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形式:
準備好鉛筆和紙,幫助你的孩子把家中的直係家庭成員的名字羅列在一張紙上。在每位家庭成員下麵,列出你所想到的他們的外貌特征——他們眼睛的形狀大小,鼻子的形狀大小,耳朵的形狀(耳垂大還是小),或許還有他們是否能朝中間卷起舌頭。記得提醒你的孩子所有的這些特征都是可遺傳的,我們擁有很強的隱性基因。找出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什麼異同。
遺傳學是解釋地球上生物擁有自己外貌和行為方式的原因的科學。在每個細胞裏都有十分小的染色體,正是它們裝載著不同的遺傳信息,造就我們。告訴你的孩子,他是接受了來自父親和母親的不同基因,有時還能看出是誰給了他們的外貌特征。
遊戲問答:
問:在孩子臉上,指出他的大鼻子、圓臉等,有沒有爸爸的遺傳基因呢?
答:謝謝你,爸爸,給了我一個大鼻子。
十、冰山之謎
遊戲目的:
讓孩子自己動手,親身體驗冰山漂浮的感覺。
遊戲形式:
所需材料和工具:一個盛有水的透明大碗、冰塊托盤、食用色素、有柄水罐、塑料罐、勺子。
在水中加入食用色素,倒入塑料瓶或罐中製成一些“迷你冰山”,你可以把它們做成不同的顏色,但別將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
把這些有顏色的水用勺子仔細裝進冰塊托盤中,如果你願意,也可以裝在其他容器中。將托盤放入冰箱的冷凍室,直到水變成冰塊。
在等待冰塊的期間,你可以將碗中倒滿水,然後從冰箱裏將冰塊取出。
把這些彩色的冰塊放進水裏,它們會沉下去嗎?在碗的側麵觀察,看到這些冰融化了嗎?它們到底會怎麼樣?
拿冰塊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冰塊有可能會粘在孩子的皮膚上,為了防止皮膚凍傷,最好把冰塊盒放入水中,再倒出冰塊。
遊戲問答:
問:冰山能不能浮在水麵上嗎?
答:冰山如何漂浮是自然界裏一個有趣的問題,冰山是漂浮在南極和北極寒冷海水中的大塊浮冰,有的冰山甚至比城市還大,它們重達幾千噸。
十一、信息傳遞
遊戲目的:
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在偽裝遊戲中獲得樂趣。
遊戲形式:
先從班上選出一個小朋友充當“電子眼”,他先站到教室外麵等候遊戲開始。
其他的小朋友手牽手圍成圓圈而坐,選出一個小朋友當“信息源”,負責發送信息。“信息源”在遊戲開始前知會大家他要把信息發給哪個小朋友,比如:我要發信息給王力。
請站在教室外等候的“電子眼”返回教室,並站在圓圈中央,遊戲開始。
“信息源”輕輕捏一下他左邊或者右邊小朋友的手,表示他將信息傳出了,接受信息的小朋友感覺手捏了一下,這表明這個小朋友接收了信息,於是要立即捏一下另一邊的小朋友,以便將信息繼續傳遞下去,以此方式傳遞直到信息傳遞到王力為止。
“電子眼”必須仔細觀察小朋友的動作,以便發現誰正在傳遞信息,如果能找到,那他便勝利了,被發現在傳遞信息的小朋友則失敗了,他就是下一輪遊戲的“電子眼”了。
遊戲問答:
問:怎樣才能在遊戲過程中不被“電子眼”識破呢?
答:此遊戲不僅需要小朋友之間團結一致,而且還要求小朋友會一點點偽裝,這樣“電子眼”再厲害也無從下“眼”了。
十二、遲到的春天
遊戲目標:
開發孩子智力思維,掌握周圍季節變化。
遊戲玩法:
準備一杯深色土,一杯淺色沙,一隻玻璃盤,一隻沒有燈罩的燈,兩隻溫度計,鉛筆,紙。把玻璃盤放在燈旁邊,一半的盤子裝深色土,一半盤子裝淺色沙。每邊各插一支溫度計,記下每一邊的溫度。打開燈,照射盤子30分鍾,然後比較新溫度和開始時溫度。
遊戲問答:
問:古詩中說:人間四月芳菲天,山寺桃花始盛開,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即便是緯度相同地區,總有些地方春天比另外一些地方春天來得晚,為什麼呢?
答:淺色的沙在光能轉化成熱能之前,就已將大部分光線反射回去,深色的土吸收了光,並轉化成熱能,所以深色土會比較熱,太陽光照射到地球時也是這樣,深色地區充分地吸收了陽光,天氣很快變暖了,淺色地區吸收陽光少,天氣變暖速度就會比較慢,所以,在同緯度下,大雪覆蓋地區春天都來得比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