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幾何體遊戲,立體世界的魅力
1.摸一摸,說一說(幾何體的種類)
遊戲準備:
球體、圓柱體、長方體及立方體的塑料物品及圖卡。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球體、圓柱體、長方體及立方體的塑料物品並告知名稱,讓幼兒看看摸摸,感知幾何體造型。然後父母從一堆塑料物品中拿出一件,讓幼兒說出這是什麼造型,並讓幼兒從一堆圖卡中,選出與之相對應的幾何體圖卡來,看看幼兒觀察力和判斷力如何。
遊戲提示:
通過遊戲,培養幼兒認知幾何體造型,並能夠說出它們的名稱,幫助孩子初步領略立體世界的魅力。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球體、圓柱體、長方體及立方體的塑料物品及圖卡。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球體塑料物品,讓幼兒摸一摸,拍一拍,告訴他這是球,能滾動;再拿出長方體及正方體的塑料物品,讓幼兒摸一摸,告訴他這是長方體或者正方體,能放得穩,打開蓋子,並讓孩子往裏麵裝東西;再拿出圓柱體,讓幼兒摸一摸,抱一抱,告訴他這是圓柱體,能放得穩,也能滾動,打開蓋子,並讓孩子往裏麵裝東西。
然後把已準備的球體、圓柱體、長方體及正方體的塑料物品及圖卡分開成兩堆,父母從中拿出一件塑料物品,讓孩子說出幾何體的形狀,並選出相對應的一張圖片。
遊戲提示:
視幼兒具體情況,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想想,平時所見到的還有什麼東西是球體(圓柱體、正方體或長方體等),培養幼兒記憶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圓形遊戲,一天一個循環
1.看一看,說一說
遊戲準備:
一些圓形物體,像氣球、鍾表、小球、圓形鏡子、棋子等,硬紙,水彩筆和圓規。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一件圓形物體,如鍾表,讓幼兒看看,並說出“圓”形;
父母再幫他尋找生活中圓形物品,比如,家裏桌麵是圓形的,而阿姨家桌麵不是圓形的,汽水瓶蓋也是圓形的等。
在寶寶學會認識圓形,能說出圓形名稱之後,做一次晝夜模擬,讓他理解一天“二十四小時交替”的現象。
遊戲提示:
通過遊戲,認識平麵幾何圖形的基本形狀圓形,並能說出“圓”這個詞,理解圓的“周而複始,循環往複”的含義。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一些圓形物體,像氣球、鍾表、小球、圓形鏡子、棋子等,硬紙,水彩筆,圓規。
遊戲玩法:
父母抱著寶寶,指著氣球、鍾表、小球、圓形鏡子、棋子等這些圓形物品,說:“寶寶快來看,這些東西都是圓形的,圓圓的氣球,圓圓的鍾表……”
媽媽反複地對寶寶說,然後問寶寶,“這些東西都是圓形的嗎?”如能獲得肯定地回答“是圓形的”最好,否則反複這樣問下去。
接著讓寶寶指出家中常見圓形物體,如碗、圓鏡子、車軲轆、圓形的盤子、臉盆、鍋等,並讓寶寶想想哪些物體還是圓形的,比如家裏的桌麵是圓形的,而阿姨家的桌麵不是圓的……
為了讓孩子理解“圓”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製作一麵微型太陽鍾:找一個圓形的大瓶蓋,左手按住,右手用水彩筆沿邊緣在硬紙上畫一圈,移開瓶蓋,看看畫出了什麼——圓形。把這個圓形剪下來,讓孩子摸摸四周,感知圓形的光滑無棱角。
拿出圓規,一隻受損的圓規腳,代表時針,另外一隻圓規腳代表分針。圓規的軸心做成鍾麵的軸心,一邊幫助寶寶回憶每天所發生的事:早起、中餐、夜睡、早起……一邊轉動時針和分針,“寶寶,這是一天的早晨(正午、夜晚,第二天的早上……)時,我們正在穿衣起床(和家人一起吃中餐,關燈睡覺,第二天早起……)。”在這過程中並適時地停幾秒鍾,便於畫圖。
遊戲提示:
遊戲適合一歲以上的寶寶。媽媽須指出具體物體教寶寶認識圓形,等寶寶初步形成圓形概念後,可以指出一些方形物體問寶寶是否是圓形。
三、穿紙而過的硬幣,圓形的魔術
1.比一比,學一學
遊戲準備:
5分硬幣和一張隻有2分硬幣大小的空洞的紙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一枚5分硬幣,並出示一張隻有2分硬幣大小的空洞的紙,讓幼兒比較一下,硬幣和空洞哪個大?並向幼兒解釋,“我要把它推下去,穿過這張紙的空洞。”
遊戲提示:
通過遊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訓練幼兒的仔細觀察能力。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5分硬幣和一張隻有2分硬幣大小的空洞的紙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一枚5分硬幣,和一張隻有2分硬幣大小的空洞的紙,讓幼兒拿起硬幣,與這個空洞比比大小,看看硬幣和空洞,哪個更大?能不能直接把硬幣穿過空洞?
父母拿起硬幣放在左掌上方,向幼兒說明,“我要把硬幣推下去,而且不弄破紙張。”為了便於幼兒仔細觀察遊戲的過程,以及激發幼兒對遊戲的興趣,當父母把硬幣往下推時,要表現出很吃力的樣子,上下左右都推不過去,“哇,它已經堵在門口上了。”讓幼兒知道硬幣此刻在哪,等著看你的好戲。接著你把紙張對折後,把洞口部分輕輕地向兩邊拉開,使洞呈橢圓形。“我再加把勁,就可以把硬幣推下去了。”你一邊說一邊迅速地讓5分硬幣,從洞口滑下來。然後慢慢攤開紙張,“哇,硬幣在這了,它已經穿過來了!”讓幼兒按照你的方法,繼續遊戲。
遊戲提示:
視幼兒智力發展的具體情況,可以問問幼兒,“5分硬幣,為什麼一開始不能穿過空洞,而對折後洞口呈橢圓形就能穿過呢?”訓練幼兒的多向思維能力。
四、認識形狀,物體的基本外形
1.摸一摸,說一說(形狀的種類)
遊戲準備:
圓形、三角形、四邊形形狀的塑料物品及圖卡。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圓形、三角形、四邊形形狀的塑料物品,讓幼兒看看摸摸,感知形狀。父母從一堆塑料物品中拿出一件,讓幼兒說出這是什麼形狀的圓形,並讓幼兒從一堆圖卡中,選出與之相對應形狀的圖卡來,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遊戲提示:
通過遊戲,培養幼兒認知幾何圖形,幫助孩子逐步建立起數學圖形觀念。
2.學我樣
遊戲準備:
圓形、三角形、四邊形形狀的塑料物品及圖卡。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圓形塑料物品,一邊教幼兒唱,“圓圓形,像車輪,滑圓無角無震動。”一邊讓幼兒看看摸摸圓形的四周,感受圓形光滑無棱角。
接著父母拿出三角形塑料物品,比如屋架結構,一邊教幼兒唱,“三角形,很穩定,做成屋架保平衡。”一邊讓幼兒看看摸摸,用手感受與圓形的不同:不光滑,有三個尖角。父母可以教幼兒一起數數數1、2、3,三角形的三個邊的特征。
父母拿出四邊形塑料物品,一邊教幼兒唱,“長方形,正方形,四角四邊方方正。”一邊讓幼兒看看摸摸,父母可以教幼兒一起數1、2、3、4,四邊形的四條邊的特征。
為了加深孩子對形狀的認識,父母把已準備的塑料物品和圖卡分開,父母拿出一件塑料物品,讓孩子說出這是什麼形狀的圖形,並讓孩子從圖卡中拿出相對應的一張。
遊戲提示:
視幼兒具體情況,家長可以鼓勵幼兒思考,平時所見到還有什麼東西是圓形(三角形、四邊形等),培養幼兒記憶能力和想像能力。
五、造型遊戲,鍛煉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1.拚一拚,搭一搭
遊戲準備:
球體、圓柱體、長方體及立方體塑料物品若幹。
遊戲玩法:
父母隨意拿出一兩件塑料物品,讓幼兒拚搭造型,要求拚搭的造型漂亮並有創意。
遊戲提示:
培養幼兒的形象思維,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2.學我樣
遊戲準備:球體、圓柱體、長方體及立方體塑料物品若幹。
遊戲玩法:
父母從塑料物品中拿出幾件,拚搭造型,比如房子、金魚等,讓幼兒看一看,激起幼兒的興趣。接著邊拆邊讓幼兒說說,它們都是由什麼形狀的幾何體組成的。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圓柱體的用途真廣,既可以做成漂亮的金魚眼睛,又可以做成香噴噴蛋糕。寶寶,你來當設計家,設計自己喜歡的東西吧!”當孩子做成了心目中的“作品”,家長應及時給予鼓勵,“寶寶做了幾個禮品盒,真漂亮呀!”
遊戲提示:
父母可以在旁邊指導,幫助幼兒想像,比如家裏的房子、漂亮的小金魚、可愛寵物狗等。
六、模型遊戲,激發幼兒高度直覺力
1.做一做,數一數(幾何體的構成)
遊戲準備:
牙簽、橡皮泥和直尺。
遊戲玩法:
父母拿出牙簽和橡皮泥,讓幼兒動手做一做,用牙簽當做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棱,用橡皮泥當作頂點,做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模型。讓幼兒正確地說出“長方體”或“正方體”,並讓幼兒把模型拿在手上玩,分別數出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幾個頂點、幾條棱,問孩子,它們的棱長是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