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故事,提高幼兒想象力和語言能力
1.看一看,說一說
遊戲準備:
與故事題材有關的圖畫。
遊戲玩法:
父母和幼兒對坐,然後由父母講一個簡短的故事,請幼兒接著這個故事往下編故事結尾,大約兩分鍾的時間。借助與故事題材有關的圖畫,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畫上的內容,鼓勵幼兒是否還有其他的故事結尾。父母和幼兒,你一言我一語,看看編的這些故事多奇妙啊!
遊戲提示:
通過遊戲,提高幼兒的想像力和語言能力。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與故事題材有關的圖畫。
遊戲玩法:
父母和幼兒對坐,你一言我一語的,合編一個故事。出示相關的圖畫,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畫上的內容,鼓勵幼兒是否還有其他的故事結尾,並領唱“編故事”兒歌:“小小圖片真神奇,美好故事在畫裏,隻是故事沒結尾,仔細看,大膽想,不一樣的才叫棒。寶寶請注意,編完故事講出來,爸爸媽媽也愛聽,大家誇我了不起。”
遊戲提示:
家長應鼓勵幼兒編出不同的故事結尾,以激發幼兒豐富的想像力。生活中有很多題材,隻要留心觀察都可以豐富故事的內容。比如蛇尾和蛇頭爭吵,誰的功勞大,大灰狼等。
二、童話故事,“與狼共舞”學製狼
1.狼和七隻小山羊
遊戲問題:
一天早上,大灰狼趁著羊媽媽尋找食物,假惺惺地要邀請七隻小山羊共進早餐,於是羊寶寶們都蹦蹦跳跳去赴約。
可是大灰狼根本就沒有準備早餐,小山羊有些生氣,這時大灰狼露出猙獰麵孔:“朋友們,今天我要把你們當作我的最美味早餐。”小山羊一聽,不好,趕緊都躲起來。狡猾的狼找到了它們,把它們一隻隻吞進肚子裏。輪到最後一隻了,大灰狼想吃掉它。可是這隻小山羊非常機靈,它迅速一閃躲進了大灶裏,並且全身弄得都是灰:“狼哥哥,你還是把我洗幹淨吃,這樣味道才會更鮮美。”大狼想:讓我把它洗幹淨再吃吧。
大狼在門外提來一桶水,拿著毛巾和肥皂回來了。可是羊到哪兒去了,大狼氣得到處找。
這時小山羊,早已跑出去了。“壞大狼要吃羊”,小山羊一邊飛快地跑,一邊大聲地喊,並撥打了110。
“滴嘟,滴嘟……”一會兒,警車來了,大灰狼被送進了動物園。
提出問題:
其它的小山羊都被吃掉了,最後一隻不但沒被吃掉,而且沉著勇敢,智鬥大灰狼,它是運用什麼計謀與大灰狼周旋呢?
思維過程:
在生死關頭,這隻小山羊表現機智沉著,它通過弄髒自己,麻痹對方,迂回周旋,爭取時間,終於取得了最後勝利。
三、名人成長故事,給幼兒樹立成長榜樣
司馬光砸缸
遊戲問題: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夏季的一天,他和小朋友們一起在院子裏玩耍。庭院裏有口大水缸,缸裏盛著滿滿的清水。一個小朋友捉迷藏時,一不小心,“咕咚”一聲,掉進大水缸裏,其他小朋友被突如其來的事情嚇呆了,可司馬光這個孩子卻沉著、冷靜思考,想辦法要把小朋友救出來。
提出問題:
小朋友掉進大水缸,在這緊急關頭,司馬光想出了什麼辦法救人呢?
思維過程:
司馬光是個聰明的孩子,一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他冷靜思考,從水缸裏把小朋友撈出來,是不可能的,因為自己力量小;於是他從另一方麵想,把水放出來,讓小朋友脫離水,生命就保住了。在這緊急關頭,司馬光急中生智,抱起一塊石頭朝水缸下邊砸去,“嘭”的一聲,水缸被砸開一個大洞,水嘩嘩往外流,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
四、成語故事,開卷即有益
“開卷有益”的由來
遊戲問題:
宋初,宋太宗趙光義,非常喜歡讀書,於是他命令宰相李昉等編寫一部規模宏大的頗有參考價值的參考書。全書共有一千卷,分五十五個門類。當時大臣們認為皇帝每天要處理很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麼大的一部書,會過度傷神,容易讓很多事情被耽誤,同時也不一定每天都要看書。趙光義卻很喜歡閱讀《太平禦覽》,每天要看三卷,常常是三更半夜還在看書,如果當天沒有時間,第二天就抽時間補讀。不到一年時間趙光義便把這本書看完了。
提出問題:
在處理身體、國家大事和讀書這個問題上,趙光義是怎樣看待讀書呢?
思維過程:
趙光義是一位勤奮的皇帝。在趙光義眼裏,身體固然重要,但讀書可以陶冶性情,修養身心,從而身心和諧,有益健康。讀書雖然消耗人的精力,但處理國家大事需要卓越才能和廣泛的知識基礎,而讀書可以增長知識,豐富文學修養,拓寬知識麵,對處理國家大事是大有益處的。何況《太平禦覽》這是一部頗具價值的好書。“開卷有益”,隻要打開書本,總有好處的,所以他一點兒也不感到累。
五、英語故事,讓幼兒開心學英語
Hello,Hi
遊戲問題:
從前,狐狸特別害怕公雞,因為公雞頭上長著紅紅冠子,狐狸以為那是一團火,所以見到公雞就逃。一天,公雞遇見了狐狸,公雞熱情地上前打招呼,“Hello”第二天,公雞又遇見狐狸,再次上前打招呼,“Hi”“Hi”狐狸說完轉身就跑了。
第三天,第四天都這樣,公雞感到很奇怪。
過了幾天,公雞又見到狐狸,“Hi,你為什麼一見到我就跑啊。”公雞說。“我怕,我怕你頭上那團火啊。”狐狸指著公雞冠子回答。“那哪是火啊,”公雞笑了,“那是肉冠子,不信來摸摸。”狐狸戰戰兢兢地過來一摸,果然不是火,“噢,原來是這樣!”說完,狐狸就撲上去,想吃掉公雞,“救命啊。”公雞嚇得連飛帶跳逃走了。
“唉,我真不該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別人。”公雞一想起這件事就後悔。
提出問題:
為什麼同樣是見麵情景,公雞第一次問候用“Hello”,以後都是“Hi”呢?
思維過程:
在英語裏,“Hello”為生活中常用的問候語,用於較隨便場合。“Hi”比“Hello”還隨便些,用於熟悉的人之間。
六、益智故事,幼兒益智必讀
1.糊塗的老猴
遊戲問題:
有一隻老猴,在森林裏看見一群孩子利用灌水方法,把掉進樹洞裏的皮球撈出來。於是自以為學到了本領,蹦蹦跳跳回家了。碰巧的是,這隻老猴領著她的孩子們到森林裏去玩,一不留神,一個小猴子不小心掉進了樹洞裏,正當大家急得團團轉的時候,老猴胸有成竹地說:“大家不要著急,我自有辦法救出它。”說完便到河邊端來滿滿的一盆水灌進了樹洞裏。過了好久,小猴子從樹洞裏浮出來。老猴急忙上前,卻發現小猴肚子被水灌得鼓鼓的,原來他被淹死了。
提出問題:
為什麼皮球會馬上從水裏浮上來,而小猴子不可以呢?
思維過程:
因為物體在水中的時候分別有一個向上的浮力和一個向下的重力作用在它上麵,當物體承受的浮力大於重力時,物體就浮上來,反之則會沉下去。由於皮球較輕,它的浮力大於它本身的重力,所以很快就浮了起來。小猴子本身的重力剛開始比浮力大,所以不能浮上來;待肚子裏灌滿水後,身體慢慢膨脹起來,就浮起來了,不過小猴子已被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