羅斯文化的一個切入點。民族性格是在長期曆史發展中形成的為本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狀態,也是一個民族社會經濟、曆史傳統、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環境特點在民族精神麵貌上的反映,並通過語言、文化藝術、社會風尚、生活習俗、宗教以及對祖國對人民對故鄉的眷戀等形式,表現出本民族的愛好、興趣、能力、氣質、性格、情操和自豪感。俄羅斯民族性格與俄羅斯曆史文化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係,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成為影響和決定俄國社會形態和社會變革的深層原因。近百年來,俄羅斯民族走過的曆程對我國以至整個世界的格局都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要研究俄羅斯的今天,就必須回顧它的曆史;要解釋俄羅斯的現狀,就必須研究它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定式。別爾嘉耶夫說過:俄羅斯思想正是與俄羅斯民族的特點和使命相適應的。這就是說,所謂的俄羅斯思想就是研究俄羅斯曆史命運的特殊性、俄羅斯民族的個性特點以及它在世界上的使命和任務的。我們通過對俄羅斯曆史命運及俄羅斯民族性格特點的分析,就能更深地觸摸到現代俄羅斯思想的曆史深厚積澱,從而獲得對俄羅斯文化和思想的整體認識。

俄羅斯的民族性格始終是個令人費解的謎(НЕРАЗГАДАННАЯТАЙНА),甚至我們借助任何學問都無法弄懂它,以至於恰達耶夫講隻有用信仰才能理解俄羅斯的特點。但俄羅斯的信仰、俄羅斯民族所蘊藏的無窮潛力、俄羅斯文化的偉大預見性始終活在俄羅斯人民的心裏。無論它遇到多大的困難及碰到多大的挫折俄羅斯人都能對付。普希金的詩歌最能反映俄羅斯民族的精神,他這樣寫道:

俄羅斯真的強大無比?

СИЛЬНАЛИРОССИЯ?

無論是戰爭、動亂和瘟疫

ВОЙНАИМОР,

還是外來的風暴與壓力;

ИБУНТИВНЕШНИХНАПОР,

不管它們如何發狂地折磨俄羅斯,

ЕЁБЕСНУЯСЬПОТРЯСЯЛИ,

你看,俄羅斯依然堅強地屹立在那裏!

СМОТРИТЕЖЕ:ВСЁСТОИТОНА!

在這裏我們要強調俄羅斯人對俄羅斯的信仰始終表現在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上,表現在對自己祖國曆史與文化的不懈探索與追求上,以及俄羅斯人對祖國無比美好的大自然的熱愛上。我們抄錄幾段俄羅斯作家描寫俄羅斯大自然的詩文,以供參考。先抄錄阿· 克· 托爾斯泰的一首俄文詩歌,並試譯如下,我們從這些詩文的字裏行間看到俄羅斯人對自己社會文化和自然文化的無比深厚的感情:

我喜愛俄羅斯的大自然,

МИЛАΜНЕРУССКАЯПРИРОДА

和故鄉百姓的平淡人生;

ИБЫТРОДНОГОМНЕНАРОДА;

每天看到的是一幅幅好圖畫:

ΒСЁЕЖЕДНЕВНЫЕКАРТИНЫ:

田野、鄉莊,平原有多麼齊整,

ПОЛЯСЁЛА,ИРАВНИНЫ,

還有那搖曳中森林裏的喧鬧,

ИШУМКОЛЕБЛЕМЫХЛЕСОВ,

再加上帶著露珠草地上的鐮刀聲,

ИЗВОНКОСЫВЛУГУРОСИСТОМ,

又跺腳又打口哨的舞蹈,

ИПЛЯСКАСТОПАНЬЕМИСВИСТОМ

還夾雜著莊稼漢的粗喉嚨。

ПОДГОВОРНАШИХМУЖИЧКОВ暢

草原上楚瑪克人的宿營地,

ВСТЕПИЧУМАЦКИЕНОЧЛЕГИ,

河流漫無止境的咆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