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科考(二)(2 / 2)

經過最後各考官的擊中評閱,評出一等卷六份,二等卷七份。縣令王秉豪額外拿出一份試卷,對著眾閱卷官道:

“這裏有一份試卷,本官不知取舍,請諸位大人共議。”

接著,縣令將試卷攤在閱卷台上。

提督學政宋浩見是牧淩風的科考試卷,並沒有作聲,縣丞李默然同教諭等將視線停留在牧淩風所答的試卷上,也發現了縣令不置可否卻又舍不得將其落卷的原因。

“這份試卷,乃是上上之卷,然,用典必有出處,試卷第三題,“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這一用典從何出?“

……一陣沉默,眾人思考了良久也未從浩瀚的知識中找出這一典故一絲一毫的文獻記載。

見眾人不語,宋浩知道大家都在等待自己的意見看法。如弱將此卷評為“落卷”,實為可惜,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牧淩風行文結構嚴謹,文風自由灑脫,說理深刻。但凡用典必有出處,沒有出處的用典畢竟何以成典?最後,宋浩拍板:

“此卷就評為二等卷吧,如過考生是個人才,我等也算不埋沒,將來若考生鄉試高中,進士及第,我等今日之評卷也是一樁美談。”宋浩捋了捋胡須,對眾人道。

閱卷完畢,有小吏送來點心、元宵等果腹之食。提督學政宋浩接連吃了兩碗元宵,心道:

“牧淩風果然是個難得的人才,若讓老夫作答,也作不出如此上佳的策論。必要時,也可提攜指點一二。”

翌日,長樂縣科考放榜,長樂縣縣學教諭向參加科考的秀才生員宣讀了考試最終結果,首先公布的是試卷被評為一等的六名考生。

“一等試卷考生有劉賢,馬季中,李伯謙……”

牧淩風見沒有自己的名字,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果如所料,劍走偏鋒成為了“落卷”。

也罷,明年七月秋闈前的錄遺,再考一次……牧淩風在心裏對自己如是說道。

“二等試卷考生有吳伯明,紀峰……牧淩風……恭喜以上十三名生員獲取明年秋闈鄉試資格,凡未參加此次科考及科考成績未評為一二等都可在明年七月參加錄遺考試,通過錄遺考試的參加八月秋闈。”

教諭宣讀完考試結果,牧淩風有如被雷劈過的蛤蟆一般,有些犯傻地說不出話來,細細一想,憑自己的應答,至少也是一等試卷,之所以降為二等卷,十有八九處在策論用典上,用典必有出處,自己在策論中“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原本就是自己杜撰出來的論據。閱卷官手下留情將試卷評為二等,對於自己來說乃是不幸中的萬幸。

回到家中不久,牧淩風便接到了提督學政宋浩邀請自己今晚到月仙樓赴宴的請柬。牧淩風隱約感到,萬神月仙樓這場飯局不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