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海豚睡眠的研究(2 / 3)

青蛙長壽的秘密

1782年,在法國巴黎近郊地下45米深處的石灰岩層裏,竟然發現石頭內藏有4隻活著的蟾蜍。科學家們對石灰岩層進行了鑒定,證實它是在100多萬年前形成的。這意味著這四隻蟾蜍在岩石內,已生存了100多萬年了。

1946年7月,在美洲墨西哥的石油礦床裏,發現了一隻冬眠的青蛙。地質學家通過對這個礦床的科學測定,認為這個礦床是200多萬年前形成的。也就是說這隻青蛙在礦層內,已生存了200多萬年。

青蛙、蟾蜍為什麼它們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呢?生物學家們經實驗發現:當氣溫上升10度時,青蛙和蟾蜍的新陳代謝會加快兩至三倍;而氣溫下降10度時,代謝作用則減慢到1/3。因此,不少科學家認為,埋藏在礦層、岩石內的青蛙和蟾蜍,幾乎處於恒溫的狀態。它們幾乎不進行新陳代謝,也不消耗能量,所以能長期不吃東西生存下來。

美國的一位科學家還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幾隻即將進入冬眠的蛙進行降溫處理,降至零下6度,並保持一個星期,之後再慢慢地升溫解凍,結果發現蛙還活著。他取出蛙的肌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發現有甘油存在。因此他認為青蛙、蟾蜍之所以能活那麼久,與它們冬眠時體內形成的甘油有關。

螃蟹橫行解說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一幅畫有螃蟹的寫生畫上,題寫了“看你橫行到幾時”7個大字。這是他借題對權勢們的尖銳指責。那麼螃蟹為什麼橫行呢?這還得從螃蟹的老祖宗說起。

研究地質曆史上地球磁場變化規律的科學,叫古地磁學。在地質曆史時期,地球磁場常有改變的現象,甚至磁南極和磁北極也發生倒轉。從距今69萬年至243萬年,地球磁場和現在基本相反。再往前,從243萬年至332萬年,地磁場方向又與現在基本相同;再往前又是相反。

地磁場的倒轉,往往造成某些古生物生活習性的改變,甚至滅絕。現代地磁測量認為,近100多年以來,地球磁極正在移動。

螃蟹橫行的道理就在於:它是一種出現很早的節肢動物,它的祖先曾經曆過多次地磁場的倒轉。而每次地磁場的改變,都使螃蟹內耳中用來定方向的小磁粒跟著改變,甚至失去定向效應,從而使其經緯不分,隻得權且橫行。

直至今天,螃蟹的後代還是橫行的。如果地磁場繼續改變,螃蟹也有直行的時候。除螃蟹橫行外,還有墨魚的倒行、海龜的回遊、候鳥的遷徙等,都與地磁場及其變化密切相關。

老鼠不能絕跡的奧秘

老鼠在哺乳動物中,個體數量最多,分布最廣,但它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危害,可算是人類的敵人。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在想方設法消滅老鼠,但始終不能使它絕滅。

人們先用機械的辦法捕殺老鼠,但這種辦法殺滅老鼠的數量十分有限。近幾十年來,人們發明了許多殺滅老鼠的藥物。可每次用一段時間後,這些藥物也就失去了作用。

據說,蘇格蘭的一個農戶,發現了不怕老鼠藥的老鼠。科學家研究發現,這種老鼠已具有遺傳性的抗藥能力。也就是說這種老鼠已具備了抗藥的基因,它們的子子孫孫也都能抵抗藥害。

老鼠不但不怕藥害,而且連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核放射也不怕。據1977年7月的美國《地理雜誌》報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在西太平洋埃尼威托克環礁的恩格比島,和其他島嶼上試驗原子彈,炸出一個巨大的彈坑,同時放射出強大的射線。

幾年後,生物學家來到恩格比島,發現島上的植物、暗礁下的魚類以及泥土,都還有放射物質,可是島上仍有許多老鼠。這些老鼠長得健壯,既沒有殘疾,也沒有畸形。這可能與老鼠洞穴有一定的防禦作用有關。然而,老鼠本身的抵抗能力,也是十分令人驚訝的。

有趣的是,老鼠也有集體自殺的現象。

在挪威、瑞典等北歐地區,有一種老鼠,叫旅鼠。這種老鼠體長010米至015米,尾巴短,毛呈黑褐色。每隔三四年,當旅鼠缺乏食物時,就成群結隊地離山而去。它們跋山涉水,前赴後繼,勇往直前,沿途的植物全部被吃完。它們一直走到大海邊,跳入海中,全部被淹死。

1981年春,在西藏墨脫的一個江邊拐彎處,成群的老鼠從四麵八方聚集在那兒,集體從山崖頂上往江裏跳。結果所有老鼠都被翻騰的江水淹死了。

老鼠集體自殺的原因還不清楚,有的科學家認為,可能那些到了海邊的老鼠,認為海洋也隻不過是一條它們可以遊過的小溪或一潭水,而沒有意識到那是遊向死亡。

從表麵上看,每一次自殺的老鼠數量很大。然而,老鼠的繁殖力強,成活率高,一隻母鼠在自然狀態下,每胎可產出5隻至10隻幼鼠,最多的可達24隻,妊娠期隻有21天,母鼠在分娩當天就可以再次受孕。幼鼠經過30天至40天發育成熟,其中的雌性,即加入繁衍後代的行列。如此往複,母鼠一年可以生育5000左右子女,至於孫子、孫女、曾子、曾孫輩已多到無法計算。所以說自殺的老鼠與老鼠的總體數量相比,那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了。

老鼠為什麼不能滅絕,它為什麼有如此大的抵抗能力呢?要揭開這些令人費解的謎,還需要科學家們不斷地探究。

蟋蟀好鬥的緣由

蟋蟀好鬥,幾乎人人皆知。蟋蟀為什麼如此好鬥呢?這還要從蟋蟀的生活習性談起。

蟋蟀好鬥,是和雄蟲獨居習性分不開的。蟋蟀雄蟲總是獨立棲息在土穴、牆縫裏。隻是在交配期才和雌蟲同居一處,但絕不和雄蟲住在一起。這種習性,有人稱為隔離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