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問政於楊(2)(2 / 2)

張開明笑,說,誌遠,要真按你這麼辦,你就不怕給自己整出幾個競爭對手出來。

楊誌遠搖頭,說,我不怕有序的正當的競爭。國內的市場這麼大,就是新營多出幾十成百的農業發展公司來,也沒辦法把這個市場占領。

張開明說,這倒也是。真要冒出上百家這樣的公司,我新營可就大發了。誌遠,你再說說‘金融創新’這一步棋怎麼走。

楊誌遠說,‘金融創新’首先要創新農村金融支持體係。金融係統對農業農村的支持功能弱化是當前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農民貸款難,難貸款的問題在新營這樣的農業縣比較突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農村信用社必須改變信貸模式,放寬農民的貸款條件,采取專項放貸,封閉運行的辦法,通過農戶與農戶之間的契約關係支持農民多戶聯保貸款,多方麵解決農業發展的融資問題。對於農戶千元左右的小額信貸,甚至可以無需擔保,直接實行誠信放貸。其實新營農戶目前的信貸規模,以千元左右的信貸為多,這是因為隻需一千元就可以讓一戶農民在農林畜牧、瓜果蔬菜的發展方麵注入強勁的動力。

向晚成明白楊誌遠在這些涉及農村工作的問題上是下了一番心力的,如果是因為自己剛才問起,楊誌遠就隨心所意地說出這麼多獨特的見解來,那他楊誌遠也太有才了。向晚成一時沒弄明白楊誌遠為什麼會如此苦心的研究農村問題,楊誌遠的目的何在?

向晚成不會想到,楊誌遠這是在看了中央農村工作小組發表在報紙上的一篇文章有感而發,工作小組在那篇文章中著重提到了農村的問題,文章中指出:堅持把加強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二是深化糧棉流通體製改革。三是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四是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五是加強農村扶貧開發。六是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

楊誌遠看到後覺得自己有必要寫點什麼,於是他結合自己這一年的工作實踐,對其中的幾點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剛剛把這些想法整理成信,寄給了李澤成。

楊誌遠知道自己的這些想法,既然自己能夠想到,其他人未必不會清楚。中央工作組在文章中如此慎重的提起,那麼農村問題的解決方案遲早會有結果。而現在就是一個摸索期,任何人都可以大膽的去嚐試去創新,一旦創新出了成績,那引起關注就在所難免。楊誌遠知道農村問題是一個事關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問題,中央也在探索,在集思廣益,以便找出一條最合適的解決途徑。楊誌遠覺得自己仁至義盡,他把自己想法的精髓毫無保留地貢獻了出來,把這麼一個巨大的繡球拋給了向晚成,現在就看向晚成敢不敢接了。

在坐的都是明白人,楊誌遠的這些想法一經說出來,大家自是明白了這些想法的含金量,大家除了震撼就是不安。向晚成的政治前途可以說與在座的諸人息息相關。張開明、洪然他們要好一些,都是縣委常委,發展潛力要比延平、伏湧軍、餘就要大,張開明甚至今後可能有機會和向晚成並駕齊驅。但大家都知道,如果固守新營,大家的上升空間都不大,唯一的辦法就是走出去。而走出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出政績,楊誌遠所說的這些其中心思想就是惠利於農,讓農民盡快富裕。這事情一旦成功,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政績,不是什麼花架子,其政治影響不言而喻。但任何事情在沒到最後,誰都不敢斷言其結果。既然有成功,也就會有失敗。如果失敗了,那結果也就隻有一個,作為主政者的向晚成隻會有二個結果,好一點就是去人大、政協養老;壞一點就是直接回家賣紅薯,別無它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