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生產性服務業

大力發展主要麵向生產者的服務業,細化深化專業化分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第一節 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交通基礎設施,做好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銜接,發揮組合效率和整體優勢,建設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係。

加快發展鐵路運輸。重點建設客運專線、城際軌道交通、煤運通道,初步形成快速客運和煤炭運輸網絡。擴展西部地區路網,強化中部地區路網,完善東部地區路網。加強集裝箱運輸係統和主要客貨樞紐建設。建設鐵路新線1.7萬公裏,其中客運專線7000公裏。

進一步完善公路網絡。重點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國家高速公路網骨架。繼續完善國道、省道幹線公路網絡,打通省際間通道,發揮路網整體效率。公路總裏程達到230萬公裏,其中高速公路6.5萬公裏。

積極發展水路運輸。完善沿海沿江港口布局,重點建設集裝箱、煤炭、進口油氣和鐵礦石中轉運輸係統,擴大港口吞吐能力。改善出海口航道,提高內河通航條件,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和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推進江海聯運。

優化民用機場布局。擴充大型機場,完善中型機場,增加小型機場,提高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機場密度。完善航線網絡。建設現代化空中交通管理係統。

鐵路。建設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廣州至深圳、哈爾濱至大連、鄭州至西安、上海至寧波至深圳、南京至武漢至成都等客運專線,北京至天津、上海至南京、上海至杭州、南京至杭州、廣州至珠海等城際軌道交通,向塘至湄州灣、蘭州至重慶、太原至中衛(銀川)鐵路和青藏鐵路延伸線,大同至秦皇島、朔州至黃驊鐵路擴能改造。

公路。建設北京至上海、北京至福州、北京至香港(澳門)、北京至昆明、北京至哈爾濱、沈陽至海口、包頭至茂名、青島至銀川、南京至洛陽、上海至西安、上海至重慶、上海至昆明、福州至銀川、廣州至昆明等高速公路。

港口。建設大連、唐山、天津、青島、上海、寧波—舟山、福州、廈門、深圳、廣州、湛江及防城等沿海港口的煤炭、進口油氣、進口鐵礦石中轉運輸係統和集裝箱運輸係統。適時建設華東、華南地區煤炭中轉儲存基地。

水運。建設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珠江口出海航道工程,長江水係、珠江水係和京杭運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重慶、武漢、南京等內河港口建設。

機場。擴建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成都、深圳、西安、烏魯木齊、鄭州、武漢等機場,遷建昆明、合肥等機場,在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新建支線機場。

優化運輸資源配置。強化樞紐銜接和集疏運配套,促進運輸一體化。開發應用高速重載、大型專業化運載、新一代航行係統等高新技術,推廣集裝箱多式聯運和快遞服務。應用信息技術提升運輸管理水平,推廣智能交通運輸體係。發展貨運代理、客貨營銷等運輸中介服務。建設上海、天津、大連等國際航運中心。

第二節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

推廣現代物流管理技術,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實現企業物資采購、生產組織、產品銷售和再生資源回收的係列化運作。培育專業化物流企業,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標準化體係,加強物流新技術開發利用,推進物流信息化。加強物流基礎設施整合,建設大型物流樞紐,發展區域性物流中心。

第三節 有序發展金融服務業

健全金融體係,完善服務功能,創新服務品種,提高服務質量。規範發展多種所有製形式的中小銀行以及證券公司、財務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鼓勵金融創新,穩步發展綜合類金融服務,支持發展網上金融服務。積極發展麵向中小企業的融資和小額信貸。完善支付結算體係,提高支付清算效率。健全金融市場的登記、托管、交易、清算係統。發展境外金融服務和外彙風險管理、綜合理財等,為企業跨境經營提供便利服務和外彙避險工具。

拓寬保險服務領域,發展養老、醫療保險,發揮商業保險在健全社會保障體係中的重要作用。發展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建立國家支持的農業和巨災再保險體係。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發展網上保險等新的服務方式。

第四節 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

改善郵政和電信基礎業務,發展增值業務,開發新興業務,促進普遍服務。調整電信業務結構,發展互聯網產業。

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法律環境、信用和安全認證體係,建設安全、便捷的在線支付服務平台。發展企業間電子商務,推廣麵向中小企業、重點行業和區域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