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民為抗擊韃靼蒙古人的入侵及統治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1237 年蒙古軍攻打梁讚,梁讚大公率軍民奮力抵抗,但終因兵力懸殊,寡不敵眾,整個梁讚被夷為平地。1238 年莫斯科被蒙古人占領,整個城市被摧毀,率軍抵抗的弗拉基米爾大公陣亡。1239 年蒙古人的鐵蹄又逼近基輔,韃靼人攻破城牆,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俄羅斯人傷亡慘重。俄羅斯人民英勇抗戰,嚴重地挫傷了蒙古人的西進力量,使得韃靼人在進攻西歐之前已變成了強弩之末了。這就為後來捷克人擋住了蒙古鐵蹄西進步伐創造了條件。俄羅斯人自己承受了韃靼人入侵的全部苦難,從而拯救了西歐,使得歐洲文明免受鐵蹄踐踏及奴役和恐怖,為西歐後來的順利發展創造了條件。
俄羅斯民族對人類曆史的第二次貢獻就是打敗拿破侖,即著名的1812年的衛國戰爭。1804 年法國獨裁者拿破侖稱帝,對外瘋狂擴張。他隻用5 年時間就征服了奧地利、荷蘭、普魯士、西班牙等國,成了歐洲霸主。拿破侖聲稱:再過5 年他將統治全世界。他認為俄國是他通往世界霸主地位的主要障礙。1811年,拿破侖已打到俄國邊界,成了多半個歐洲的主宰,但他仍不甘心。拿破侖狂妄地說:“五年以後,我就是世界的主人,還剩下一個俄國,我一定要壓倒它。”拿破侖打算在征服俄國之後,再集中兵力摧毀英國,以確立法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在入侵俄國之前,拿破侖已擁有60 萬大軍,其中直接投入俄國兵力總數為44萬,在俄國邊界上還有20萬後備兵力。而俄國兵力總數為54萬人左右,但西部邊界上的機動兵力僅20 萬。1812年5月初拿破侖離開巴黎,奔赴前線,1812年6月22日他簽署了對俄作戰命令。1812 年6 月24 日夜,法軍兵分三路(北路、中路、南路),攻入俄境,俄軍一路敗退。拿破侖揚言:“如果我抓住了基輔,我就抓住了俄國的腳;如果我攻占了彼得堡,我就抓住了俄國的頭;一旦攻占了莫斯科,我就擊中了它的心髒。”
拿破侖大軍進入俄境之後,急於大會戰。可俄軍不戰而退,打亂了拿破侖的計劃,也造成了法軍糧草不足,士兵疲憊不堪、開小差成風等問題。1812年8月16日法軍攻占俄北方重鎮斯摩棱斯克,經過兩天兩夜血戰,俄軍損失慘重,該城失守,俄軍再次撤退,但俄國軍民的堅忍不拔的精神使拿破侖十分震驚。到1812年8月20日,沙皇亞曆山大一世任命米· 伊· 庫圖佐夫(1745—1813)為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經過了50多年的戎馬生涯,身經百戰,且具備卓越的統帥能力。他上任俄軍士氣大振,新統帥決定在距莫斯科以西120公裏的博洛迪諾小村莊與法軍決戰。這裏地勢開闊,丘陵起伏。三條小河把博洛迪諾分為三塊,每塊都有一個製高點。東南兩麵還有茂密的森林可掩護。庫圖佐夫選擇此地決戰,意圖在保衛莫斯科,也想消耗法軍戰鬥力。
1812 年9月5日—7日,法軍集結兵力13暢5萬人,大炮587門;俄軍兵力為12暢6萬,大炮640門。經過7日激戰,雙方人員傷亡很大。俄方炮手堅守崗位,寧死不後退一步。法軍折兵5暢85萬人,俄方死亡3暢85萬人。到9月14日,庫圖佐夫決定放棄莫斯科,向西南方向撤退,駐守的市民組成近14 萬人的遊擊隊,與軍隊共同抗敵。將近20萬人的市民隻留下不足1萬人未參戰,且在9月14 日突發一場大火,把莫斯科燒得隻剩下300棟石頭房。拿破侖進城的人數達10 萬人。拿破侖在莫斯科一共待了35天。由於寒冷降臨及補給不足,拿破侖於10月19日下令撤離巳被破壞了的莫斯科。臨撤退時拿破侖下令炸毀克裏姆林宮,由於導火線被雨水淋濕,隻炸毀了兩座塔樓,燒毀了多棱宮,其他建築幸存下來了。12 月18 日,拿破侖丟下他的軍隊,秘密返回巴黎,企圖重整旗鼓。撤退時庫圖佐夫率俄軍民痛擊法軍,法軍戰死的有12暢5 萬人,凍餓而死的達12暢3 萬人,被俘的有20多萬人。他的餘部於12 月24 日逃出俄境時隻剩下不足3 萬人了。1812 年的衛國戰爭是俄國曆史上光輝的一頁,是俄羅斯人民的一部民族史詩。托爾斯泰長篇小說枟戰爭與和平枠是描述1812 年衛國戰爭的不朽名篇。1812 年衛國戰爭有力地打擊了拿破侖稱霸世界的野心,捍衛了俄國獨立,表現俄國人民的愛國主義與英雄主義,也為世界軍事藝術寶庫增添了不少內容,尤其是提供了如何戰勝強大的來犯之敵的經驗。
第三次更為大家所熟悉,這就是1941—1945年偉大的衛國戰爭。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率領下,打垮了窮凶極惡的希特勒。從1938年3月11日到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用了近3年工夫橫掃歐洲14國。在希特勒閃電戰術進攻下,波蘭抵抗了一個月,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隻抵抗了6周就亡國了。比利時堅持了8天,荷蘭隻打了5 天就投降了。到1940 年底,希特勒德國占領區達400 萬平方公裏,人口達3暢3 億。他們從被占區掠走4 億噸煤,3 億噸鋁,1600 萬噸鋼,190 多萬名技術人員及廉價勞動力。實際上德國是集中了全歐洲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對付蘇聯的。希特勒在做好充分準備之後,於6 月22日淩晨4時對蘇聯進行突然襲擊,企圖在一個半月之內占領蘇聯全境。斯大林領導蘇聯軍民奮起反抗。希特勒動用了其最精銳的153個師的兵力入侵蘇聯,占其總兵力的72%,希特勒對付英法聯軍的兵力僅19個師。衛國戰爭持續了1 418天,其中戰鬥激烈的就有1 320個晝夜,占其總天數的93%,其激烈殘酷程度是空前的。在4年多的戰爭中,德國在蘇德戰場上損失了75%兵力(約607個師),被擊落的飛機77000架,被摧毀的德國坦克5萬輛,大炮17萬門。蘇聯軍民為取得這場勝利也付出了巨大代價:蘇人口損失達2700~2800萬,財富損失額達1280億美元(世界各國損失總額為2600 億美元)。戰後許多重災區找不到一個完整的家庭。蘇聯軍民戰勝希特勒法西斯的曆史功績永載史冊。他們拯救了世界文明,也為此承受了巨大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