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2 / 2)

杜鵑花也盛開在《沉香屑第一爐香》中:

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鵑花,正在開著,花朵兒粉紅裏略帶些黃,是鮮亮的蝦子紅。牆裏的春天,不過是虛應個景兒,誰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牆裏的春延燒到牆外去,滿山轟轟烈烈開著野杜鵑,那灼灼的紅色,一路摧枯拉朽燒下山坡子去了。杜鵑花外麵,就是那濃藍的海,海裏泊著白色的大船。

紅色的野杜鵑反襯葛薇龍蓬勃的青春向往和不甘寂寞的心態。她不可壓抑的情愛,宛如這個“摧枯拉朽燒下山坡子去了”的杜鵑,一炬而灰,虛幻愛情如同鏡中花水中月,飛蛾撲火,最終是慘烈而悲涼,“春心莫共花心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杜鵑花在梁家的客廳裏也有,隻是作為擺設,主人梁太太可沒有憐香惜玉的心腸:

梁太太趿上了鞋,把煙卷向一盆杜鵑花裏一丟,站起身來便走。那杜鵑花開得密密層層的,煙卷兒窩在花瓣子裏,一霎時就燒黃了一塊。

杜鵑花是香港早春常見的花,在沉悶的華南大學教授的眼中也是枯燥的漫長的歲月特征:

春天,滿山的杜鵑花在纏綿雨裏紅著,簌簌落落,落不完地落,紅不斷地紅。

《沉香屑第二爐香》

在張愛玲少女時代的香港求學經曆中,杜鵑花是學校裏春天的一抹亮色,多年以後在自傳性質的小說《小團圓》裏依舊盛開:“下了很多天的春雨,滿山兩種紅色的杜鵑花簌簌落個不停,蝦紅與紫桃色,地下都鋪滿了,還是一棵棵的滿樹粉紅花。”

胡蘭成在《論張愛玲》中寫道:“我可以想象,她覺得最可愛的是她自己,有如一枝嫣紅的杜鵑花,春之林野是為她而存在。”將張愛玲比喻成春之林野中的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