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寧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12月,我們應用江蘇金陵製藥廠南京生產的脈絡寧注射液原名注射液治療髙粘滯血症病人,並采用自身對照觀察治療前後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其結果分析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用藥前先抽血檢驗血液流變學,凡有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增高或其他指標異常者,符合高粘滯血症的診斷標準,共40例,男31例,女9例;年齡1歲,平均歲。腦血栓形成24例,髙血,壓病25例期8例,期7例,冠心病10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5例,末梢神經炎1例,糖尿病3例,美尼爾病1例。在用藥前化驗血常規出凝血時間以及肝腎功能均無異常。
脈絡寧治療前後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的變化,經統計學處理,高切低切聚集指數紅細胞壓積血況以及纖維蛋白原均明顯下降。血漿粘度紅細胞電泳時間無統計學意義。
用藥方法脈絡寧0加入50外或1葡萄糖溶液1內靜脈點滴,每日1次,4天為1個療程糖尿病患者可用外生理鹽水。停藥45天後,再複查血液流變學。
如液流變學指標測定采用上海醫科大學生物物理教研室研製的型切變率可調毛細管粘度計和細胞電泳儀,分別在治療前後測定全血高切低切聚集指數紅細胞壓積血沉血漿粘度纖維蛋白原以及紅細胞電泳時間8項指標,均進行自身對照4檢驗。
討論:
脈絡寧注射液是由中藥玄參牛膝石斛等藥4經化學提取後製成的複方注射液,它具有提高血液纖溶性,改變血液粘滯性及高凝狀態的作用即降粘抗凝溶栓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促進腦細胞代謝及其功能的恢複。本組治療結果示高切低切聚集指數紅細胞壓積血沉纖維蛋白原比治療前明顯下降,證明脈絡寧能有效地降低血液粘度。紅細胞壓積是影響全血粘度的決定性指標,高切變率粘度受紅細胞變形及定向能力的影響,低切變率粘度受紅細胞聚集性的影響,纖維蛋白原對血漿粘度的影響最大。紅細胞壓積高,纖維蛋白原亦高,紅細胞聚集性增強,紅細胞變形及定向能力差,導致血液粘滯性升高,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減緩,嚴重時導致組織缺血,梗塞壞死等結局,這是缺血性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之。脈絡寧能使上述6項數值降低,說明脈絡寧能有效地使紅細胞的變形及定向能力增強,減弱紅細胞的聚集性,降低了紅細胞壓積及纖維蛋白原,即使血液粘滯性降低,血管阻力變小,從而改善了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保證了心腦及其他組織器官的血供。此外脈絡寧還具有靜脈點滴起效快療程短對肝腎無損害無出凝血障礙安全可軀等特點。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臨床分析:
隨著全世界人口壽命明顯延長,老年醫學逐漸被人們所重視,為了提高對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認識。本文對我院診治的31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總結分折如下。
臨床資料:
病例選擇本組31例患者均為住院病人,急非淋24例,急淋5例,漿細胞白血病1例,慢粒急變1例。年齡均在30歲以上,均經臨床血象和骨髓確診1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中男21例了,女10例3們年齡5歲平均66歲31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和發熱,伴胸骨壓痛,淋巴結腫大。
治療方法:
對年齡小於30歲,全身情況好無並發症患者給予標準劑量和減量聯合化療,共17例,對急非淋用人三尖杉酯戚48,每日1次及阿糖胞苷5g,每12小時1次,皮下注射,長春新械28,靜脈點滴,第1日,強的鬆40叫口眼共7日,每周1療程。對急淋白血病用00人長春新堿靜脈點滴,第1日,柔紅黴素4細8靜脈點滴,第13日,阿糖胞苷,皮下注射,共57日,強的鬆每日如印。口服共7日其中5例第2療程劑量減半,治療期間適當給予抗生素輸血肌苷維生素0等支持治療。
對全身狀況差,由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轉化為白血病4例或慢粒轉變為急變1例,患者給予9八治療,即三尖杉酯械28,靜脈點滴,共7日,阿糖胞苷皮下注射,12小時1次,每周1療程,定期複查血象骨髓。
對全身情況差,年齡30歲,並發感染,出血,有心肝肺腎等並發症患者給予室內紫外線消毒,抗生素,輸新鮮血,成分輸血等姑息治療,共5例。
治療結果31例確診未經治療4例,其餘均經聯合化療等藥物係統治療,其結果完全緩解2例,部分緩解1例,餘者均因病情惡化而死亡。
討論:
本文對30歲以上老年人急性白血病31例進行分析,本組患者87有並發症,以感染為多見7,且感染早期不易發現,也不易被控製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此外,還有顱內出血高血壓冠心病,電解質紊亂,肝脾功能損害等並發症。我們認為老年人白血病由於化療效果差。緩解率低。因此,在早期控製感染,避免發生嚴重並發症是提高老年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措施,同時必須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靈活掌握療程和劑量。
大劑量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搶救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並顱內出血成功1例:
采用靜脈輸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原發性恥小板減少性紫癜是目前國內主要的方法之。本院今年曾應用此方法搶救1丁並顱內出血成功1例報告如下。
病例資料:
患者萬某,女,46歲,因反複陰道不規則流血伴右眼視物不清10天於6月26日急症入院。患者入院前1個月因陰道木規則流血先後在外院就診,經輸血01,血小板治療無效。入院前10天,出現右眼視物不清伴頭痛惡心嘔吐。入院前2天,右眼完全失明,急入本科。查體:體溫30,血壓,神誌潔犄神尚可。中度貧血貌。全身皮膚可見出血點及淤斑。右側中摳性血癱,頸軟,胸骨無壓痛,心肺未見異常,肝脾不大,雙側巴氏征陽性。實驗室檢查X10,骨髓細胞學檢查示:骨髓增生活躍,巨核細胞全片扭過30個,血小板減少。經顱腦:丁示:顱內出血出血:診為1丁並顱內出血。入院後立即給予猙脈輸注大劑量丙種球蛋的4,連用5天,同時應用脫水止血輸血血小板等積極治療,5天後血小板開始回升達11,出血停止,頭痛減輕,視力逐浙恢複,住院35天,隻21,阢50X10V,麵癱消失,雙側巴氏征陰性。在使用藥物全過程,病人無任何不良反應,病情痊愈出院。出院後隨訪天1,0X10,能從事般體力勞動。
討論:
根據本病人的體征義化驗檢查診斷丁並顱內出血無疑。雖丁口臨床死亡率不高,旦並發顱內出血死亡率明顯增髙。采用靜脈輸注大劑置丙種球蛋白治療本病國內外均有報告。其作用機理不完全確定,可能與其幹擾巨喵細胞表麵的0受體,或是由於V。中抗基因型抗體引致複雜的免疫網絡係統產生繼發變化,從而抑製血小板抗體的產生,使血小板的破壞減少,並能在短期內使血小板的數值提髙,減少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的危險性,使臨宋的治愈率明顯提高,死亡率降低。
白塞綜合征1例診治體會:
本文報告1例經臨床確診之白塞綜合征綜合征:體會到針刺反應在該病診斷中的特殊意義。現報告如下。
病例資料:
患者男,28歲,因發熱,雙下肢散在結節紅斑3天,於6月7日入院。查體:體溫,雙下肢散在結節紅斑,如蠶豆大,基底麵定,壓痛,左腹股溝區可觸及4個腫大淋巴結,壓痛。雙足趾間潰爛,紅腫。
小便常規及8項正常。院時診斷為足癬感染淋巴結炎。予丁胺卡那鑹素紅黴素靜脈滴注,治療8天,患者仍發熱。體溫為1,以下午晚間為甚。且出現右眼結膜充血,視力模糊。口腔頰粘膜及舌尖有4處米拉大小潰瘍。雙下肢仍散在結節紅斑,且左膝踝關節腫脹,疼痛不能伸直,左報股溝淋巴結仍腫大壓痛。同時靜滴部位出現4,小膿皰瘡,外生殖器無潰瘍。化驗檢查:血雙21父1,7。肝功能正常,血培養無細藺生長,肥達氏反應抗核抗體,血沉加快工反應蛋白試驗陽性。根據典型臨宋症狀考慮白塞綜合征。改用潑尼鬆叨於6月9日,體溫恢複正常,6月11日,雙下肢結節紅斑,左膝踝關節腫脹及左腹股溝淋巴結消失。關節活動自如。靜滴部位之小膿皰瘡結痂愈合。口腔潰瘍及眼結膜充血現象明顯好轉。用藥1周,因考慮驟停激素引起複發,遂減量治療,患者症狀消失,治愈出院。