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多方會談(1)(2 / 2)

楊誌遠很明顯地感覺到了徐菊的變化,如果說中學時代的徐菊給楊誌遠的感覺是一朵開在角落裏芬芳自知的小花,那麼現在的徐菊給楊誌遠的感覺就是多了一份成熟和睿智。這大概就是經過生活曆練後的結果。

會談開始。

楊誌遠首先向鄉親們賠禮道歉,同時也向朱少石表示歉意。聲明‘社港群體事件’的發生錯不在鄉親們,也不在朱氏能源,而在政府,如果沒有政府胡亂作為在先,也就沒有後來一係列困擾楓樹灣鄉親和朱氏能源的事情發生。

楊誌遠態度誠懇,躬身向鄉親們和朱少石道歉。楊誌遠此舉讓朱少石一時不知所措,朱少石連連擺手,說楊書記禮重了,此事錯不在你,豈能讓你擔過。楊誌遠還是那話,錯了就是錯了,該擔當的就必須擔當。

徐菊代表鄉親們說話:“既然楊書記都承認政府有錯在先,那麼楊書記,我們楓樹灣村幾名正在上高中的孩子因為參與了上訪,被記錄在檔,留有汙點,此事是否恰當?是不是可以讓政府部門消除孩子們檔案裏的記錄,免得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這是楊誌遠不知道的,他望了孟路軍一眼,說:“孟縣長,這事情你可清楚?”

這件事孟路軍知道。

‘社港群體事件’發生打砸事情以後,陶然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動用大批警力,當場控製了一批參與打砸行為的群眾,‘社港群體事件’當天得以平息,盡管當天群眾燒毀了三輛警車和多台警用摩托車,但事態最終得以極快控製,沒有進一步惡化。楓樹灣與其他農村一樣,青壯年多在外打工,在村落裏留守的,以老人婦女諸多,當天上社港縣城上訪的上百鄉親,同樣以老人婦女為主體,當時正值暑假,有幾名暑假放學在家的同學隨親人一同上訪。後來事態惡化,學生血氣方剛,楓樹灣的幾名同學都參與了打砸行動,因此與其他參與鬧事的社會閑雜人員一同被拘。經過甄別,公安機關對同學們進行了批評教育,在同學們深刻地認識了自己的衝動行為給社會帶來的危害性、作了檢討之後,同學們第二天被予以釋放。

但同學們當天在公安機關作有筆錄,相應材料按慣例被移交給了學校,讓學校加強教育。這幾天新學期開學,同學們到學校報到才得知,筆錄已被學校作了存檔處理。學生中有倆人今年升入高三,在社港一中讀書,成績不錯,來年就將參加高考,一聽老師告知情況,這才知道事態嚴重,要知道此種記錄一旦入檔,哪怕高考成績再好,試想哪家高校在錄取時不思量萬分。徐菊所說,影響孩子們一輩子,就在於此,此話倒也不是危言聳聽,就憑這些記錄在檔的汙點,政審一關就過不去。

徐菊說:“楊書記,楓樹灣的鄉親們上訪,我並不認為有什麼錯,但孩子們參與打砸是做錯了,有些過激。現在孩子們已經知道錯了,正如你開始所說的,政府該給孩子們一個知錯改錯的機會,不能一棒子把孩子打到在地,讓他從此爬不起來。”

楊誌遠點頭,說:“鄉親們的此要求並不過分,此事事出有因,可以酌情予以考慮。孟縣長,你看是不是這樣,讓霍主任親自處理此事,由霍主任會同公安機關、教育部門協調解決處理,消除記錄,別讓這事影響同學們的前途。但凡在‘社港群體事件’中涉事的學生,隻要誠心認錯,也一並按此處理,你看如何?”

孟路軍點頭,說:“同意,我沒意見。”

霍亞軍說:“鄉親們放心,我回去後就按楊書記的指示辦。”

楊誌遠安慰楓樹灣的鄉親,說:“讓同學們好好讀書,別有什麼心理負擔,我希望明年聽到同學們金榜題名的捷報。”

這是一件事關孩子們前途的事情,這些天一直都壓在鄉親們的心中,此時見楊誌遠幹脆利落地同意解決,鄉親們頓時都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