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利益與考核(2 / 2)

這字是進京時趙錦所賜,虞進一直很少用,聽到徐階問,這才說出來,聽到徐階的話,虞進馬上應道:“這是晚生的榮幸。”

官場上,不太熟悉的,就相互稱官名或籍貫,而交係好的人才會稱表字,徐階主動問虞進的表字,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虞進知道,徐階背後,有一個龐大的利益群體,而這個利益群體致力於對外貿易,於是徐階在開海禁上不遺餘力,現在虞進作為特使,推動開海禁,所以徐階才會對自己假以顏色。

隆慶隻是懶,並不笨,他把開設出海貿易試點的事交給自己,也是不想徐階一支獨大。

都是人精。

“思遠,說說你對試點的看法。”

虞進知道,這是徐階給自己出的一道考題,他對自己有多看重,或者說自己能從徐階哪裏得到多少幫助,就看自己答得好不好。

稍稍組織一下思路,虞進這才開口說道:“開海禁,並不是單純放開貿易,也不是單純為了增益國庫,而是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繼續說。”看到虞進停下來,徐階繼續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商行千裏,也是為一個利字,為國庫增收的同時,也要保證商人利益,做到互利互惠,這樣才能長久,開設出海貿易點,也就是開設海關,為大明把關。”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商品都能貿易,違禁品不能進,也不能出,對一些大明急需的資源,采取低關稅,鼓勵商人多進,而一些不是急需、滋長奢侈之風的商品,收以重稅,用稅率來調節進出的貨物,當然,打擊私販、維護商人的正當利益,也是開海禁的重中之重。”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虞進也有些累了,稍稍喘了一口氣,這才對徐階行禮說:“晚生想到的,暫時就這麼多,還請大人多多指正。”

“好”徐階拍了一下手,一臉高興地說:“不錯,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思遠,你說得很好,不誇張地說,你已經超出老夫對你的期待。”

虞進在遺詔風波中,表現非常突出,也就是那時起,徐階才正眼看待這位後起之秀,這次隆慶還沒和他商議,就指定虞進去辦開海禁的事,一開始徐階有些失望,覺得隆慶有些胡鬧。

一個十八歲、乳臭未幹的少年,能做什麼?

可是隆慶新政,大權在握徐階也不想給新皇留下貪權的印象,本想等隆慶碰個釘子,最後等他出麵收撿殘局,沒想到聽虞進一說,他馬上意識到不容小視。

虞進說的話不多,但他的表達的意思,已超出徐階的期待,特別是利用稅收來調節進出貨品的舉動,更是新穎。

明朝還沒有海禁前,是由市舶司負責收稅,主要收稅方式有二種,一種是傳統的三十稅一,由於貨品五花八門,難以估算價值,也留有很大腐敗空間;而另一種,也是比較流行的一種是按船的長度收取,大約是一丈五以內的船收銀五錢,然後每長五尺加收五錢不等。

有些船主為了省下稅銀,把船造得很高,或把貨堆得很高,不僅造成國庫的流失,也留有禍患。

用靈活多變的稅率,達到調節的目的,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大人過獎”虞進雙手一攤:“說易做難,現在要錢沒錢,要人沒人,也沒接觸過這方麵,可以說兩眼一抹眼,還請首輔大人給下官指一條明路。”

多一個朋友,總好多一個敵人,現在是徐階手握大權,就是未來,也是他的學生張居正掌控朝廷,有機會,虞進自然要抱一下大腿。

徐階也沒有虛偽,或者說虞進不值得他玩弄機鋒,聞言點點頭說:“聽說浙江溫州風旗號的劉東家,在貿易方麵有不少獨到的見解,思遠有空可以找他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