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赳赳銳士(3 / 3)

灌嬰周勃二人來至校場正前方,灌嬰揚起手臂,軍士們才停止了呼喊。灌嬰看向一旁的副將道:“太尉大人久在軍旅,沙場宿將了,這些兵馬配置,比你我還了然於胸呢,就不必一一介紹了。”說罷,灌嬰看向周勃道:“太尉請隨我來。”說罷,便引領周勃來至排頭第一輛戰車前道:“漢承秦製,此車是四馬所拉,車上配置銳士三人,馭手一人,戟士一人,弩手一人,這是中原車戰的標配。”灌嬰歎了口氣看向周勃說道:“車兵是漢國數量最多的機動部隊,曆經數百年尚應用於戰陣廝殺之中,雖然殺傷力不俗,可我始終覺得,這敵百變,戰法亦當百變。這戰車極依賴於地勢形勝,雖然可以在中原稱雄,可若是與匈奴相遇,雖然防禦性上略勝一籌,可這速度和靈活皆比不上匈奴的駿馬彎刀。且這些戰車運送不便,戰陣之上極易耗損,終不是應對匈奴的長久之計啊。”

周勃聞聽此言,緩緩點了點頭:“老將軍一語便道破了車兵的弊端,隻可惜無人重視啊。”

灌嬰引領著周勃繼續向前走,來至一輛高大的弩車前說道:“此乃漢軍攻堅戰中常配備的弩車,兩軸三輪,以轆轤引弦,箭矢長十尺,可穿透十數人。”

周勃微微點頭說道:“當年高皇帝北伐匈奴,軍中帶的就是這樣的弩車,可一箭射穿匈奴的戰馬。”

灌嬰看向周勃說道:“可這弩車的弊端便在於操作笨重,不能連發,與匈奴對陣,隻能發出去一箭便來不及再次裝填,與匈奴快速的攻擊想比,這弩車可是捉襟見肘啊。”

周勃沉下頭默默說道:“戰車防禦有餘,而攻擊不足。這弩車攻擊有餘,而防禦不足。若是能將這二者的優勢相結合,能守能攻就好了......”

“正是這個道理啊。”灌嬰引領著周勃將營中大小攻堅,野戰的各類戰車皆看過一遍後,他一指前方說道:“太尉大人,那邊排列的是老夫新練的輕騎營。”

周勃忙跟著灌嬰邁步上前,隻見前方騎在戰馬上整齊排列的數百名軍士皆是隻著輕甲,腰挎一把十煉環刀,身背一把輕弩,馬上載著足夠食用三日的軍糧。

灌嬰開口說道:“當年白登一戰,漢軍就是吃虧在了這騎兵上,這輕騎營是老夫專為對付匈奴而練,他們舍掉那些沉重的厚甲,穿輕甲,挎環刀,這樣一來,機動性和靈活性便大大提高,隻可惜,漢國的馬匹較為羸弱,若是能得到匈奴的馬種,在漢軍將士中大力推廣,就好了。”

今日在幕府中時,周勃便已注意到,二十年前那場白登之戰在灌嬰的心中烙下了永遠的疤痕。來到這校場之後,灌嬰車騎營中的各類兵種配備更是樣樣針對匈奴而設,周勃很理解灌嬰的心情,他們這些老弟兄跟隨高祖皇帝滅前秦,滅項羽,可最終竟在和北方夷狄的交鋒上吃了苦頭,以至於這二十年來,偌大的中原王朝竟隻能靠女人和珠寶在匈奴麵前卑微求和,匈奴不滅,漢國如何興盛呢?

方才灌嬰所陳述的漢軍裝備上的一係列弊端,周勃一一記在了心裏,還是那句話,匈奴之禍,有和親在暫時緩和,尚隻算是肌膚之患,而外戚亂政卻是燃眉之急。

待這外戚之亂被平定了,待漢國的內部安寧了,發展國力,革新軍備,反擊匈奴,周勃的心中這樣想著,高皇帝曾歌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國偌大之國,漢人錚錚鐵骨,全國上下皆為銳士,全國上下皆為猛士。

日頭漸漸西沉,周勃對車騎營上上下下一一看過之後,對於這些軍士的實力,對於灌嬰的心思,都已了然於胸。晚霞已出現在半空,映照的天地之間一片燦爛,西山車騎營內再次唱起了高皇帝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