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發奎同馬青,舒自力,郝家泉,何長生,關青山,方小英等人化裝成朝山,朝海的香客,於農曆九月十九日(據傳說是觀世音菩薩得道日),來到了名聞遐邇的佛教聖地——小南海。它位於漢江最大直流冷水河源頭,黑洞子底下陰河出水口處三麵環山,崇山峻嶺,古樹斑竹蔽日的大峽穀底部。它前有和尚墳(修占小南海寺廟的聖僧譚和尚的佛塔)、魚洞子,後有青石關,左有大佛洞,右有仙女洞,九子洞,滴水崖。浩淼的地下暗河彙集了大巴山廣袤的山水,經過千回百轉,從大佛洞下麵,大峽穀盡頭的岩洞口噴湧而出,形成天然小湖泊,因洞口陰暗加之藍天碧樹的倒影下,湖水顯得黑沉沉,綠茵茵,民間俗稱“黑洞子”。洞口與河穀湖泊水麵持平,碧波蕩漾,紋絲不動。據洞口數十米下方,海水從自然形成的岩石大埧翻滾而下,白浪滔天,順著峽穀拍岸奔流,濤聲轟鳴。持火把進入黑洞數丈,隱約可見陰森恐怖的積水深潭,滴水叮咚,回聲震蕩,如鍾磐木魚之清音。沿深潭右岸扶著鐵欄杆步行數百米便無路可走,全是深不可測的地下暗河。洞頂崖壁的鍾乳石筍,石蓮,石柱,石人,石獸,若魚若蟲,若樓若亭,還有形似佛像的奇觀,栩栩如生,宛若地宮天宇,神秘莫測。
小南海始建於明朝光采萬曆年間,傳說是姓譚的雲遊高僧,發現這裏是個神奇聖潔秀美的仙境,冬暖夏涼的瑤池。立誌化緣積資,在黑洞子出水洞口,用石條拱起虹橋,橋麵上築成平台,修成堤埧。在平台堤埧上建起了觀世音菩薩端坐正中的“大雄寶殿”,藏經樓,禪房,客房,方丈室,膳房,走廊和山門前殿,泥塑木雕著,雷公電母,十八羅漢等各種神佛像。寬大的庭院可聚集上千善男信女聽高僧講經勸善和休息納涼觀景???正殿高大莊嚴肅穆鍍金的觀音菩薩和左右諸佛,儼然騰雲駕霧成仙坐蓮台。
清慈禧鑒於小南海是一顆鑲嵌於未蒼山北坡的璀璨明珠,欽贈《布潤天地》四個金匾大字,交懸於大雄寶殿門楣上端,以讚譽此地形勝。曆代文人墨客和權貴者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楹聯“天地幾閑身試問名利場中哪有此清涼世界;觀音好過客每到山水佳處更莫負洗滌胸懷。靜心侍佛。”;“水出黑洞天是岸,山登絕頂雲為峰。洞天佛地。”
何長生,關青山多次見過雲遊化緣和尚佛財僧。此僧四十多歲,有點像濟公和尚的瘋癡,由於他積理佛財有道,在寺廟裏很有威望,方丈都很敬重他,所有的佛財都由他保管。劉文勝利用他涉世麵廣和掌握大批佛財之長,花言巧語哄騙其參加了特務組織,並把帶來的特務活動經費交給佛財僧保管,每逢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來接一次頭,聽取一次情報,取一次特務活動經費。
今日香客如織,從早到晚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何長生,關青山四隻眼睛認真審視著每個僧尼人員,找遍了所有殿堂禪房,沒有發現佛財僧的影子。然後繞石繞樹從鼻陡叢林,上到大佛洞。相傳原名叫“大戶洞”,洞口築有石頭城樓,牆垛炮台,百萬富翁在洞內躲過毛、王三春的搶劫,後來演變成“大佛洞”,洞口寬大,塑一尊大佛,進入中洞則更加高大寬闊,素有“四海千山”,“九幽十頻”,“第一名山”之譽。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暗河千轉,鍾乳萬端,有石樓重迭,石筍如林,石柱撐天,石鳥朝鳳,石蓮雜雜,若水若玉,清幽奇觀,還有大象飲水,天狗望月,海豹蹲山,犀牛洗澡,坐井觀天,素身觀音,八仙聚會,臥佛成群,吼天獅子和鱉瞅蛋,雲峰塔???清幽奇觀,如臨仙境,彷佛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留有“亙古造化萬物象,鬼斧神工塑靈光,天上人間奇景觀,千姿百態洞中藏”的觀感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