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長陵定儲君(2 / 3)

劉啟恍然想起了這句話,他點了點頭道:“對,父皇當時是對孩兒這麼說的。”

“可是你真的記在心裏了麼?”劉恒笑了笑道:“你當時聽過之後便忘了,因為你還小,這種大道理你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劉啟沉下頭,口中默默說道:“孩兒是不太明白。”

“就拿你失手打死吳太子這件事來說吧。”劉恒看向兒子說道:“沒錯,此事皆是因那吳太子出言不遜,無禮在先,你一怒之下便拿起棋盤砸向了他的腦袋,若是平常百姓家,父皇非但不會罰你,反而還會獎勵你,這同樣是人,我們憑什麼就要受他們的欺負?可這裏不是尋常百姓家,父皇也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家長。”

劉啟認真的傾聽著,劉恒繼續說道:“凡事既要看對錯,可有時這利弊要比對錯更重要。那吳王劉濞是出了名的大壞蛋,他身為一個藩王,說到底還是父皇手下的人臣,可他呢?在自己的封國內開山銖錢,下海煮鹽,吃穿用度比父皇還要奢華,可是父皇不去動他,而是暫且忍下這口氣,父皇想憑借德行讓他信服。”劉恒看向兒子說道:“難道父皇不知他是個壞蛋,難道父皇就想這樣忍氣吞聲麼?父皇這樣做,是因為你皇爺爺留下的這份基業還很微弱。這國弱民窮,若是朝廷和地方藩王之間的矛盾再一激化,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將是難以彌補的。正因如此,父皇不能動他,更不能嘉獎你,而是要委屈你,罰你來此給他的兒子守靈,這樣才不會落下口實,這樣才能暫時穩住吳王。”

劉啟緩緩點了點頭:“父皇的苦心,孩兒似乎明白了......”

“你還小,不會真正明白的。”劉恒笑了笑,伸出右手輕輕的拍了拍劉啟的腦袋道:“這些道理等你到了父皇這個年齡,自然就明白了。但是有一點,父皇希望通過這半年的守靈能讓你記住,日後為人處世,性格要多收斂一些,做什麼事要多思前想後一些,明白了麼?”

劉啟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孩兒記住了。”

劉恒望著麵前懂事的小劉啟,欣慰的笑了:“今天是你九歲的生日,這又長大了一歲,該懂事啦。”說罷,劉恒轉頭朝太廟外道:“端上來吧。”

隻見一名內侍端著一張食盤走進來,他將食盤雙手放在劉啟麵前,伸手打開蓋子,還泛著熱氣的羊肉湯呈現在劉啟的麵前。劉恒指了指羊肉湯笑道:“剛做好就給你呈過來了,快趁熱吃吧。”

劉啟答應一聲,忙雙手端起碗來大口咀嚼起來,碗中肉盡後,又將兩袖捋起,抱著湯碗咕嘟嘟喝了個見底,美美的打了個飽嗝後,他將碗放下,臉上洋溢著喜悅的顏色,自被罰至這裏守靈後,兩個月來,劉啟從未吃到過如此的美食。

劉啟擦了擦嘴後,看向父皇道:“父皇,姐姐和弟弟怎麼沒來?”

劉恒笑了笑道:“劉嫖和劉武是整日在你奶奶身邊為你求情啊,父皇今日本想將他兩個一起帶來,但父皇想到還有要事要和你說,說這件事的時候還是隻有你我父子二人在場比較好。”

劉啟聽到父皇竟有要事要和自己商量,忙振作精神,看向父皇道:“父皇有什麼事?”

劉恒站起身向劉啟伸出右手說道:“來,這件事要在你皇爺爺的靈位前說。”

劉啟不知父皇想要說什麼,但看到他一臉嚴肅的神情,知道一定不是小事,故忙站起身跟隨劉恒邁步走至高皇帝的靈位前。

麵對著高皇帝的靈位,劉恒開口說道:“四子劉恒在此謹告高祖皇帝在上,劉恒初繼大位,各地藩王擁兵自重,常有不服調遣之意,窺於皇位之心。嫡長子劉啟,處事性情皆隨高祖,若嚴加管教,日後必成大器。劉恒決意,待劉啟服刑期滿之後,即立為太子,以示我漢家天下源源不斷,龍脈興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