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211”和“985”工程。繼續加強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形成一批處於學術前沿的新興和交叉學科,部分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推進人才強國戰略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牢固樹立科學人才觀,壯大人才隊伍,提高人才素質,優化人才結構,完善用人機製,發揮人才作用,促進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

第一節 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實施黨政人才培養工程,完善培訓製度,加強理論教育、專業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黨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質和執政能力,建設高素質黨政領導人才隊伍。實施企業家培養工程,培養造就一批富有創新意識和能力、適應經濟全球化要求的企業家,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職業化、市場化。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戰略高技術人才培養工程,重點培養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和戰略科學家。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加強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和引導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為國服務。積極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

第二節 創新人才工作機製

推進市場配置人才資源,消除人才市場發展的體製性障礙,規範人才市場管理,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社會環境。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完善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幹部人事分類管理體製,健全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選拔任用和激勵保障機製。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係,注重在實踐中鍛煉培養人才。深化職稱製度改革。貫徹實施公務員法,完善公務員製度。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要加大人才資源開發投入,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形成多元化投入機製。

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製改革

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建立決策科學、權責對等、分工合理、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製,加快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

第一節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以及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的原則,合理界定政府職責範圍,加強各級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優化組織結構,減少行政層級,理順職責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實現政府職責、機構和編製的科學化、規範化、法定化。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及地方各級政府間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麵的權責。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第二節 健全政府決策機製

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製,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谘詢、社會公示和聽證以及決策失誤責任追究製度。推行政務公開並逐步實現製度化,完善政府新聞發布製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全麵推進依法行政,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實行綜合執法,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建立執法責任追究製。推行政府問責製,完善行政賠償製度。

第三節 深化投資體製改革

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逐步縮小政府對投資項目的核準範圍,健全企業投資項目核準製和備案製。合理界定政府投資範圍和中央與地方的投資事權,改進和完善決策規則和程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立政府投資項目決策責任追究製。建立和完善投資調控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