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進沒有意見,隆慶沒有意見,徐階自然更沒意見,開海禁建立一個模範點,就定在福建。
“皇上,不知微臣什麼時候起行?”虞進開口問道。
隆慶:“這個......”
徐階接過話頭:“打鐵要趁鐵,自然越快越好,不過中秋佳節快到,都說人月兩團圓,虞府丞不如安心在家過完中秋,本官想,那時吏部的公文也應議好了。”
“對對對”隆慶也附和道:“虞老夫人好不容易從老家趕來與愛卿團聚,這麼快愛卿又要到福建,朕也是心中有愧。”
對於虞進家的情況,隆慶也是知道的,虞進的老娘和妹妹跑到京城團聚,這才多久,虞進又要跑到福建,說實在有點不近人情。
“謝皇上。”
虞進說完,馬上又向徐階行禮道:“下官才疏學淺,見識不多,到福建設點之事,還要首輔大人多多指點。”
任何一項國策,有利也有弊,對一些人有利,也會讓一些人抵觸,要是這麼容易解決,就不需要借用遺詔的名義,還要徐階竭盡全力。
花了這麼多心思,開海禁還是進展緩慢。
福建那地方,山高皇帝遠,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想辦好這件事,自然不能少了徐階,要知道,他為此謀劃了很久,虞進也相信,徐階也樂意幫助,因為開海禁就是他一力推行。
這符合雙方的利益。
要是推行得不順利,徐階前麵的努力就付諸之流水。
“隻要有利於大明,本官一定竭盡所能,為虞府丞分憂。”徐階笑嗬嗬地說。
“啊~”
說話間,隆慶長長打了一個嗬欠,打完嗬欠,自顧站起來:“朕有些乏了,二位愛卿,你們慢慢聊吧,朕先去休息一下。”
後世有一些學渣,一拿起功課就頭痛,聽外語就能催眠,如果把這些準則放在隆慶身上,那他就是一個政渣,一聽到政務就腦袋發脹,想起今天和一名新進宮的才人約好遊園,設點的事稍有眉目,馬上找借口遁了。
和美女一起遊玩,這可比談這些傷腦筋的政事好趣得多。
“恭送皇上。”虞進和徐階隻能對他行禮。
相處久了,也知這位大爺的脾氣。
這樣也好,隆慶越是懶怠,二人的權力就越大,換一個角度來說,這總比不懂裝懂亂指揮強,這算是有自知之明。
隆慶快要出門房時,突然收住腳步,扭頭對虞進說:“虞愛卿,談完正事,就到禦花園走走,嗯,皇兒聽說你進宮,說要找你玩呢。”
雖說隆慶大半心思都放在女人身上,但他對兒子還是很不錯的。
“臣,遵旨。”
交待完後,隆慶這才高高興興地離開。
“嗬嗬,沒想到皇子對虞府丞這樣好。”一旁的徐階笑著說。
虞進苦笑一下,有些無奈地說:“皇子畢竟年幼,還沒有定性,好玩是人之常情,像下官的能耐,也就是哄哄孩子,不像首輔大人,那是大明的砥柱中流,無法替代。”
“無法替代”這個詞用得不錯,而虞進的尊敬也讓徐階很滿意,聞言摸了一下美須,麵帶微笑說:“虞府丞智勇雙全,有膽色擔當,是年輕一代的翹楚,老夫對你還是很看好的。”
沒想到自己在一代“名相”心中,評價這麼高,虞進都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聞言連忙謙虛道:“不敢,還要大人多多提攜。”
徐階輕輕放下手中的茶盞,微笑地說:“虞府丞,你我同朝為臣又相互欣賞,不必多禮。”
“是,大人。”
“對了,虞府丞可有表字?”
“有,下官表字思遠。”
“思遠?多思,長遠?不錯,這字起得好。”徐階沉思了一下,點頭說:“那老夫就喚你思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