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農村改革
穩定並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自願、有償的原則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搞好土地承包流轉中的仲裁服務。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全麵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基本完成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製等改革任務。深化農村金融體製改革,規範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金融組織,發揮農村信用社的支農作用,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體係。穩步推進集體林權改革。加快征地製度改革,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製。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務功能。
大力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著重抓好村黨組織建設,同步推進村民自治組織和其他村級組織配套建設。積極推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推進政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製。
專欄4新農村建設重點工程大型糧棉油生產基地和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在糧食主產區集中連片建設高產穩產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繼續建設優質棉基地、優質油料帶。在13個糧食主產區的484個糧食主產縣(場),建設萬畝連片標準糧田,實施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控和農機裝備推進等項目。
沃土工程。對增產潛力大的中低產田加大耕地質量建設力度,配套建設不同類型的土肥新技術集成轉化示範基地,使項目實施區的中低產田耕地基礎地力提高一個等級。
植保工程。完善縣(市)級基層站點和省級分中心,建設一批生態和生物控災示範基地、農藥安全測試評價中心和生物技術測試區域中心。
大型灌區續建配套改造和中部四省大型排澇泵站改造。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更新改造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已有大型排澇泵站。
種養業良種工程。建設農作物種質資源庫、農作物改良中心、良種繁育基地,畜禽水產原良種場、水產遺傳育種中心、種質資源場及檢測中心等。
動物防疫體係。建設和完善動物疫病監測預警、預防控製、檢疫監督、獸藥質量監察及殘留監控、防疫技術支撐、防疫物質保障六大係統。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係。建設國家級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農產品質檢中心、區域性質檢中心,省級綜合性農產品質檢中心和縣級農產品檢測站。
農村飲水安全。解決1億農村居民飲用高氟水、高砷水、苦鹹水、汙染水和血吸蟲病區、微生物超標等水質不達標及局部地區嚴重缺水問題。
農村公路。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120萬公裏,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行政村通公路。
農村沼氣。建設以沼氣池、改圈、改廁、改廚為基本內容的農村戶用沼氣,以及部分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大中型沼氣工程。
送電到村和綠色能源縣工程。建成50個綠色能源示範縣,利用電網延伸、風力發電、小水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解決350萬戶無電人口用電問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係。以中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為重點,同步建設縣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縣中醫院(民族醫院)。
農村計劃生育服務體係。以中西部地區縣、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為重點,建設縣級服務站、中心鄉鎮服務站、流動服務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