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哈哈笑,說:“不管是誰當這個組長,一旦經過自己之手,發現了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那種感覺肯定無與倫比,這輩子都可以為之驕傲。”
趙洪福笑,說:“那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組長這次的考察,發掘了一位可以讓組長一輩子為之驕傲的棟梁之才。”
組長笑,說:“應該說,我們這一組考察了三個省,楊誌遠同誌為考察組最值得向中央推薦的幹部。”
趙洪福笑,說:“既然如此,那我們是不是可以一致將楊誌遠作為帥才向中央力薦。”
組長笑,說:“趙書記還是擔心楊誌遠的資曆?”
趙洪福笑,說:“沒辦法,我們現在的政治體製,還是很講究這個的。”
組長笑,說:“我倒是覺得趙書記沒必要如此擔心,是玉遲早會為大家認知。”
趙洪福笑,說:“即便是玉也要精雕細琢,我還是希望早點打磨,早點磨糙,讓其成為無暇的美玉。”
“可以理解。”組長笑,說,“我們考察組考察發現,楊誌遠官聲民望之高,超乎想象,在我經曆的考察中,並不多見。”
趙洪福說:“去年考察組也是這麼認為的,當時楊誌遠同誌不在推薦名單中,結果推薦統計結果,他還排在了第五,讓考察組大跌眼鏡。”
組長笑,說:“是嗎?還有這樣的事情,我可從來沒有遇見過。”
“所以才會讓大家大跌眼鏡不是。”趙洪福說。
組長說:“在這次考察中,會通的幹部一致要求將楊誌遠留在會通。趙書記湯省長怎麼考慮?”
趙洪福笑,說:“我本來就沒打算動他,楊誌遠這位同誌,還是當正職更能發揮他的作用。”
組長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考察組在三天後離開了本省,但其攪起的漣漪,卻是久久都不能平靜。大家都在關注,未來本省的政局,又會出現哪些新麵孔。楊誌遠在本省眾望所歸,但他這麼年輕,中央會同意嗎?大家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謎底的揭曉。
在十一月份本省黨代會召開之前,發生了兩件事。
一件發生在美國,遠隔重洋,自然與本省黨代會無關,但不得不說。這年九月的美國,發生了一起次貸危機,起因就是美國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兩大房屋貸款中介公司,在購房者資質越來越低,不良貸款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房產公司為了自己的財務流動性,將這些貸款統一打包證券化,變為債券賣給各個投資人。開始都沒什麼問題,但這年九月開始,大批量的購房者因斷供違約,導致房貸公司資金鏈斷裂,由此引發了次貸危機。
此事畢竟發生在美國,與國內的房地產市場無關,對於此條財經消息,許多經濟學家都沒有怎麼上心,楊誌遠在看到財經類報紙上的這條短訊時,也是一掃而過,還能怎麼樣,人家自己的事情自己會解決,何必去操這份閑心。
此時,隻怕誰都不會想到,大洋彼岸,那隻蝴蝶已經輕輕地扇動了一下翅膀。
第二件事,就與本省的政局有關了。
國慶節過後,本省下了一場雨,淅淅瀝瀝過後,本省的氣溫一下子涼爽了起來,炎熱的夏天就此過去。楊誌遠站在市委辦公室的窗前,看著有枯葉隨風而落,楊誌遠不由自主地想起社港楓樹灣的楓葉,此時的楓樹灣,楓葉應該紅彤彤的,格外美麗吧,對於社港,楊誌遠還真是有些想念。
此時一個重磅消息,不脛而走:張淮書記調走了,前往外省任省委專職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