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海看了楊誌遠一眼,又看了兩位處長一眼,笑了笑,說,有人說,所謂的官德教育是一個很虛的東西,是一種表麵文章,你又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楊誌遠說,你要認為官德教育很虛,那我也表示認同,因為思想、道德層次的東西,本來就沒有一個可以衡量和評判的標準。官德教育進行了,有沒有實效,誰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我認為,教育的本意,就是要潛移默化地去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本質。嶽母刺字,是把字刺在身上,而官德教育,是把字把一條條德行良知刺在一個個共產黨員的心裏。
楊誌遠說,作為一個掌握權力的領導幹部,在運用權力的過程中,必須恪守與權力相一致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這樣才會少犯錯誤和不犯錯誤。我認為近年來屢屢曝光的官員違法行徑背後透露出的問題,說到底還是我們黨員幹部脫離勞苦大眾,一心為私,官德缺失的問題。為什麼現在的貪腐行為越來越多,出事官員的職務越來越高,為什麼出事官員所做之事匪夷所思,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民情激憤的地步,說到底還是官員道德淪喪。要知道如果手握公權力的官員喪德失恥,不僅僅是造成一時一地的不公,這種風氣一旦像瘟疫一樣蔓延,甚至還會動搖法治製度體係,而且一些官員的失德很可能造成了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短板”,使權大於法,亂用公權之風盛行,讓法失信於民,長此以往,國將危矣。
李長海說,楊誌遠同誌,你的見解犀利,但是不是有些危言聳聽了一些?
楊誌遠搖搖頭,說,這絕不是什麼危言聳聽,要知道一個黨員領導幹部一旦喪德,思想麻痹,遲早會導致思想和作風上的腐敗,而這種思想和作風上的腐敗和單純的經濟腐敗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因為它不僅會導致國家和民眾的經濟利益受損,而且還會從組織上和聲譽上敗壞整個幹部隊伍的形象,並可能由此衍生更多的不良現象,唯我獨尊,根本不把天下蒼生當回事,長此以往,肯定會激發更多的社會矛盾。本省剛剛發生的馬少強貪腐事件,就是這樣一例高級官員喪失道德倫理,置天下蒼生的生命尊嚴而不顧的典型案例,值得反省。
李長海說,那你認為官德教育就可以根除這種腐敗現象的發生嗎?
楊誌遠說,所謂知恥而後能治,官德教育的目的也就在於防,而非治,而真正的治理則需要高層從上而下,從法律層麵上加以約束、從嚴治理。
楊誌遠說完,說,李副組長,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李長海嗬嗬一笑,說,楊誌遠同誌,當然可以。
楊誌遠說,那你認為‘為人民服務’這話是‘虛’還是‘實’。
李長海看了楊誌遠一眼,一時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是好。幾年沒見,他覺得現在的楊誌遠比以前更為睿智也更為犀利,他一時也說不清楊誌遠這樣是好還是壞,當今官場,世風日下,而楊誌遠這樣一種個性如此鮮明鋒芒如此畢露的人,是否為當今官場所容,還真是個未知數。
楊誌遠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如此。這是組織談話,肯定會記錄在冊的,他大可以緩和一些,可是他心裏明白,考察組和自己的談話已經不僅僅是談付國良秘書長的人品、才學,它已經牽扯到了省長這大半年來在本省開展的官德素養教育、黨風廉政建設這個更高層次的問題,省長的肅風運動,隻怕是已經危及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所以才會借這次考察組的談話對省長的官德教育提出質疑。楊誌遠覺得有必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一吐為快,省長的肅風運動是對的,也是及時和必要的,他必須堅定地站在省長這一邊。
楊誌遠知道自己位低言微,自己的話對省長有沒有幫助,他也就不得而知了,這也不由他控製,反正該說的話他楊誌遠都說了,該做的他楊誌遠都做了,問心無愧也就是了。
楊誌遠走出三號樓,溯風已起,看來暖冬將去,寒流將至,本省的冬天真正來了。想想也是,眼看又快過年了,也該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