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笑,說,保不定秘書長也在交通賓館,考察組住在交通賓館,總有些後勤保障工作要做不是。
於小閩笑,說,這倒也是。
交通賓館離省政府並不遠,考察組的入住是楊誌遠和付國良幫助安排的,考慮到考察組這次到本省的目的,付國良就安排考察組住進了交通賓館的小樓裏,小樓獨立成棟,相隔甚遠,方便談話。考察組對省裏的安排很是滿意,連連誇付國良考慮的周到。楊誌遠除了上次送考察組入住,來過這裏,這幾天他是第二次來。
楊誌遠按要求來到三號樓,楊誌遠經過一二號樓的時候,瞟了一下,發現一二號樓前停有省政府的車,不用說,此時,一二號樓裏,有省政府部門的同事或者領導已經先他一步到達,正在對某人的是非曲直作出直觀的評價,考察組都找誰談過話,這個無從保密,但具體到每個人會怎麼評價被考察對象,這就屬於機密,一般不會外泄。
三號樓上麵有獨立的房間方便住宿,一樓則是一個大的會客室,楊誌遠敲了敲三號樓的門。有人打開門,是中紀委的一名副處級幹部,考察組到榆江,楊誌遠陪同付國良去接的機,雖然彼此不知名字,但也都有些麵熟,副處長看到楊誌遠進來,微微一笑,點點頭。楊誌遠走了進去,發現這次和自己談話的,竟然是李長海,考察組三人一組,這一組除了以上兩人還有最高檢的一名處長。李長海看到楊誌遠進來,微微一笑,和楊誌遠握手,然後一指沙發區,說,請坐。
楊誌遠參加過林原高架橋坍塌事故調查小組,發現這談話的座位很有意思,也有些講究,李長海所指的座位,位於李長海的右手第一個座位,如果按酒宴的排序,這個座位就可以算作是次席,也就是說這兩個座位是平等的,坐在這兩個座位上說話的兩個人都得微微側著身子,這樣的布局,就是為了使楊誌遠他們這些被找來談話的對象輕鬆說話,不會過於拘謹。而楊誌遠他們調查組就不一樣,一張桌子,椅子二高一低,楊誌遠他們居高臨下,被調查人員坐在低一等的椅子上,無形中就有了心理壓力。都是談話,一個是被調查,是懷疑對象;一個卻是為談心,是自己的同誌。一個簡單的座位,用心如此良苦,如此涇渭分明。
李長海是副組長,那他自然是這次的主談,李長海於居中的位置上坐了下來,待楊誌遠坐下,最高檢的處長在楊誌遠的對麵坐下,中紀委的副處長則自己搬來一張椅子,坐到了楊誌遠的旁邊,手持記事本,準備作談話筆錄。
一開始都是按既定的程序走,姓名、年齡、職務。然後是根據談話原則,在進行正式談話前,首先要對楊誌遠他們這些約談對象進行一次例行的投票,這個投票包括兩個方麵,一是,是否同意中央提拔使用被考察對象;二是,對被考察對象進行一些量化打分,具體包括德、能、勤、績、廉等方麵。
副處長把一張表格和鋼筆遞了過來,楊誌遠一看,表格上印著一個擬考察也就是擬提拔對象的名字,這是一個楊誌遠最熟悉不過的名字:付國良。
一看到‘付國良’的名字,楊誌遠心裏的謎團頓時都解開了,所有的一切也就好解釋了,對得上路。周至誠省長讓自己和付國良一起上機場去接考察組的成員,謎底就在於此,省長一開始就有想法讓付國良進入擬提拔名單,付國良是省政府的秘書長,考察組的食宿行以及考察組需要與省長進行協調、溝通這方麵的工作,付國良或多或少都會參與。付國良沒有進入名單倒也罷了,一旦入選6人名單,那付國良就得實行回避,付國良自然也就不適宜再擔當考察組與省政府聯絡員的事宜,這種事情就得由他楊誌遠接替。如此看來周至誠省長早有謀定,心思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