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軒是省大哲學係畢業,一直比較自負,楊誌遠是市長,名校經濟管理學院的高材生,經濟管理工作有一套這沒什麼,很正常,但他把信訪問題看的如此透徹,這就不容易了。毛世軒在和楊誌遠接觸過多次後,對楊誌遠暗自佩服,楊誌遠的大局觀和世事的洞察力,非他人可比,這樣的人當市長,將會給會通帶來一種全新的政治理念。
毛世軒走進楊誌遠的辦公室,楊誌遠一看毛世軒到了,起身,說世軒同誌來了,怎麼樣?出去走一趟。毛世軒笑,點頭說好。
去哪?會通市群眾信訪接待中心。楊誌遠任書記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信訪接待中心,毛世軒還真是有些沒想到。
會通市的信訪接待機構原來分別在市委和市政府兩個地方,而有些問題需要相關行政職能部門處理的,地點也非常分散,增加了群眾上訪的時間和成本。去年,楊誌遠向戴逸飛建議,幹脆將市委市政府的兩個信訪接待機構合二為一,成立會通市群眾信訪接待中心,統一辦公。
當年周至誠還是省長時,楊誌遠的前任省長秘書宋華強到榆江市下轄的平定縣任書記,宋華強搞了個“平定三政”,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設立政務中心,將各職能部門統一辦公,為民辦實事。現在在本省,政務中心全麵開花,市縣二級都設有政務中心,會通也不例外,會通市政務中心就設立在會通市汽車站的旁邊。政務中心和信訪接待中心,涉及的部門都有交集,楊誌遠和戴逸飛一商量,得,信訪接待中心就設在市政務中心一樓,這端多部門陽光辦公,一條龍服務,那端信訪局設立群眾信訪接待服務中心,設立窗口,接待來訪群眾。
信訪中心的設立在楊誌遠看來,無法就是進一步擴大群眾的社會公共空間,讓所有有訴求的利益群體都有製度化的表達渠道,把話都說出來。而且這種利益表達能夠和執政係統形成積極、良性、快速的回應。群眾有訴求,有矛盾,政府盡可以敞開渠道讓群眾把話說出來,天塌不下來。如果政府對問題視若沒見,避重就輕,渠道堵塞了,這樣反而會形成堰塞湖,一旦群眾的情緒冒領,怎麼堵?肯定是堵了這頭,那頭又冒了出來,一旦群眾失去了對政府的信任,其結果就會像8.13荷塘決堤一樣,勢如破竹,摧枯拉朽。
信訪中心試運行已近一年,現在看來,效果不錯。會通市的廣大群眾通過信訪中心這個窗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會通市這一屆政府放下身段,為民辦實事的決心。也因為如此,這一年來,會通市政府越來越多地贏得了群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