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百感交集,自己隻是做了一些政府應該做的事情,百姓就記住了,真是有愧。楊誌遠見李師傅死活不收車資,也就不再強求,把錢放進了口袋,說:“行,李師傅的這份情,我楊誌遠領了,謝謝李師傅。”
李師傅那種飽經風霜的臉頓時露出了笑意,說:“楊書記,這才像樣子咯。”
楊誌遠說:“各位師傅,從社會的發展來看,三輪摩的遲早會退出曆史的舞台,隨著我們社港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民眾選擇出行的方式也會多種多樣,民眾今後肯定會選擇更加安全舒適的出租車出行,摩的將來自然而然地就會被社港的民眾淘汰,所以我認為師傅們都有必要掌握更高的生活技能,比如說學習汽車駕駛技術,為將來開四個輪子的出租車做好前期準備。”
師傅們都笑,說:“楊書記,你說的這些離我們隻怕還很遙遠吧。”
楊誌遠笑,說:“我想應該也就在這三五年的事情,現在大城市到處都是出租車,我們社港哪能總是裹足不前。”
李師傅笑,說:“能開上出租車自然好,起碼不用像現在這樣風吹雨淋日曬,可即便是我們有了駕照,一輛汽車起碼上十萬,我們哪能買得起啊。”
楊誌遠點頭,說:“這倒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但總會有辦法解決的,比如說政府出台扶植政策,給予大家低息貸款,隻把汽車先行質押,限製轉讓,一旦將來還完貸款了,就解除質押;還有也可以實行政府先行購買車輛,產權歸政府,大家再分租,總歸能想出一條讓大家滿意的辦法出來。”
“那敢情好。”師傅們都笑,說,“聽楊書記這麼一說,那我們還真的要趁早把駕照拿到手才好。”
楊誌遠笑,說:“對於像大家這種條件困難的師傅去學車,政府有補貼政策,帶上下崗職工優惠證或者貧困居民優待證,報名都可以得到相應的優惠。”
李師傅笑,說:“哥幾個,那我們還說什麼,明天我們就一起學駕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