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進故意的說道:“這個設點,最好設在基礎好、條件成熟的沿海地區,浙江不錯,水陸交通便利,有優良的造船技術還有出海的傳統,最重要的是,接近絲綢產地,出海所攜的貨物可以輕易備齊,這是官的愚見。”
“沒錯,浙江盛產布、絹、綢,這些是重要的外貿資源,虞愛卿果然眼光獨到。”隆慶聞言,高興地說。
“皇上,恕臣不敢苟同。”徐階突然開口說道。
裕王楞了一下,麵色顯得有點尷尬,不過他的心理素質很好,聽到也不怒,而是有些奇怪地說:“哦,不知徐愛卿有可高見。”
徐階一臉正色地說:“皇上,浙江是魚米之鄉,是有名的產糧大省、納稅大戶,每年都為國庫貢獻甚多,其產出的絲綢、茶葉也是商業往來重要商品,開海禁是好,但是一些百姓還沒教化,倭寇還沒完全剿滅,再加上海盜橫行,若然選擇浙江為試點,一旦處理不好,到時影響到經濟民生和國庫收入,那對大明不利。”
頓了一下,徐階繼續說:“論基礎條件,浙江是最合適,但放在大明的角度,最合適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裕王是一個沒什麼主見的人,聞言馬上說:“對,對,浙江不能亂,再選,再選。”
重開海禁,先試點的地方,肯定首當其中,誰也難預料是福還是禍,很明顯,徐階背後那些金主,既想拿到開海禁帶來的紅利,又不想冒風險。
這算盤打得真響。
“不知首輔大人覺得哪裏好呢?”虞進開口反問道。
徐階沉默了一下,最後才緩緩說了二個字:“福建。”
“為何是福建?”
“福建自漢唐以來,就有出海通番的習慣,百姓多以海舶為利,善於造船,航海經驗豐富,有著視淵若陵、衽革輕生的冒險精神,這具備基本海外貿易條件,此外,福建巡撫塗****,基於福建百姓出海走私屢禁不止,多次上書,要求開海禁,這樣可以易私販而為公販,這也算朝廷從諫如流,虞府丞,你認為如何?”
解釋完,徐階還將了虞進一軍。
嘉靖喜歡煉丹,那是少理政事,隆慶直接就是不想理,朝廷很多事,都是徐階說了算,本不想解釋太多,不過在隆慶麵前,也不好顯得自己太獨斷,於是很耐心給虞進解釋。
要不是隆慶對虞進有一種莫名的信任,堅持要虞進處理這件事,徐階都想派心腹去辦好這件事,可是隆慶一開始就指定是虞進,徐首輔隻能表示支持。
內部首輔都說話了,虞進也不好多說什麼,隻是點點頭說:“大人高見。”
隆慶說過,這一次不會給太多的幫助,經費更是自籌,自己現在是兩眼一摸黑,背後自然不能少了徐階的支持,特別是徐階背後那群金主的支持,不僅是資金方麵的支持,更要他們在海禁方麵出力。
隻能順著他的意思。
看到虞進不再有疑心問,徐階又扭頭對隆慶說:“皇上的意思是?”
“嗬嗬,徐愛卿說得好,以朕之見,就按徐愛卿說的力吧。”隆慶笑容可掬的說。
開海禁,是利是弊,隆慶也沒太大的把握,棄浙江選福建,在福建找個小地方作試點,要是搞好了,大明受益,就是搞砸了,也沒多少損失,於是一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