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曉寧打楊誌遠的電話,沒想到楊誌遠竟然關機,以為楊誌遠在開會,範曉寧趕忙又打書記專號,是張穆雨接的。張穆雨一聽範曉寧這位省長大秘找楊書記,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因為楊誌遠臨走時有交代,對其行蹤務必保密,不可讓人知道,以免引起事端。楊誌遠與範曉寧當年一個書記秘書一個省長秘書,倆人關係好得沒話說。範曉寧不說什麼事,隻讓張穆雨把電話給楊誌遠,說趕緊的,把電話給楊書記同誌,本大秘有急事找。
張穆雨支支吾吾,範曉寧心裏就起了疑心,知道這事情不正常,楊誌遠這小子肯定有事,於是連唬帶騙,張穆雨豈是範曉寧的對手,不得不如實相告。範曉寧一聽楊誌遠偷偷回楊家坳給楊石老先生辦喪事去了,心裏一番琢磨,覺得這事隻怕還是得告訴朱明華省長。
本省政壇自周至誠書記調任沿海後,出現了一些變化。
新任省委書記趙洪福為外地空降,上任以來,朱明華省長和趙洪福的關係就顯得比較微妙。周至誠書記在本省時,朱明華省長屬其一手提拔,書記省長關係融洽,什麼事情都商量著來。趙洪福上任後,範曉寧從多個角度發現,趙書記其人強勢,對朱省長有一種不自知的排斥力。範曉寧自然明白這其中的原因,周至誠書記調任沿海,曾向中央舉薦過朱明華省長,朱明華省長也曾向上爭取過。但書記一職,周至誠書記和朱明華省長都知道,如果沒有來自高層強有力的支持,肯定比周至誠書記當年向中央力薦朱明華從常務晉升省長還要艱難。本來就是試試,誰都沒抱太大的希望,結果還真是這樣,省委書記一職還是空降,由趙洪福接任。書記和省長關係微妙也就在於此,趙書記上任以來對朱省長一直都是客客氣氣,誰都知道,官場上,客氣代表距離,表麵越客氣,心裏越是拒之千裏。範曉寧一看就知道,趙書記這是在防範朱明華省長,朱省長盡管不說什麼,但他範曉寧能看出來的事情,朱明華省長會看不出來?這幾個月裏,朱省長與趙書記的關係一直不鹹不淡。
趙書記應該是欲重新洗牌,不想繼承周至誠書記原來的政治格局。因為趙書記到任後沒多久,付國良就調離省委秘書長一職,改任副省長,雖然還是常委,但誰都感覺怪怪的。
範曉寧曾經就此事和楊誌遠私底下有過一次交談。楊誌遠說趙書記這是在走一步臭棋。趙書記這是以為朱省長與國良秘書長走得近,都屬周至誠書記一手提拔,不願把國良秘書長留在身邊。其實他就不去想想,有國良秘書長在身邊,正好可以起到橋梁作用,慢慢融洽書記與省長的關係,他現在自斷其橋,要想續起,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如此一來,已經在省長、秘書長心裏栽下了一根刺。栽刺容易撥刺就難了。說到底,趙書記還是不及周至誠書記大氣,他以為朱明華省長、付國良秘書長屬周至誠書記一手提拔,兩人肯定為同一戰線,他就不想想,要照這般算,那麼省委常委中,羅亮也該歸於其中,市委書記市長中還有不少是在周至誠書記手中委以重任的,這是一條什麼樣的線。退一萬步說,即便這些人真是同一條線上之人,這些人有什麼不好,官員的能力,品行都佳,都是幹實事之人,真不明白他為何要棄而不用,反而要將這些人推到自己的對立麵,弊大於利啊。
範曉寧分析,說趙書記的目的其實隻有一個,周書記在本省主政這麼多年,本省上上下下都烙上了周至誠書記的印記,周至誠書記在本省就是一個標杆,趙書記想要有所突破,那麼他就必須另外啟用一些人,如果將周書記的原班人馬納為己用,那他即便做的最好,在外人看,也是周至誠書記的功績,與趙書記無關,這自然為官場忌。這就是政治。
楊誌遠當時一想,也隻有如此解釋才說得過去,合乎邏輯。楊誌遠當時直搖頭,苦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